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中国宁波网 > 对话 > 对话·代表在线 > 精彩集锦  

医疗服务存在着那些问题

对话 来源: 中国宁波网  发布时间: 15年09月25日 14:42
  

 
>>
  • 医疗环境的现状
  • 医疗改革的重点任务
  • 医疗改革中的疑点、难点
  • 如何解决医患关系的根源
  • 医疗服务存在着那些问题
  • 如何改善医贵问题
  • 社会性的非盈利医疗机构能为我们老百姓带来哪些好处

2015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破冰前行

嘉宾介绍:马苏亚 宁波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鄞州区第二医院(市泌尿肾病医院)副院长、宁波市超声医学分会主任委员;王佑辉 宁波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宁波皮肤病专科医院院长

     主持人:我们其实现在无论是说卫生医疗体系的改革如何来进行,其实最终的目的,还是为了老百姓,为了患者服务,能够给他们提供一个更好的医疗服务,提供一个更好的医疗资源和环境。 其实在这边有很多网友有这样的问题,说到医疗服务,其实应该说是全民的,每一个市民,他都有这样的权利去享受到(医疗服务)。但是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老百姓心里都存在这样一个疑问,就是城乡医疗和市、区级的医疗,它可能还存在着一些差别和差距。目前来说,资源配置和布局存在着哪些问题,我们可以用一定的措施,进行改进,在这边能某请马院长给我们解释一下?

    马苏亚:好的,这块前面也讲到,国家推出一些分级诊疗,包括健全社区卫生服务这块,其实也是想从这方面来改善这些问题。但是目前确实还是存在这些问题,主要在这几个方面: 一个就是城市和社区的两级医疗资源,还是分布不均匀。治疗的配置也是有重叠,有些地方有遗漏,我们还是拿一组数据来说话,2014年宁波有6区,6个区总共开放床位是18268张,卫计人员有30970个,这6区分别是占全大市总数的59.21%和57.24%,包括床位数,就是我们讲的千人床位数,也分别有7.9张,职业医生有5.11人和注册护士5.28人。 这6区当中海曙、江东、江北,老三区的医疗资源更为集中,特别以海曙区为例,每千人病床数,达到了18.94张,那个数据是非常高了,我们前面也讲过总体的数据。包括职业医师,每千人是10.11人,注册护士也达到了11.3人。 所以从数据来看,这个资源上面也是集中在我们海曙这块,以中心城区为主。一些数据上面统计也显示,目前大概有60%左右的一些比较偏远的农民,他患病以后直接跳过乡镇、卫生院、卫生室,直接去了县级医院,甚至有的直接去市级大医院去看病,这样就会造成市级大医院门庭若市,乡镇医院门可罗雀这样一个情况。 我们也可以从各类医疗机构的病床数的增幅来看,大医院的病床数增加力度远远大于一些基层医疗机构,包括一些其他方面配置等等。 所以可见医改这几年来,虽然基层医疗卫生普及性还是不断地提高,然而大城市市中心的卫生资源的增长速度更快。城乡医疗资源的差别没有见到明显有效的收效,有些地方反而有增加或者扩大这样一个趋势,这是第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作为基层医疗卫生这块,它的服务能力,它也难以在这么短的时间里提升,尽管国家有措施,但是这块医生的培养是周期非常大的。所以它在服务能力上面,真的是一下子也很难提高,所以讲到我们说硬件容易,但是软件这个短板还是一下子很难解决。所以这个问题还是比较日益突出,像基层医疗卫生系统,现在基础设施条件改善,这块也是比较多的。 像我们鄞州很多市级卫生中心,不光是整个医疗的用房,还有一些设备等等,也都不差。但是基层医疗机构人员,就是医生这块、人才这块还是出现了青黄不接的局面,人员也短缺,技术水平也不高,急救服务能力等等这些问题比较突出。 基层看病难的问题还是明显突出的,相对来说他们要在家门口就医的话,这块技术上还是不能取信于百姓。 第二个方面主要是分级诊疗机制和服务体系还没有完全形成,原因在哪方面? 第一个患者有个传统就医的诊疗观念,他觉得我生病了,特别有些病丙,我就要上大医院,不是基层首诊这样。 第二个就是前面讲的,专业技术水平相对低了,难以取信于民,同时大医院急剧扩张,像近几年我们宁波各大医院也在扩张,扩张以后也吸引了很多基层医疗机构的优秀人才跳槽,这样愈加造成基层医院的人才荒。 还有一方面是信息化制度管理机制比较停滞,没有形成一个有效的分级诊疗管理这样一个信息平台。基本医疗保障,就是保险制度也没有从政策层面上更好去引导分级诊疗等等。 其实也是有改善措施的,不是说没有,像改善措施,我觉得也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说: 第一个,可以说从打破公立医院一家独大这个局面,明确医疗资源的差异化发展方向。这个刚才我们王院长其实也提到了这方面。 否则因为你没有差异化发展,每家医院没有自己特色,病人就会集中到几家医院为主,这样也造成医疗资源过度的集中。 在进一步优化合理配置我们现有资源,就是怎么合理配置、合理布局,同时也支持社会资本来办医,建立一个健全的社会办医的行业监管制度,这是第一个方面。 第二个,也一直在讲的,国家层面也一直在讲。加强基层卫生人员的队伍建设,这一点是非常重要的。 一个是要加大对现有的,就是已经在那里工作的一些社区医务工作者的培养,这个很重要,人才引进困难,你现有的人才培养也非常重要,尤其要培养一些优秀的全科医生,特别是基层医院要强调全科医生,来切实提高他们准确的救治和分诊能力。 第二个也是要加大对城乡、社区卫生人才的经费补贴,合理解决他的待遇问题,这样为基层医院招人、留人可以创造一个(便利)条件。 第三个还是改变医疗卫生服务模式。这个服务模式一个是从建立家庭医生和居民区域服务关系,通过组建医疗联合体这种形式,来建立起优质的医疗资源和管理模式的"传送带"。 只有真正意义上的优质资源下沉,前面也提到我们宁波市卫生局出台了一些"医联体"的方案,包括各个县、市、区跟各个社区卫生中心建立了"医联体"。只有真正意义上的优质资源下沉,建立起定期的、规律的业务指导关系,才能实现家门口享受三级医疗的专家服务,也才能让老百姓放心。 第四个方面,我觉得应该加快建立分诊诊疗制度,上级医院,对从下面转上来的这些患者,要提供一个优先的接诊、优先检查、优先住院,并畅通有些慢性病、恢复期的一些病患向下转诊的通道,就是上下转诊,就是往上和往下都要畅通,我们现在可能上下转诊这方面,就是往上转诊可能还比较积极,也比较容易,但是向下转诊这块始终是一个瓶颈。 同时,也可以通过信息化的管理,还有我们医保政策的引导。 比如你在社区就诊,医疗保障这块,自费部分可以减低,报销额度可以增加等等,来切实保障分级诊疗这个制度。

  [责任编辑: 张钱鸿 ]
 
 人大要闻 更多 » 
 媒体聚焦
 合作单位
 联系记者
 
联系我们:电话:0574-87685231 | QQ:1121310921 | 邮箱:duihua@cnnb.com.cn
地址:灵桥路768号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五楼
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 1104076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函[200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