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长:给有才的人一个展示的舞台
校工董师傅:希望有机会卖字助学
新学期,鄞州区华泰小学大门口换上了新的校牌。细心的人很快发现,校牌落款的红色印章显示题写者是“董盛喜”。
对于学校师生来说,这个“董盛喜”,他们再熟悉不过了———他不是书法家,也不是知名人士,而是学校里的校工,练得一手好字。
学校校牌由校工题写,在流行找名人题字的今天并不多见。昨天,学生家长严女士特地给本报打来电话,她说这个校工不一般。
董师傅在新校牌前展示他的手笔。
自己琢磨书法,在白瓷砖上练字
昨天下午,记者在华泰小学见到了董盛喜。董师傅今年59岁,瘦个子,戴副眼镜,来自湖南农村,在华泰小学工作差不多有6年了。
来到学校后,他做过学校门卫,现在的工作是校工,负责信件收发、维修等。
记者跟董师傅碰面,是在他的“工作室”。那里的每一件物品都有他的手工痕迹:挂在墙上的废木板,他用毛笔写了一篇《沁园春·雪》;放毛笔的笔架,是他用废门锁做的;用于展示书法作品的架子,用材是旧电脑显示器支架和校园标语牌;即便是地板,也是他捡来废弃的地板拼装的……
董师傅的普通话里带着浓浓的乡音。由于从小家穷,他只上过5年学,小学时,老师见他字写得稳,就让他跟着学了一段时间的毛笔字。
2008年,董师傅又把书法捡了回来,有空就练。为省钱,他找了一块白色的瓷砖当纸用。
他没有临摹哪个名家,而是凭着自己对字的想象来练。“要做到心中有字,想好了再下笔。”这是他对书法的理解。
他的“老师”,是报纸和杂志上好的书法作品。看到不错的字,他就剪下来装订成册,加以琢磨。
“很多人找我要字,当中有老师、学生家长。到目前,我送出去的字不会少于50幅。”董师傅说。
自己的字能被学校用上,真没想到
当自己的字出现在学校大门口的校牌上时,董师傅连呼“没想到”。
今年8月,他写了两幅字,一幅送给自己的女婿,另一幅作为礼物送给学校的张校长。没过几天,学校后勤负责人找到他,让他试着写下“华泰小学”4个字。
“我当时并不清楚要做什么用。”董师傅写了一二十幅,对方挑了其中一幅。几天后,这4个字出现在学校大门口的新校牌上,落款还留了董师傅的印章。“很开心,感到一种认同感。”董师傅笑道。
让董师傅题写校牌,是华泰小学张校长的想法。张校长告诉记者,董师傅性格耿直,一手好字在学校师生当中非常有名气。“只要员工有才能,就应该给他们提供一个展示的舞台。”他这样说。
他最看重“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话
董师傅说,他喜欢在学校工作,因为这里富有文化的气息。
“知识改变命运”是董师傅这辈子最为看重的一句话。他对记者说:“如果当年我能继续上学,我不会一辈子当农民。”
靠着家里的10多亩水田,董师傅将一儿两女供到了大学毕业。如今,儿子在广东一家企业当主管,大女儿在杭州跟人合伙开公司,小女儿在宁波一家外资企业工作。
“要是不送他们上学,他们的命运会像许多农村孩子那样,出门打工,靠卖力气过活。”董师傅说,“原本我家条件在村子里也不算差。3个孩子都上学后,就一贫如洗了。”
“老家重男轻女的思想蛮重,女孩子上过高中的很少。以前,社会上万元户挺有名,可父亲为供我们上学,借钱过万了。”小女儿说,是父亲的坚持让她走出了村里。
希望卖字为贫困孩子助学
因为过往的经历,董师傅说,他的心底一直藏着一个愿望:卖字助学。
“对许多贫困地区的孩子来说,要想改变命运,读书是唯一的出路。”
“小时候我读不起书,知道其中的痛苦,每次看到电视节目中提到偏远地方的孩子上不起学,我就蛮难过。”董师傅说,不知道有没有人欣赏他的字,他想拿来卖钱,不论开价多少。他希望能用这些钱,资助贫困地区的孩子上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