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清晨7时多,我市最南端的海岛乡镇——高塘岛乡长大涂海区,“突突”的马达声一下划破了安静的海面,一艘赶潮作业的船只驶向碧蓝的大海。“我可不是去捕鱼,而是出海打理我的‘菜园子’。”身着橡胶背带裤的紫菜养殖户尹根卫笑着说。
远眺海面,无数根细长竹竿挺立浪中,竹竿间的网帘隐约可见,那里就是他的600亩“海上菜园”。十几分钟后,船靠近紫菜养殖区,尹根卫熄灭马达,解下绑在船后的浮板,操起一根长约3米带着铁钩的竿子,轻盈地跃上了浮板,稳稳站定,随即踩着浮板滑进“菜园”。“这些网帘就是紫菜生长的‘家’。”他钩起一张网,只见网绳上布满紫红色的藻类。“长势不错,前阵子得用显微镜才能看得到呢。”他说,过个二十多天,第一批头水紫菜就可以采收了。
“试种了六年,这几个紫菜新品种总算是百分之百养殖成功了。”尹根卫说。近年来,他在市、县海洋渔业部门的支持下,与上海海洋大学合作,先后引进“申福1号”、“申福2号”、“太空红”等紫菜良种进行育苗试验和下海栽培,并带动当地渔民开展新品种养殖。“老品种紫菜能收个3至5水,而且割到最后质量很差,但‘申福系列’和‘太空红’就不一样了,能收8至10水,最迟可以采到第二年的清明节,而且每水紫菜的品质相当,产量较老品种提高30%左右。”
“这里海滩广阔,水质含盐浓度适中,发展紫菜养殖条件得天独厚。”随行的县水产专家刘长军介绍,作为浙江坛紫菜的主产区,象山现有紫菜养殖面积两万多亩,已形成育苗、栽培、加工、销售、出口的产业链,“象山紫菜”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品牌优势逐渐显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