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之行”串联起各个代表性的点
此次大运河之行,从第一站庆安会馆沿着中山西路一路西行,抵达第二站望春桥。这一路上,有不少与大运河有关的遗址:望京门、接官亭、大卿桥。
望京门见证了大运河的繁华。明代一位名叫崔溥的朝鲜国官员,曾写就《漂海录》,文中就提到了望京门:“城门比较宏伟,西塘河沿岸很是繁华。”
宋·宝庆《四明志·城廓》载:“回城门凡十,西曰望京门,有水门通漕运”。西塘河完成了浙东运河从西往东到达明州府城的最后一段运河航程,而大运河宁波段其中一处终点就在望京门外。
车行至文化家园附近。裘燕萍说:“接官亭遗址就在这里,不过现在只剩下牌坊了。”
接官亭,顾名思义就是专门迎接来往官员的固定地点。“接官亭建在城外,本地官员迎接上级官员时,就在接官亭礼拜问候。”裘燕萍表示。
事实上,从庆安会馆、望春桥、高桥、大西坝,到孔庙、丈亭老街、通济桥、舜江楼、马渚横河,这些散落在大运河上的风景,被这次“大运河之行”串联了起来。
文保志愿者戴华告诉记者,这些个体的点,很多平日里都是有所了解的。但是,这些点怎么与大运河联系起来,却不是非常明晰,“而这一次‘大运河之行’让我对此有了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重走大运河为申遗摇旗呐喊
大运河申遗,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如今离结果仅有一步之遥。
明年夏天,大运河就将在第三十八届世界遗产大会上,角逐“世界文化遗产”。而今年七八月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将派专家对中国大运河的遗产段(点)进行现场评估考察,这也算是此次申遗的预备考试。
此次大运河之行的文保志愿者中,两位上了年纪的老人引起了记者的注意。汪大用已经80高龄,而余存煌也已76岁,两位老人对运河集邮文化深有研究,“浙东大运河宁波段,从头至尾,我们走了不下五趟。”
余存煌告诉记者,他们还将拍的一些运河遗存的照片制作成明信片,参加了这个月在杭州举行的大运河集邮展览,“这可以让更多的人了解我们大运河宁波段。”
“古代交通主要依赖水路,也因此水路与人的关系非常密切。”裘燕萍表示,很多宁波人都听说过大运河,但浙东大运河宁波段究竟是怎么一回事,恐怕很多人都不了解。“这一次是让大家系统地触摸大运河,对大运河有个直观的感受。”
记者了解到,这次重走大运河选择的点,都是宁波列入中国大运河联合申遗文本的“二段一点”中较具代表性的,“这也算是为运河申遗摇旗呐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