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对话 > 网上发布厅 > 部门发布
【国土局】2011年度我市土地供应情况分析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12年01月11日 16:43

  一、土地供应总量创近年新高

  2011年度,全市建设用地供应总量为全市共供应国有建设用地8.79万亩(2010年全年全市供应总量为7.17万亩),完成年初计划的90.5%,比上年同比增长22.6%,创下2003年以来新高。其中,新增建设用地供应量为5.14万亩,占供应总量58.66%,同比增长7.53%;存量建设用地供应量为3.65万亩,占供应总量41.34%,同比增长52.72%。其中:商服用地供应0.56万亩,比上年同期增长7.7%,占土地供应总量的6.4%;住宅用地供应2.38万亩,比上年同期增长17.2%,占土地供应总量的27.1%;工矿仓储用地供应3.36万亩,比上年同期增加93.1%,占土地供应总量的38.2%;交通运输、水利设施、公用设施、公共建筑、特殊用地等组成的其他用地供应2.49万亩,比上年同期减少13.5%,占土地供应总量的28.3%。

  二、土地用途呈多元化发展

  从土地用途分类看,供应工矿仓储用地为3.36万亩,用地面积接近2010年的2倍,占土地供应总量的比例由2010年的24%提高到38.2%,提高幅度达14.2个百分点;房地产用地总量为2.95万亩(去年同期为2.56万亩),占土地供应总量的比例由2010年的36%下降到2011年的33.5%;交通运输、水利设施、公用设施、公共建筑、特殊用地等组成的其他用地比例从2010年的40%下降到2011年的28.3%;制造业用地总体规模为2.61万亩,较上年同比增长了63.93%。其中,通用设备制造业、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等工业化后期的代表产业用地数量为1.61万亩,与上年同比增长了62.19%,占制造业用地总面积的比例达61.66%。

  三、土地出让金总收入和出让单价同比下降,房地产用地价格理性回落

  2011年全市共出让土地5.41万亩,占土地供应总量的61.5%,出让面积同比增长55%,但土地出让总成交价款478.18亿元,比上年同期减少26%(2010年为646.15亿元)。从出让单价来看,全年单位面积平均出让价为1334.60元/平方米,比上年同期下降了55.73%,其中工业用地平均出让地价为350.44元/平方米,与上年同期相比下降了16.77个百分点。

  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1年11月宁波新建商品住宅价格同比下降下降0.8%。全年全市房地产用地平均出让地价为3215.73元/平方米,同比下降了41.45%。其中,商服用地平均出让地价达到了2979.80元/平方米,同比下降了44.75%;住房用地平均出让地价为3318.19元/平方米,同比下降了40.11%,住房用地中普通商品房用地平均出让地价为3418.96元/平方米,同比下降了43.66%。

  四、转而未供土地处置取得成效,消化清理力度仍需加大

  截至2011年12月31日,我市前三年(2008至2010年)供地率已从2011年初的75.7%、64.5%、27.7%(三年总供地率53.6%)提高到目前的83.95%、82.39%和60.06%,三年总供地率达74.77%(因部分批次部里尚未录入系统,实际供地率要高于此数),位列全省第二。全年共计消化“转而未供”土地5.1万亩(含单独选址项目),完成年初任务的170%。

  但目前我市仍有“转而未供”土地超过10万亩,分析未供原因,处于供地前期工作程序因素最大,占到未供面积的24%,其次是政府储备及征地拆迁未完成,分别占未供面积的17.8%及17.7%,此外,还有项目未落实、已用未供等情况,须继续加强“转而未供”消化力度,切实加快“转而未供”消化速度。

  五、对策与建议

  一是努力提高土地供应率。各地国地部门应继续执行提高供地率长效机制有关规定,把“批而未征、征而未供、供而未用、用而未尽”土地的清理作为提高土地节约集约利用的工作重点,2012年计划消化清理“转而未供”土地3.3万亩以上,确保前三年供地率达到省定标准。

  二是实施开发区用地节约集约示范工程。逐步提高开发区(园区)产业项目控制指标水平,研究制定并实施开发区(园区)用地节约集约考核体系,重点做好于严格产业准入、制定节约集约用地标准体系,强化监督考核等工作。

  三是实施低效利用建设用地二次开发工程。要完善存量建设用地内涵挖潜办法,建立有利于低效利用建设用地盘活和内涵挖潜的激励约束机制和政策支撑体系,规范推进低效利用建设用地二次开发,工作重点是城镇工业用地实施“退二进三”,部分地段实施旧城改造和城中村改造。

  四是进一步拓展建设用地空间。深入挖掘盘活“存量”,包括转而未供和闲置土地、低效利用土地、城市边角余料地等,积极探索城市低效利用土地的多途径二次开发办法;借地铁开发的有利契机,推进地下商业、服务业的开发;有条件的地方,要主动通过建设用海的方式,来拓展建设用地空间。

  五是切实保障小微企业用地需求。为推进小微企业健康发展,小微企业应尽可能使用标准厂房,确需用地的,要在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前提下,通过开发区“园中园”形式统一规划或以乡镇为单位统一规划的集中集聚区发展,防止到处布局,四处开花,造成二次低效土地。

稿源: 网上发布厅 编辑: fabuting实习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输入答案:
无标题文档
用户名:
密  码:
(天一论坛ID通用)
电话:87685390 微信:wsfbt123
Email:wsfbt@cnnb.com.cn
民生新闻 >>更多
一周热点 >>更多
部门发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