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法制日报》女记者张维在浙江兰溪市马涧镇采访时,遭到当地政府机关人员的阻拦,对方强行夺走其记者证并质问她。张维随后报警,经警方协调,张维最后拿回证件安全离开。张维介绍情况时说:“当时过来一群人,其中一个马涧镇的镇领导问我,鬼鬼祟祟在干什么?我说我是记者,正常采访。那个领导特别强硬地说:‘谁允许你来采访的?记者算个什么东西!’还一把抢走了我的记者证。”公务人员又一次因为粗暴对待新闻工作者而成了新闻的“主角”。尽管国家相关法律法规明确规定,新闻工作者在进行采访活动时不受干扰和限制,上上下下都呼吁公务人员善待媒体、善用媒体,但无奈的是,现实生活中仍有这种粗暴对待媒体的事件发生。
显而易见,当前一些公务人员一旦遇到对他们不利的舆论监督,就想用“捂”或“瞒”的方式躲过去。而当这两种方法失效时,他们往往会恼羞成怒,蛮横地对待媒体。这不仅说明他们在对待媒体方面需要补课,更说明他们的执政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
在全媒体时代,公务人员要学会善待、善用媒体,努力与之形成良好互动。新闻媒体是联系政府和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承担着传递政策、信息和沟通民意的职责。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公民意识的提升,靠“捂”和“瞒”已经挡不住信息的传播,而粗暴对待媒体更会像照镜子一样,把个别公务人员的无知和不智暴露得一览无余。
善待媒体是一种政治责任,因为善待媒体就是善待群众。一般而言,媒体关注的都是涉及群众利益的大事。公务人员坦诚和认真地对待媒体,就是对群众知情权、监督权等公民权利的尊重。公务人员是人民的公仆,通报与群众切身利益相关的事项是最基本的责任。只有透明和公开才能消除误解。粗暴对待媒体只会把事情搞得更糟,从而降低政府的公信力。
善待媒体是一种政治责任,因为善待媒体就是正确对待舆论监督,有利于提高执政能力。舆论监督并不是跟谁过不去、找麻烦,而是为了揭露问题和不足,更好地促进工作。公务人员面对舆论监督,要以公心而不是私心来应对;面对被舆论关注的不足和失误,应及时改正并加以说明。可以说,面对舆论监督的态度,体现了公务人员对待自己工作和自身责任的态度。
总而言之,我们的公务人员不能把媒体当防范对象,而是应该把媒体当朋友,这样才能获得群众的理解和支持。
(网友甬上浪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