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着走着人就没了”,不是科幻小说里的情节,而是真实发生在身边——4月1日下午3点左右,27岁的杨女士在经过北京市西城区甲4号物华大厦东侧栅栏外便道时,路面突然塌陷,落入坑中,被热力管道渗出的热水烫伤,烫伤面积达99%。9日晚,杨某因医治无效不幸去世,留下不满1周岁的孩子。
经调查,事故原因为热力管线渗漏造成热水对地面进行冲刷,造成路面塌陷,是一起安全生产责任事故。从目前调查情况看,责任主要在相关置业、物业和热力公司。最终事故责任尚在进一步调查认定中,公安部门也已启动了刑事侦查。
“走着走着人就没了”,网友这句评论可能不算准确,却令人心酸。如果从杨女士去世的结果来看,恐怕也确实如此。若是由于天灾等无法抗拒的力量,或许人们还能略感释怀,可这一次却是本可以避免的人祸。热力管线埋于地下,出了老化、渗漏等问题,确实不易被及时发现,但管线埋下后也不能从此不管不问吧?再好的管线也有磨损和使用寿命的问题,平时也要注意检查、测试,如果咬文嚼字点儿说,“渗漏”中的“渗”本就是个渐进的过程,是给了有关单位察觉机会的。
随着城市的发展,维持城市生活正常运转的资源越来越多,需要的公共基础设施也越来越多。对这些公共基础设施,一方面有关部门在铺设时要考虑布局是否合理,另一方面也要为日后保养、维修和更换做好打算,不能三天两头出问题。出了问题,也要有应急预案,不能埋了就算、建完就完。
置身偌大的城市中工作、学习、生活,人们每时每刻都在和公共设施打交道。公共基础设施、公共资源关系着公共安全和公众利益,如今一些城市在尝试保障房建设终身负责制,一些省份开始推行法官审理案件终身负责制,时下公共基础设施的建设和管理也应有终身负责的理念和机制——“谁建设,谁就要负责一辈子”。
(网友:甬上浪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