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5日自市防指办获悉“海葵”来袭的警报,到6日上午10时多兵分三路奔赴象山、宁海、奉化,宁波日报记者抢在台风登陆的两天前,第一时间来到防台抗台第一线,全员动员,在各自的战场上感受台风的威力,与受灾群众在一起,与一线干部群众共命运,经历了一次强台风的洗礼。
记者们说,我们是在与“海葵”赛跑!
第一时间出发
本报记者孙吉晶
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民兵、公安干警、武警和应急抢险队员的身影。9日,台风登陆的第二天。一大早,获悉奉化西坞街道孙候村部分村民被洪水围困,民兵小分队和消防战士正在用冲锋舟进村救人,我们立马出发。通往西坞街道的奉白线西坞段道路积水已经很深,小汽车根本无法通行。好在前一天,奉化市委新闻办工作人员想得周到,从朋友那里借来了一辆越野车,此时派上了大用场。当我们到达孙候村外围时,暴雨如注,狂风呼啸。雨衣、雨裤根本不顶用,采访本刚打开,湿了,根本看不清字。
孙候村救人刚结束,记者又随接到电话的民兵抢险分队急冲冲赶往岳林街道斯张村。从现场指挥的街道干部口中得知,这个自然村水位从早上开始猛涨,再次威胁到几十位安置在村办公楼内的村民人身安全。记者蹚着没膝大水,目睹了民兵抢险队员扛着冲锋舟抢险的一幕幕。
尚田方门江杜家村段江堤决口,岳林街道另一村紧急转移……当天上午,记者接到一个又一个电话,都在第一时间赶了过去,记录下了救灾抢险的难忘时刻。直到下午1时,才吃上了中餐。奔波在抗台第一线,很疲劳,但看到道路两边浸泡了三天三夜的农作物和种养殖大户无助的眼神,责任心油然而生,斗志再次燃烧。
乐观的象山人
本报记者王量迪
“你看,‘海葵’登陆后,一度出现了风平浪静的景象,空中还有一轮明月。” 8日上午9时许,当我与象山记者站的同志一起走进鹤浦镇政府办公大楼时,整个海岛小镇依然处在狂风暴雨之中,但象山县文联干部张明珠拿着手中相机,面带微笑不停地介绍着台风登陆后的‘奇观’。
“老张说的仅仅是台风登陆后一个短暂时光,其后狂风暴雨的猛烈程度,根本无法用语言表达。但不管怎样,我们已度过了最困难的一个时间段。”在临时召开的灾情通报会上,窗外风雨依旧,已两天两夜没有合眼的鹤浦镇党委副书记周璐在介绍受灾情况时所表现出的镇定,让众多媒体记者领略了象山基层女干部的风采。
台风登陆到底有多可怕?当我们来到“海葵”率先光顾的杨柳坑村时,50岁的村党支部书记梁金善正带着村民用沙包填补池塘堤坝上的一个个缺口。他说,“海葵”带来的持续强降雨导致以海水养殖为主业的杨柳坑村全部养殖塘被淹,损失惨重。令人感动的是,面对如此重大的损失,老梁仍然淡定地说:“有县委、县政府以及鹤浦镇的正确领导,依靠全村人的共同努力,一定能把灾害损失降到最低。”
标准设施农业,是象山在这次台风中遭受袭击的“重灾区”。眼看着被台风毁坏的钢质养殖大棚,以及被洪水冲得一干二净的400多亩水产养殖池塘,泗洲头镇红升水产养殖公司总经理黄庆宏却没有丝毫沮丧,为了按时向客户提供签约的越南白蛤苗种,“现在只能在第一时间转移到温州暂养”。“不管遇到多大困难,守信是我做人的基本原则。”
在“海葵”登陆前后的4个昼夜,我们在象山半岛遇见了无数像老张、老梁、老黄和周璐这样的基层干部和群众,他们面对重大自然灾害时的表现,让我们感受到了象山人的乐观和自信。
海岛之光
本报记者施超
在大灾大难面前,总能捕捉到一座城市向上的力量。
9日中午,我被派到象山采访,报道台风登陆点象山鹤浦镇电力抢修的情况。从宁波市区到象山石浦,再从石浦到鹤浦所在的南田岛,颠簸了四五个小时终于到达目的地。
驱车行进在小岛上,一路上到处是暴雨侵袭后残留的痕迹———连根拔起或拦腰刮断的大树,残枝枯叶散落在路边。
“房屋坏了可以先住安置点,关键是电力受损严重。”随行的象山电业局工作人员说,很多海产养殖户的鱼塘受雨水冲灌,盐分非常低,海洋鱼类不易成活,只好撒些盐巴。同时,没有电,增氧机便无法启动,海产养殖户只能干等着,停电带来的巨大损失将无法避免。
在樊岙村电力抢修现场,很多电线杆倒在稻田里,抢修队员面临着两个困难:一是在水中进行电力抢修的人员安全,二是天色渐暗,施工作业的难度更大。
夜幕渐渐降临,我在现场听到的、看到的故事越来越多。供电所所长的一天———没有睡觉,没有回家,手机每隔两三分钟就会响起;温州救援队长的声音———凛冽的海风中,声音大而嘶哑,年轻的脸变得黝黑显得沧桑……
采访中,石浦镇供电所所长李永军给我的感动最深。虽然心里牵挂着家人,不知道台风对家里造成多大损失,可他仍然坚持“不到通电不回家”———尽管抢修地点有时离家仅几百米。在台风灾害面前,大家都在拼命抢修电力,只为早日点亮海岛的万家灯火。
采访结束,已经是晚上7时,必须抓紧时间写稿子了。但是,海岛上缺乏上网场所,所以还得赶回石浦镇上的供电所。一路上,海岛人家的灯光陪伴着我们,让人浑然不觉身上的疲惫。
科技的力量
本报记者余方觉
几天“追风”报道宁海基层抗台的经历,给记者留下较深印象的,是科技元素的加入给基层做好防台工作带来了明显的帮助。
在台风影响宁海前,记者赶赴宁海县一市镇,虽然当时风平浪静,但根据气象预测,这里将成为台风、暴雨、高潮位“三碰头”的重灾区。不过,当看到一套可以实时监控屋顶水库的“GPS实时监控系统”时,记者的紧张感便消失了。
监控屋顶水库关键要落实到人。这个镇27个灾害易发的水库、海塘,每个都配了专人巡查,但怎么才能实时掌握他们的动向,避免离岗呢?用传统的办法,在固定时间逐一打电话确认并不可靠,实时监控才是王道。
镇里给每个巡查员配备系统专用手机,手机一开机,就会在办公室电脑屏幕的监控地图上显示所在位置。如果专用手机忘带或者关机了,该巡查员就会在地图上消失,个人状态也从由表示在线的“走动小人”变为表示关机的“站立小人”,同时显示该巡查员的详细联系方式,以便及时联络。
据了解,去年起,该县所有存在病险水库的乡镇安装了这一系统。宁海县在“海葵”肆虐期间降雨量普遍超过300毫米,却没有在山塘水库上出什么事,应该给“GPS实时监控系统”记上一功。
类似的小细节还有不少,比如今年宁海县投用的5台移动视频通讯设备,就可以让防台指挥中心和前方沟通更及时,比如该县去年在西溪水库安装的“大坝安全实时监控预警系统”,可以通过坝体内的20多个声压器,对大坝进行24小时“CT扫描”,保证水库科学调度,这些科技元素在这次抗台中默默发挥着作用。
用镜头记录“海葵”
本报记者严龙
“如果你拍得不够好,是因为你离它不够近。”这是二十世纪著名的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的一句名言。
7日中午,正在宁海县采访的记者胡建华路经一市镇东山岙村时,看到宁海县民兵抢险应急分队正在一市镇东岙溪拆除危桥。年近6旬的他,来不及穿上雨衣,就跳入溪水,连续拍摄了40分钟,当后面其他同志为他打伞,他只说让伞保护好相机,不能影响采访。
“尚田镇方门江堤坝出现缺口,险情可能危及杜家村及下游孙家村1500余名村民安全。”8日上午,正在奉化采访的记者严龙收到这一信息后,立即冒着瓢泼大雨,赶到事故现场。站在损毁大半的堤坝上,湍急的江水奔流直下,靠近杜家村一侧的堤坝已经出现约150立方米的大缺口。为了记录现场紧急施救的画面,他移到破损堤坝的最前沿,用画面凝固当地群众抗灾自救的动人场面。
“这是一次难得的经历,更是一次难得的考验。”徐能作为刚刚进入图片中心的年轻记者,这次担起象山报道的重任。在台风登陆4个小时后,他就与同事一起赶到鹤浦镇,为了进入遭受重大损失的红卫塘,他与另一名记者互相搀扶着,踏着没膝的积水,在第一时间记录下重灾后的台风登陆点情景。“台风登陆前一天,我在石浦镇采访正在固定卷帘门的商家,一个老大娘见我淋着雨拍照,就送了我一件雨衣,现在想起来还是挺感动的。”
在风雨交加的街头巷尾、在饱受积水之忧的中心城区、在奋起自救的民营企业,党报的每一位摄影人,以记者神圣的职责和坚守,用上万张的图片,记录了宁波难忘的一周。
另一个战场
本报记者厉晓杭
抗台期间,我没有被派往一线受灾最重的地区,而是在另一个战场———市防汛防旱指挥中心待命。
连续蹲点的一个礼拜中,在这个汇总信息、发号指令的中枢里,发生了许多让人感动的事。媒体记者在清晨赶至指挥中心时,时常看见彻夜值守的市领导,跟工作人员在积极探讨方案。市防汛办的相关专家手里一直拿着计算器,根据不断报上来的雨量、水文数据,测算最科学的泄洪方案。负责监控画面的工作人员张宁和他的几个同事,24小时轮流值守,连续几天没有回家。许多媒体同行经常废寝忘食、连夜赶稿,还通过网络、微博等渠道在第一时间把信息传递出去。“今天你睡了几个小时”,甚至成了彼此之间的问候语。
在指挥中心这个战场上,每一个人用自己的知识和智慧,同台风作斗争,以至于每个决策、每个数据、每条信息,都充满了温度。
甬城人民感动我
本报记者杨静雅
8日一大早,我外出采访,得知前一天晚上参与“双闪行动”的市民有上百名。之后,通过微博联系上了发起“双闪行动”的女孩马琴,对她和一些爱心市民进行了采访。
在采访中,我被马琴所感动。她并不会开汽车,也买不起汽车,却请朋友开着车和她一起去送被困路途者。大雨如注,电闪雷鸣,全身湿透的马琴手拿话筒,引导火车站广场雨棚下数百名旅客有序地上爱心车。而且在之后的采访中我还得知,马琴身世很苦,被亲生父母遗弃,养母又于今年病逝。感动中多了几分敬意。
在采访中,我被上百名爱心市民所感动。他们看到马琴发出的求助微博后,不约而同地打着双闪灯,怀着相同的情怀和使命奔向相同的地方,接走了一个个素不相识的旅客,将他们送到家。
9日上午,我得知江东区黄鹂新村有志愿者在推着皮艇为居民服务,立即赶往采访,发现一名志愿者正在清理一箱发臭的垃圾,再次被感动。10日,网友发起的“网购葡萄行动”和“扶树行动”也感动着我。
救灾在继续,感动在继续。我寻觅着感动,记录着感动,也经受着心灵的洗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