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对话 > 网上发布厅 > 部门发布
【团市委】学生专利走向市场需开放式对接平台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13年05月29日 09:25

  5月23日,宁波团市委公布一项最新统计数据,过去三年,宁波18所高校学生拿到900多项国家专利,其中发明专利35项,实用新型专利584项,外观专利292项。

  然而,专利热却遇到了市场的冷流,高校生900多个专利不到5.6%被企业点金,转化成产品进入市场,更多的专利进入沉睡甚至被放弃。

  企业渴望专利技术,大学生希望专利被买单,本是天生一对的事情,为什么不能互相吸引?一些高校学者认为,学生专利走向市场,除了专利本身需要契合市场需求,更需要一个高校专利对接的平台。

  国家专利,分为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三种。 “目前学生申请专利以外观设计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为主。”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教师邬琦姝说,相对发明专利,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专利的申请门槛更低。

  然而,即便是低门槛的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专利,要延长专利“生命”直到找到“买主”并不容易。

  据了解,目前高校学生专利申请通常是请社会专利申请机构代理。“像外观专利申请最便宜,大概前后也要2000多元,这还不包括今后续交的专利保护费用。”邬琦姝说,很多高校生在高昂的费用下,会选择不申请专利或申请了专利但很快放弃。

  一名手上有好几项创新技术的高校生说,如果认真做出一个项目,前后可能要投入数千元甚至上万费用,拿去申请专利如果不能马上被企业买下,今后还要不停续费。但是如果不申请专利保护,又可能会被一些企业进行二次加工式的仿冒。

  因为缴不起专利费也找不到企业投产,这名学生手上好几项原先的新技术渐渐成了“老产品”。

  “学生在创意方面的优势很强,但一有想法就去申请专利,容易让学生过于热衷证书本身,而忽视了创新精神的实质。”一名高校老师认为学校在大力鼓励学生创新意识和能力同时,要理性看待“国家专利”的名头。

  浙江大学宁波理工学院副教授刘仰光建议,有创新意识的学生不妨多尝试集成创新。刘仰光打了个比方,假设一台高科技电脑,学生并不一定需要去全部研发核心技术,但学生可以应用现有的核心技术,对高科技电脑功能进行延伸、设计。

  “纯技术的创新、发明要赢得市场认可,对学生来说难度太大,但学生可以通过不同专业之间的团队合作,对现有的东西进行集成优化,形成一个创新的新品。”

  据悉,团市委将于今年9月下旬举办大中学生创新创业成果(人才)对接会,通过政府组织层面的平台搭建,让高校学生的科技作品能够跟企业直接“照面”。此类“伯乐相马会”,也将成为团组织服务青年成长成才的重要渠道。

0
稿源: 网上发布厅 编辑: 祝欣祎
无标题文档
用户名:
密  码:
(天一论坛ID通用)
电话:87685390 微信:wsfbt123
Email:wsfbt@cnnb.com.cn
民生新闻 >>更多
一周热点 >>更多
部门发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