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对话 > 网上发布厅 > 记者追踪
舌尖上的“宁波牌”端午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12年06月23日 10:35

  今天,这里列出了端午的五道常见食谱,让我们一起分享舌尖上的“宁波牌”端午。 

  食谱一:碱水粽

  相比市面上馅料五花八门,一口咬下去油腻腻的粽子,最具老宁波特色的碱水粽实在只能用“小清新”来形容,啥都没有,只剩下糯米和碱水。

  小粽子有大智慧。民俗研究学者李启鑫说,过去人们一般在端午前半个月到20天就开始包粽子,天气热,既没有冰箱,又没有真空包装,包好的粽子可能熬不到端午就要发馊。“救星”碱水出现了,其具有的杀菌防腐作用,能延长保质期。在市民俗专家沈志远看来,人体在夏天新陈代谢旺盛,体内产生的酸性废物较冬春季节为多,而碱水有中和酸性的功能,多吃些碱性食物能保证人体正常的弱碱性。

  传统的碱水粽以白粽和豇豆粽为主打品种。“红色的豇豆寓意兴旺。”沈志远说。和如今的“天价粽子”相比,朴素的碱水粽简直是“礼轻情意重”的典型。沈志远说,若邻里朋友之间因为琐事而争吵,互不往来,在端午前后送上一串亲手包的碱水粽,彼此之间的隔阂就消除了。

  食谱二:“五黄六白”

  在宁波,人们有在端午节吃“五黄六白”的习俗。尽管到底哪些食材才算“五黄六白”各有说法,但大体上还是相似的,这里选取的是李启鑫提供的版本,“五黄”分别是指黄瓜、蛋黄、黄鱼、黄鳝和黄蛤;“六白”分别是指豆腐、茭白、小白菜、白条鱼、白斩鸡和白切猪肉。

  通过“五黄六白”完全可以看出过去人们物质、精神“两手抓”的生活态度。吃“五黄”是为了满足口腹之欲,因为这些食材都是“透骨新鲜”的上市货。“像黄蛤,又被叫做‘梅蛤’,梅雨时节,它的肉质最肥、最鲜美。”沈志远说,吃“六白”则是为了满足精神追求,“夏天不少人喜欢打赤膊,当然希望自己露在外面皮肤足够光滑和白嫩啦。”

  食谱三:大黄鱼

  “五月大黄鱼肉质最鲜美。”遥想当年,这几乎是家家户户端午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佳肴。一晃30年过去了,沈志远连连感叹:“现在的人们恐怕是无法享受了。”

  据沈志远回忆,宁波、舟山等地都有在端午吃大黄鱼的节日习俗。当时的大黄鱼轻则七八两,重则二三斤,每斤约莫一角四分,“当时人们每月的工资只有几十元,平日自然舍不得,但到端午那天,一定会买上一条来改善伙食。”“这也是端午节女婿上门见丈母娘必备的礼品之一。”沈志远说。如此鲜美的大黄鱼要怎么吃?当然也得是老宁波的传统做法———咸菜黄鱼汤啦。

  食谱四:雄黄酒和蜒蚰螺

  如果说碱水粽是小清新的文艺青年,“五黄六白”和大黄鱼是受大众欢迎的普通青年,那么,蜒蚰螺和雄黄酒应该算是端午食谱中的“重口味青年”。

  蜒蚰螺是啥?就是俗称的“蜗牛”。怎么吃?炖蛋吃!将蛋钻个小孔,把蜗牛肉塞进蛋内,封口后清炖,而且不是随随便便抓只蜗牛就能拿来炖的,最好是端午日午时前(尤以午时为佳)捉到的蜗牛。为啥吃?蜗牛的营养价值高,可入药,说是吃后可清凉解毒。

  “极少有人这么吃。”沈志远说,在他儿时,只有上了年纪的老人才会吃蜒蚰螺,更不会整只拿来炖,而是用蜒蚰螺来泡茶,将其取出后,只喝茶汤,“腥气得很。”至于孩子,别说吃,大人就连看都不让看。“雄黄酒也是如此,只有老人才会喝上一小口。”在沈志远的印象中,如果你到药店去买研磨好的雄黄粉,店员总会关切地问一句:是给谁喝的?“这酒有毒性,不能随便喝。”

  食谱五:麦饼

  和端午食谱的前四名相比,麦饼的“知名度”要小很多。

  “在过去,这个时节正值之前储存的稻谷吃完,麦子上市,人们便会做些麦饼来充饥。”沈志远说,麦饼的做法很简单:在细面粉里加盐,放到锅里摊成饼,有的还会在里面加些青菜,改善口味。不过,简朴的麦饼却还有个挺文艺的名字———流麦黄。有兴趣的,不妨可以自己在家里试试看。

稿源: 东南商报 编辑: 俞越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输入答案:
无标题文档
用户名:
密  码:
(天一论坛ID通用)
电话:87685390 微信:wsfbt123
Email:wsfbt@cnnb.com.cn
民生新闻 >>更多
一周热点 >>更多
部门发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