主持人:有一位网友在留言中提出两个建议,第一,提拔任用干部的时候,特别是市级部门和县(市)区正职领导的时候是不是把老百姓评议意见社会观感作为一个综合考察因素,在材料中体现出来;第二,能不能探索建立一套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失察倒追机制。
杨立平:这个网友讲了很要害的问题。我想这个问题,应该这样来看。
我们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但也要民主,充分倾听群众的意见和建议。我们非常重视落实"四权":知情权、参与权、选择权、监督权,对多数群众不满意的人我们肯定不用,对多数群众不拥护的肯定也不提拔。我到宁波工作一年多,大概有七位干部因为群众认同度不高,要么被调整现职岗位,要么不予提拔,每年这方面把关很严。对群众有意见、有信访我们非常重视,考察组认认真真地核实,如果是实名举报我们会跟本人见面,把调查情况进行反馈,再做交流。
另外,网友讲到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方面。我们在余姚、北仑搞了试点,开展领导班子、领导干部群众满意度的调查,比如说对这个地方的环境、生活水平等方面满意还是不满意,我们有个调查机制,这也体现了尊重民意的要求。在干部考察中也重视“两圈”考察,就是生活圈和工作圈。平时对干部的了解是工作圈,每天大家同事在一块都知道,生活圈怎么样呢?在社区里他是不是遵守公共道德、社会美德、家庭美德,“两圈”都要摸底,到社区了解,也入户,到家里去看,看家里状态怎么样,夫妻感情怎么样,你可以感受得出来。进去以后爱人是不是很热情、很自然,这都是从细节上来看。有的人占用公共空间,或者不交物业费,这些我们都要了解,这都是听民意。
在大规模换届考察的时候那就更重要了,专门有一个环节就是民意调查。考察组要征求各类两代表、一委员、基层群众的意见,了解干部的民意程度如何。说实话,宁波的党员干部特别是县(市)区的主要领导,也是精挑细选的,作为儿女官,如果能力素质不过硬,百万老百姓交给他,我们担不起这个责任。现在发展要上,安全要保障,生活要改善,压力很大。现在当干部和以前当干部,责任和要求不能同日而语。今后,在干部考察中我们会进一步按照网友所提的意见和建议,优化我们的制度,完善机制,特别是在听民意的广泛性上增加一些力度。并且要注意了解一个地方的群众生产生活生态状况,不能再唯GDP,光有数字很好看,但老百姓喝的是五彩水,吸的是乌烟瘴气的空气,GDP再高也没用,还要看老百姓生活水平是不是真的提高了。
另外,网友提到干部选拔任用失察倒追机制,宁波在05年就开始了探索,出台了宁波市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记实办法,把干部选拔所有的流程都记下来,便于追责,比如说怎么提名的,推荐情况怎么样,考察组的人是谁,考察过程怎么样,公示、讨论责任各个过程都要记下来,如果真的某个地方出现了问题我们就倒查,可追溯,否则没有记录、没有档案,谁提的都不知道。如果说主观上有错误,确实要追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