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种新型的信用卡诈骗手段正在悄然进行中,手机仍是一个关键的环节。此类信用卡诈骗的手段之高明,实属罕见,犯罪嫌疑人在实施犯罪过程中,环环相扣,屡出高招。
第一步:网上购买个人信息,专找“休眠卡”
犯罪嫌疑人通过网络购买大量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身份证号码、手机号等信息,然后通过网上购买这些人的信用报告,筛选出他认为合适的人选,来进行下一步行动。下一步就是筛选合适人选,其中70后成了骗子眼中的“肥肉”。这是什么原因?犯罪嫌疑人也做过细致的分析,因为70后这些人一般都有稳定的工作和收入,也会有信用卡,但不像80后那样频繁刷卡,这些不被经常使用,甚至是被遗弃在角落里的信用卡就是“休眠卡”。正因为“休眠卡”不常用,所以就算卡被盗刷或套现,受害人也不会及时发现,骗子们很容易就得手了。
第二步:制造假身份证,补办挂失手机号码
办假证也很容易”。犯罪嫌疑人根据其从网上购买的各种个人信息,交给办假证的人,只是将其中的照片“改头换面”,只有照片是自己的,其余的信息都是受害人的。然后又拿了假证到移动公司以假乱真,谎称手机卡丢失,并将受害人的手机停机、补办手机卡。这样一来,犯罪嫌疑人就能掌握这最重要的“工具”了。因为一般信用卡都是和某一个手机号码绑定,大部分的信用卡都是可以通过手机拨打客服热线的方式来进行挂失、补卡的。
第三步:补办新的银行卡,非法套取现金
犯罪嫌疑人通过手机拨打银行热线验证并补领新信用卡后,其就可以利用从银行骗取的信用卡肆意妄为了,一般都是通过POS机套现的地方,将卡中的钱全部套出,然后将卡弃之不管。一般嫌疑人完成补领新卡只需要几个小时的时间,可真正的受害人根本不知道这几个小时是发生了什么事情,也根本不会联想到手机无故停机是因为有人故意挂失。等到受害人发现问题的时候,银行早已发信催告其还款了。
警方提示:随着社会的开放,拥有个人信息的相关领域、部门也越来越多,政府部门、通信行业、金融领域甚至是个体企业、家庭作坊都有可能掌握着大量的他人个人信息。各相关领域、部门应加强个人信息保密工作的监管,防止大量个人信息外流,给犯罪嫌疑人无可趁之机。持卡用户应养成不定期查看自己持有银行卡账户信息的习惯,遇到手机无故停机时要立即向服务商咨询,发现被侵害情况要及时报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