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对话 > 网上发布厅 > 新_在线点评
灵桥维修方案仍在论证中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12年10月24日 09:35

  近日,灵桥维修的事情闹得沸沸扬扬,在网络上激起较大反响,网友们纷纷议论如何保护灵桥。中国摄影家协会会员、宁波影像艺术家王争率先在微博上发出倡议:“我个人拒驶车辆通行灵桥,我不愿用我的车轮碾压宁波的文物,并呼吁车友们响应,哪怕几天不通行,少通行,也算对灵桥的一种保护。”

  王争的倡议一石激起千层浪,有众多网友支持这个倡议并承诺为灵桥减压而绕行。但也有部分网友表示反对:灵桥不用来通车,那还是桥吗?一时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宁波市民对灵桥的重视与珍爱由此可见一斑。

  网友倡仪:自觉绕行,为灵桥减压

  “我也是宁波人,每次开车过灵桥时,总有不能言喻的感觉在流动。”王争(微博名:计生办主任-王争)说,“现在灵桥老了,累了,需要大修,政府在想办法,他们会有技术分析、可行性报告,会有限量通行等措施,我只是想从文人角度、从宁波人感情角度发出一些民间的声音———我们爱灵桥,不忍再从它身上碾过。”

  王争一直强调,绕行灵桥,从自己做起,但绝不强求别人也绕行。“我想为灵桥减少一份微小的压力,如果你愿意,他愿意,愿意的人多了,也许微力量也会带来改变。”

  在这条微博被转发了100多次后,王争又发了一条微博:“‘爱灵桥护灵桥’是我们每个宁波人的责任和义务,我们应发挥自己智慧为心中的桥献计献策。关怀宁波、关怀灵桥是宁波城市文明的一种态度。”

  王争说,这个倡仪与承诺并不是自己一时头脑发热,而是和“阿拉灵桥”博主等商量后才发出的。“今后我们还要出海报、办灵桥影像展览,让更多宁波人了解灵桥、爱护灵桥。”

  王争的微博引起了众多宁波网友的共鸣,不少网友转发并承诺:“我个人拒驶车辆通行灵桥,我不愿用我的车轮碾压宁波的文物。”同时也有多位网友提出:让灵桥成为步行桥或景观桥,旁边再造座桥通车。

  不同声音:只有使用才能体现价值

  在众多网友对倡议表示响应的同时,也有网友表示不同观点:“这有多少人能做到呢?”“网上空口承诺,也不公布车牌号,你就是开车上灵桥了,别人也不知道。”

  网友“@慕一0574”:这个方案可行吗?市中心这么大一座桥,又不是犄角旮旯的建筑。

  网友“@泛醉闲宜人”:你们有没有考虑过桥的感受……该有多落寞啊?

  网友“@王凌的美梦成真”:这种建议其实很可笑,有人上下班必须走灵桥的,你还让别人绕行到江厦桥或者琴桥,那不是造成更大的拥堵吗?这种所谓保护文物而破坏现在生存环境的,没有意义,不如多想想其他保护的办法。

  网友“@威廉蒙奇的两千七百三十五码”:桥是让我们用的,不是让我们“供”的。

  网友“浩荡ing”:远的不说,近的钱塘江一桥不是有近百年历史吗,现在仍然在发挥作用。如何保持其完整,延续其功能,修缮工程实乃必需,这样才能体现其文物价值。

  市政管理处:维修方案还在细化论证

  其实,微博上有关灵桥的民间讨论早已引起我市职能部门的关注。

  昨天,看到商报的报道后,市城管市政管理处相关负责人表示,他们的官方微博已关注了“阿拉灵桥”微博,媒体和市民们的建议和意见,他们也将及时向灵桥大修工作领导小组汇报。

  “由于战争创伤和环境侵蚀,以及几乎每年都会发生几次货船撞击灵桥的事件,加上每天通行其上的车辆,灵桥的结构安全性能严重下降。”相关负责人说。

  今年1月公布的灵桥紧急检测结果认为,灵桥目前的安全状况存在一定隐患,建议立即采用临时安全保护措施,并尽快进行加固维修。

  今年1月20日起,市公安局交警支队、市政管理处和城市客运管理中心联合发布公告,禁止一切黄牌机动车及高度超过2.6米的机动车在灵桥上通行,小型车仍按原灵桥单双号限行规定通行,17条公交线路实行断面改道。就这样限行,灵桥日均车流量还有4万辆。

  此后,专家确定了“原地维修、修旧如旧”的灵桥大修基本方案。

  由于灵桥大修的施工周期较长,为了保障百丈路与药行街之间的通行要求,根据灵桥周边的场地条件,城管部门将在灵桥南侧先修建一座临时便桥,用于保障通行。便桥将在明年1月底完成搭设。

  临时便桥在灵桥以南12米处,桥梁两侧引道分别与江厦街、江东北路接顺,桥面标高与灵桥桥面标高一致,通行能力基本与现灵桥一致。需要指出的是,便桥仍将保持现行灵桥的交通管制。

  “目前,灵桥便桥施工工地已完成大部分绿化迁移工作,管线迁移工作即将开展,同时做好了便桥开工的其他准备工作。”这名负责人说,便桥的施工单位也已经通过招标完成。

  这名负责人表示,灵桥维修方案目前仍在进一步细化和论证中。

稿源: 宁波日报 编辑: 何巧巧
无标题文档
用户名:
密  码:
(天一论坛ID通用)
电话:87685390 微信:wsfbt123
Email:wsfbt@cnnb.com.cn
民生新闻 >>更多
一周热点 >>更多
部门发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