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大城乡统筹推进新农村建设
宁波市率先实现城乡全面融合
党的十六大作出了统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部署。宁波地处东部沿海发达地区,市委、市政府从我市统筹城乡发展的实际出发,提出了率先实现城乡全面融合、基本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的目标,全市上下直面挑战,抢抓机遇,着力破解城乡二元结构,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新格局。全市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走在全市、全国前列。2009年,我市统筹城乡综合得分达到87.09分,连续5年稳居全省首位,成为全省首个进入全面融合发展阶段的市。
一、宁波市统筹城乡发展主要特点
(一)统筹城乡的战略部署更加明确
在统筹城乡发展的探索实践中,我市初步走出了一条具有区域特色的发展道路。2005年,召开全市统筹城乡发展大会,在全国率先出台《统筹城乡发展纲要》,并先后制定了《宁波市中心城区一体化规划》,《余慈地区空间布局规划》,《象山港区域保护与利用规划》,《四明山开发与保护利用专项规划》等区域规划,指导各地建设各具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积极实施“强龙工程”、“百千工程”、“百万农素质提升工程”“农村新社区工程”等六大工程。2007年,市第十一次党代会提出的深入推进“六大联动”,努力实现“六大提升”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东扩、北联、南统筹、中提升”,全市统筹城乡发展路径进一步清晰。2009年,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加快推进农村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对推进农村改革发展作全面部署,启动统筹城乡发展改革试点,实施卫星城市建设和中心村建设,全面推进农房“两改”,不断拓展新农村建设内涵。
(二)统筹城乡的制度推动得到强化
注重发挥制度的基础保障作用,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2003年以来,我市连续出台有关“三农”发展的一号文件和重要文件,以及100多个相关配套文件,内容涉及发展农村经济、社会保障、社会事业、公共服务、平安和谐等各个领域。2009年我市出台《关于推进农村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集中改建的意见》,相关部门先后出台了农村建房用地管理、抵押贷款、价格收费、质量安全管理等10余个系列配套文件,推进农村住房“两改”。为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财力保障,按照“三个明显高于”以及“新增财力的75%以上用于改善农村民生”的要求,各级财政进一步加大了对农业农村发展的政策支持力度。2009年出台了《宁波市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加大对欠发达地区转移支付的力度,对经济薄弱村实施项目扶持政策。2010年市级财政安排扶持经济薄弱村资金达2300万元。
(三)统筹城乡的协同体系持续完善
注重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社会参与”的联动推进机制。农口部门放眼全局跳出“三农”抓“三农”,其他部门明确重点跳进“三农”抓统筹,形成各级各部门合心、合力、合拍抓“三农”的可喜局面。2006年,市委实施联镇带村工作制度,20多位市委、市政府领导带领60多个市级部门与9个镇乡街道开展结对帮扶,市领导深入基层,指导农村规划和建设发展。通过连续5年的实施,联镇带村已成为党政领导联系农村、服务农村的一个重要载体。深入实施村企结对,市委、市政府先后出台《关于村企结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若干意见》和《关于进一步完善村企结对政策的意见》,积极引导支持工商企业参与新农村建设,深入开展“五项共建”(共谋发展思路、共兴农村经济、共办社会事业、共推村庄建设、共育乡风文明),初步形成了村企联动、互利双赢、长效共建的良好局面。2007年底,全市村企结对行政村覆盖达到100%,至今全市累计有5972家企业参与村企结对,落实共建项目5651个,实际到位资金达7.8亿元。其中北仑区的申洲国际集团控股有限公司向大碶街道九峰山片区捐资1500万元,带动其他资金投入1亿元,帮扶该区域打造成为产业发达、环境优美、设施齐全、文化繁荣的农村新社区。2004年,我市实施农村工作指导员制度,全市先后下派6批约2万名农村工作指导员,到各行政村指导工作,促进了农村的发展。
(四)统筹城乡的特色成效逐步显现
在发展现代农业上,以农业产业基地建设为重点,加快形成现代农业产业布局,重点建设100个现代农业产业基地和20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加快推进土地流转,大力发展规模化经营。在改变农村面貌上,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为抓手,深入做好“扩面、深化、提高”文章,充分发挥全面小康村的示范带动作用,着力推进成片连线整治,丰富整治内涵,突出村庄特色,成功打造一批特色鲜明、配套齐全的新农村建设示范片区。在促进集聚发展上,把加快中心镇改革发展,建设卫星城市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有效途径,积极探索扩权强镇建城,发挥中心镇在统筹城乡发展中上接城市下连农村的节点作用和辐射带动作用。在改善农村民生上,按照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的要求,不断提升农村教育、医疗、卫生、文化等公共服务水平,着力打破城乡户籍界限,农民实现普惠式养老,深入开展各类创建活动,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二、宁波市城乡统筹发展的主要成效
(一)推进产业转型升级,现代农业发展格局进一步形成
建设完善现代农业产业体系,传统农业加速向集约、高效、生态的现代农业转型,现代农业集约化发展、专业化生产、规模化经营的格局进一步形成。
一是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推进“一区二十园百基地”(粮食生产功能区、20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00个农业产业基地)建设,积极培育农业特色产业带和十大农业主导产业,构建了较为完善的农业产业体系。目前,全市已建成和在建的农业产业基地和科技示范园区已分别达到105个和21个,总面积117万亩,总投资7.53亿元;已建设粮食功能区229个,面积56万亩,投入建设资金超过2亿元,“一区二十园百基地”布局已基本成型。农业生产出现了布局区域化、经营规模化和产品品牌化的趋势。蔬菜、禽蛋等十大主导产业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80%以上;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面积达到134万亩,流转率56%,农地流转率处于全省第一;土地规模经营面积142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56%。
二是积极培育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实施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的“强龙工程”和农民专业合作社“提质工程”,扶持农业专业大户,鼓励和吸引大学生从事农业经营,形成一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全了农业社会化经营服务体系。全市现有市级以上农业龙头企业243家,联结带动农户113万余户,收购农产品570万吨,其中年加工销售产值超亿元的农业龙头企业有64家。拥有农民专业合作社1315家,带动农户34万户。
三是培育发展休闲观光农业。积极拓展农业生产功能,延长产业链,规范发展集生产、生态、休闲、旅游、文化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休闲观光农业。借助杭州湾跨海大桥的开通,全市的农家乐休闲旅游业实现跨越式发展,近年来农家乐年均营业额和接待游客量以30%以上递增,成为我市现代农业的一大亮点。全市现有市级农家乐特色村30个,示范点63个。2010年前三季度全市农家乐共接待游客655.4万人次,实现营业收入7.1亿元,同比分别增长51.8%和42.7%。
(二)推进农民创业就业,农民收入持续增加
始终把促进农民增收作为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任务来抓,大力推进农民创业就业,促进增收方式转变,切实让农民在平等参与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进程中持续稳定地增加收入。通过全方位、多层次的促增收措施,农民收入得到快速增长,2007年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2009年达到12641元,连续6年实现两位数增长,并超过城市居民收入增幅,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3年的2.287∶1缩小到2.165∶1。2010年前三季度我市农村居民现金收入人均达到13068元,同比增长12.3%,增幅上升3.4个百分点,今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有望达到14000元左右。
一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促增收。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发展农业适度规模经营,实施农业标准化生产和品牌化营销,推广应用农业科技,推广农业高效种养模式,提高农业产出效益。制定落实粮食生产各项补贴政策措施,加大财政补贴力度,让农民获得政策补助收益。
二是提升农民创业就业能力促增收。深入实施“百万农民素质培训工程”和农村“两创”实用人才培训,完善政策补助措施,积极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技能培训、各类创业带头人培训、农村实用人才培训等,提升农民创业就业能力。2003年以来,全市累计投入培训经费4.51亿元,培训各类农村劳动力151万人次,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36.12万人。三是拓展农民创业就业领域促增收。大力发展区域特色经济,扶持农村中小企业,做强做大块状经济和各类专业市场,带动农村二三产业发展,拓展农民创业就业领域。引导和支持农民在乡村旅游业、农村服务业、来料加工业等领域创业,形成以创业带就业格局。
四是强化农民创业就业服务促增收。加强农民创业就业指导服务,探索建立就业管理服务体系,各地建设完善了一批农民创业就业服务中心,优化了农民创业就业中土地流转、信贷、技术、人才等方面服务。
(三)推进农村公共服务,农村民生不断改善
近年来,宁波市以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为目标,坚持社会公共资源向农村倾斜、公共服务向农村覆盖、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大力农村公共服务建设。至今农村“十五分钟生活、文化、卫生服务圈”已初步形成。
一是农村基础设施进一步改善。2003年我市开始实施“百千工程”,推进全面小康示范村和环境整治村建设,开展农村生活污水处理,推进成片连线村庄整治。以农村道路、河道净化、村庄绿化、垃圾处理、生活污水治理五大项目为重点深入开展村庄整治建设,创建“村美、户富、班子强”的全面小康村,对“三沿、四带、五区”进行成片连线整治。2003~2009年全市各级已累计投入村庄整治财政资金78.43亿元,拉动社会投资103.19亿元,建成全面小康村326个,环境整治村2142个,占全市村庄总数的84%以上,有23个镇(乡、街道)通过了成片连线推进村庄整治验收。以“百千工程”为龙头,实施“千村绿化”、“千里清水河道”、“农村电气化”通村道路建设等工程,村庄的基础设施有了很大改善,城乡一体的路网、水网、电网、信息网、生态网进一步完善,农村环境实现由“脏、乱、差”向“洁、齐、清、绿”转变。2009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实现“县县电气化”的目标。2010年,我市又实施“百千工程”扫尾工作,要基本完成规划保留村庄的环境整治,确保完成新一轮“百千工程”建设任务。
二是农村新社区建设成效明显。积极实施“农村新社区工程”2009年我市出台《关于加快推进农村社区建设的意见》,按照集聚人口适度、服务半径合理、资源配置有效、功能相对齐全原则,采用“一村一社区、多村一社区”等新型服务模式,因地制宜设立农村社区,并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至2010年6月,全市已有705个村开展社区建设,占行政村总数近三成。镇海区在全省率先实现社区服务中心全覆盖。北仑区在九峰山片区探索建设“九村一社区”,被农业部专家称作统筹城乡的“北仑模式”。
三是城乡一体的保障体系初步构建。2007年10月,宁波市出台《关于建立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的意见》,随后各县(市、区)均出台相关实施意见,实现农村养老保险制度上全覆盖。2010年1月,宁波市全面启动实施城乡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推进养老保险政策城乡融合,养老保险由制度全覆盖向人群全覆盖转变。目前,全市农村居民参保人数为55.8万人,重点对象参保率达到86%,已有39.3万人按月足额领取养老金,全市67.3万名年满60周岁、符合条件的农村居民都已领取每月60元以上的基础养老金。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不断巩固提高,人均筹资水平和补偿水平均居全省首位。2010年全市保险参合农民已达331.4万人,参合率达97%,人均筹资水平提高到342元,住院有效费用人均补偿3391.75元,政策内住院费用补偿率达到46.93%,门诊有效费用人均人均补偿20.45元,政策内门诊费用补偿率29.75%,住院最高支付限额提高到当地农民人均纯收入的6倍以上。
(四)推进体制机制创新,农村集中、集聚、集约发展步伐不断加快
把全面深化城乡配套的改革,作为充分激活“三农”发展活力的关键来抓,强力推动资源要素向农村配置,促进农村集中、集聚、集约发展,加快构建城乡经济社会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
一是实施农村住房“两改”。 2007年,我市在全省率先启动农村住房制度改革试点, 2009年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推进农村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集中改建的意见》,全面实施农村住房制度改革和住房集中改建,并作为保民生、扩内需、保增长、促转型的突破口来抓,引导农民由分散居住向适度集中居住转变,促进土地节约集约利用和农民市民化。至2010年9月底,全市已完成农村住房改造建设投资141.8亿元,累计开工11.07万户,完工6.27万户。其中镇海区在全省率先探索了BT模式,解决了农村住房“两改”融资难题;鄞州区在全省率先实现农房新建面积突破1000万平方米,投资总额超过100亿元。
二是启动中心村培育工程。围绕推动农村人口集聚、促进要素集约利用、配套建设基础设施、完善公共服务体系、做大做强村域经济,选择人口规模较大、主导产业突出、经济发展较好、基础设施相对齐全的村进行重点规划和建设。目前已启动培育中心村40个,到2012年,全市计划培育建设100个左右“人口集中、产业集聚、土地集约、设施配套”的中心村。
三是创新农村金融服务。2009年,我市出台了《关于开展城乡小额贷款保证保险试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宁波市银行业金融机构农业贷款风险补偿办法(试行)》、《关于创新农村金融产品和服务方式支持新农村建设的实施意见》等政策,通过加大加大“三农”信贷投入、扩大农村有效抵押担保物范围、加快农村新型金融组织建设、优化农村地区金融服务环境等措施,着力破解农村发展中资金制约“瓶颈”。象山县推出“六权”抵(质)押贷款,江北区在全省率先实施“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极大地激发了农民的创业热情,成为我市金融创新的特色亮点。
2010年10月江北区“两权一房”抵(质)押贷款模式在全市推广。至2010年6月底,宁波辖属慈溪、余姚、奉化、宁海和象山5个县市金融机构贷款余额为2755.54亿元,存款余额2715.6亿元。全市已组建小额贷款公司、村镇银行等新型农村金融组织19家,其中小额贷款公司16家,村镇银行3家。2010年上半年,16家小额贷款公司累计发放贷款76.97亿元,累计受益客户4384户。3家村镇银行6月底贷款余额12.7亿元,比年初新增5.68亿元。
四是开展城乡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2008年,我市在余姚市和江北区开展统筹城乡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慈溪市也在龙山镇开展了城乡统筹发展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各试点围绕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在城乡规划建设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一体化、公共服务均等化、农民市民化等方面先行先试,加大探索创新力度。余姚市以“三置换”方式,积极探索了农村住房和宅基地置换城市住房,土地承包经营权置换社会保障,村级集体发展留用地置换物业经济产权。江北区全面实施城乡养老、医保、低保等社会保障的流转对接。慈溪市在龙山镇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点基础上,做好到位深化和扩面工作,试点经验向周巷、观海卫等中心镇推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