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对话 > 网上发布厅 > 新_在线点评
出租车“拒载”现象的深层次分析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10年09月27日 13:34

  

  拒载行为是出租汽车的最大顽症,如何解决这一顽症是我们出租汽车行业一直面临的一个棘手问题。在市场经济的环境下,城市出租车仍旧停留在计划经济的模式中。营运牌照受到国家的严格控制,供需矛盾(打的难)的现象在全国各大中城市普遍存在,宁波作为长三角重要的商业城市更是如此。为了解决这个棘手问题,行业管理部门和出租车公司想尽了各种各样的办法,包括对有拒载行为驾驶员最严厉的处罚(开除,列入行业黑名单,二年内不得从事出租行业)。目的是想提高出租车从业人员的素质来减少拒载等严重违章现象的发生,但是效果甚微,出租车拒载(特别是交接班时间段)现象还是屡禁不止。

  就目前看,我国短期内还不能完全消除城市交通高峰时段的许多问题,我们宁波道路交通也是如此。倘若政府和有关部门对现有基础上的“硬件”“软件”进行科学合理调整,还是可以缓解一定的“乘车难”压力。司机和乘客都企盼有一个畅通的行车环境。为什么会出现拒载,为什么这个顽症解决不了,我们认为有其深层次原因,只有找出这个原因,我们才能够解决这一个问题。一、宁波市出租车的现状:

  出租汽车行业无论从全国乃至地方都属于朝阳行业,特别是我们宁波作为一个沿海开放和长三角重要商业城市,它的发展潜力是巨大的,过去有个错误的观念认为随着私家车的大量增加,出租车会受到很大冲击,甚至认为出租车会进入夕阳行列,可事实恰恰相反,现在的出租车生意是越来越好,车辆远远不够,这一点我们可以从“打的难”和出租车从业人员的收入中得以证实。

  坚持出租汽车总量调控、适度从紧的政策,城市出租车仍旧停留在计划经济的模式中。近年来宁波市区基本上每三到四年投放一批出租汽车,但到目前为止市区出租车总数也只有3881辆,随着城市规模的迅速扩大,外来人口每年在大量增加,“打的难”的现象越来越严重,统计数据显示:宁波市平均每万人拥有出租汽车与国内同类城市相比要明显偏少。出租车数量明显跟不上城市人口的大量增加,这种控制数量的做法虽然保证了驾驶员收益不受大的影响;但是助长了拒载现在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造成运力相对紧缺,司机做生意挑肥拣瘦,违章拼客,损害乘客利益,特别是在高峰期不能够满足群众用车需要;拒载现在屡见不鲜。种种迹象表明:宁波的出租车数量完全处于绝对的卖方市场。 二、拒载原因分析:

  出租车业存在“两大脱节”

  1、近年来,宁波市出租车从业人员来源发生了显著变化,由原来本地户籍人员为主转为以郊区各市县和外省人员为主,由于不少出租车存在着层层转包,“公司与驾驶员管理上的脱节导致了行业门槛不断降低,从业人员的素质也就良莠不齐。”

  2、政府对运力指标的总量控制使得出租车经营权成为“垄断”型的“稀缺资源”,而被称为“行政有限资源”的出租车运营牌照则成为出租车公司赚钱的最重要工具,这样,出租车公司垄断了牌照经营权后会把车辆承包出去收取“规费”,同时也会衍生出多种的经营方法(这里不再扩展话题)。

  3、拒载、不按规定使用计价器、绕道、刁难乘客、不按规定交接班、随意提价-------等等现象,我认为宁波市出租车行业存在的种种怪象不排除个别出租车司机素质较差的原因,但其背后管理体制不完善和供需矛盾才是深层次的根源。三、解决拒载问题的建议:

  解决拒载这个棘手的问题有很多的方法,我们能不能换一个角度去看待这一个问题,比如我们可以增加车辆的投放来改变目前的供需矛盾,当然我们也不能放松对从业人员的管理和教育。有人会认为车辆的投放会增加城市道路的涌堵,其实,城市布局的不合理才是造成涌堵的主要原因,出租车规模扩大的瓶颈理应得以解除,而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会解决这一个问题,而这几年我们宁波城市规模的扩大我想是有目共睹的,我们可以试想一下,在供大于求的情况下,司机还会拒载吗?还敢再挑肥拣瘦吗?答案显然是肯定的。而且,当出租汽车的总量一旦进入买方市场,所有存在的问题都会迎刃而解。

  “知屋漏者在宇下,知政失者在草野。”我们的政府和行业管理部门今后要多多深入实践,了解实际需求情况,加大新的运力投放,要从实际出发,根据编制的规划,建立与城市规模扩大、市民出行、流动人口增加需求相适应的出租汽车总量规模,大力发展城市出租汽车,满足群众出行需求,使其进入一个良性的运营状态。

稿源: 天一论坛 编辑: 凌丽
请您文明上网、理性发言并遵守相关规定,在注册后发表评论
输入答案:
无标题文档
用户名:
密  码:
(天一论坛ID通用)
电话:87685390 微信:wsfbt123
Email:wsfbt@cnnb.com.cn
民生新闻 >>更多
一周热点 >>更多
部门发布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