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日上午,郑州市郑上路与西环路立交桥西南角,直径分别为1200毫米和800毫米的自来水管道的连接处发生爆裂,立交桥下转盘处成了泽国,水流漫延500多米,水深约50厘米。据了解,此次事故造成柿园水厂全面停产,市区约80万居民用水受到影响。据介绍,这里7年发生过10起管道爆裂事故。(11月18日《河南商报》)
如今大城市表面的光鲜亮丽,已经不是什么新鲜事了,许多国内城市的繁华程度堪比国际大都市。在地方政府互相攀比的强烈发展欲望之下,建设各种城市景观工程的项目纷纷上马。“一座叫春的城市”“私奔胜地”“西门庆故里”等雷人的城市宣传方式,都凸显出城市管理者对于打造“地上”名城的渴望之情。然而,下水道、自来水管等“地下”城市的破烂不堪却有可能无人问津。
此次郑州水管爆裂就凸显出城市管理者对基础设施特别是地下设施建设的漠视。从2003年开始,郑上路立交桥下爆管已是屡见不鲜。据有关负责人介绍,由于立交桥建在自来水供水管道上,桥体自然下沉,车辆过多负荷过重、再加上传递震动等因素,致使桥下供水干管频频断裂。缘何与市民生活息息相关、重要性如此之强的供水管道会选择建在立交桥下呢?盖因在郑上路立交桥修建之初,建设方并没有向自来水公司征求意见,自来水公司在施工过程中向立交桥建设方提出意见但又未被采纳。
自来水公司与立交桥建设方的对话显然并没有什么力度,即便自来水公司磨破嘴皮,陈情供水干管的重要性,恐怕施工方也听不进去。这时需要的是负责城市规划的部门及时站出来,协调两者之间的关系。即要考虑到路桥施工的实际困难,同时保障供水管线的安全。
但偏偏如此重要的一环被“人为”遗漏了。于是乎,桥就这样建起来了,紧接着陷入“爆管——抢修——再爆管——再抢修”的恶性循环,直至达到“管网大爆裂、水厂被迫停产”的高潮。问题管道历经7年,尚不能彻底修缮,接二连三的漏水都“浸”不醒相关部门,可见管理者对民生问题有多麻木。
据“中国城市国际形象调查推选活动”数据统计表示,全国655个城市正“走向世界”,183个城市要建“国际大都市”,然而不少城市主政者的天平全部倾斜向“地上奢华之都”,面子工程搞得轰轰烈烈,无法直接转化为政绩的则爱管不管,一下雨就水漫全城、地下各种线路管道混乱不堪危机四伏……看来,解决这些“重地上不重地下”“重面子不重里子”顽症,有必要用问责等硬约束来唤醒管理者的良心和责任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