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宁波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与青岛一样,宁波是我国首批沿海对外开放城市、计划单列市和副省级城市。全市辖3个县级市、2个县和6个区,陆域面积9816平方公里,海域面积9758平方公里,岸线总长为1562公里,户籍人口574.08万。2010年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5125.8亿元,财政一般预算收入1171.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30.9亿元);市区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30166元,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14261元。工业总产值达到13171亿元,外贸自营进出口总额达829亿元,专利授权量达到25971件。城市综合竞争力进一步得到加强,所辖五个县(市)全部进入全国100强。
归纳起来,宁波的特点可以用“东方大港,商贸都会,文化名城,和美家园”十六个字来概括。
(一)东方大港。宁波港是宁波最大的优势,拥有1200余年对外开放的历史,是得天独厚的深水良港和我国四大深水枢纽港之一,也是环球航线的重要挂靠港。宁波港年平均作业天数350天以上,25万吨级以下船舶可自由进出。这样的自然条件放眼全球都不多见。当然,青岛港也是非常了不起的,我们看到相关宣传,“世界上有多大的船舶,青岛港就有多大的码头”。在宁波港百里港区拥有生产性泊位315座,其中万吨级以上大型泊位74座。2006年,宁波和舟山两港实现战略性整合,宁波—舟山港强大的港口承载能力更加凸显。目前,宁波港已与全球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个港口通航,形成了覆盖全球的集疏运网络。2010年,宁波港区年货物吞吐量达4.1亿吨,居中国大陆港口第二位、世界第四位;集装箱吞吐量达1300.4万标箱,跃居中国大陆港口第三位、世界港口第六位。集装箱航线达到230条,其中远洋干线122条,月均集装箱航班达1200班。孙中山先生曾经预言的“东方大港”,如今已经成为现实。
(二)商贸都会。宁波是一块充满工商灵气的土地,是“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地之一,自唐宋以来一直就是我国对外贸易的重要口岸。宁波人以善于经商闻名于世,素有“无宁不成市”的美誉。现有30多万海外侨胞旅居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涌现了包玉刚、王宽诚、邵逸夫等一大批工商巨子和国际名流,形成了享誉海内外的“宁波帮”。改革开放以来,宁波经济迅速发展,各种所有制经济遍地开花,经济活力指数在全国位居前列。到2011年5月底,宁波拥有各类市场主体47.41万户,其中私营企业16.15万家,个体工商户现31.26万户,每千人中有近83个市场主体。有103家企业的135只工业产品产销量居全国同行同类第一位,成为行业“单打冠军”。宁波的服装产值已占到全国的1/12,成为全国三大服装主产地之一和全球最主要的男装产地;文具产值占到全国的1/5,已成为“中国文具之都”;塑料机械产值占到全国的1/3,被国家认定为“中国塑机之都”。宁波还是“中国模具之都”、“中国水表之都”(水表生产总量占全国1/2以上),也是全国三大家电主产区之一,全国1/8的空调和1/3的小家电由宁波制造。宁波还拥有百万外贸大军,2010年,全市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达到15367家,从业人员达到140万人,自营进出口总额居全国副省级城市第三位。截止今年5月底,宁波企业已在全球95个国家和地区设立了1317家境外企业和机构。新一代的宁波商人继承了老“宁波帮”的优秀传统,把生意做到了全球各地。如此优越的商贸环境,使得宁波先后多次荣获中国最佳商业城市、中国品牌之都等称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