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微博晒照片出卖了自己
随着手机的功能越来越多,人们已经不再满足于只能打电话发短信的手机了。前程无忧论坛上曾就“你们平时都用手机干什么?”这一话题进行调查,我们发现,人们除了打电话发短信外,还用手机来上QQ、看电影/电视剧/小说、上网查资料和拍照。
曾经在网上看到过这么一个段子:一群人去餐馆吃饭,进门前统一上交手机,谁先忍不住谁就买单。可见人们对手机的依赖度有多高。尤其在吃饭之前,很多人都喜欢对着食物拍个照再传上微博,配上小清新的文字。电影《泰囧》中,王宝强饰演的宝宝也是个微博狂人,无论是吃饭还是逛街,都要把自己经历的或者看到的事情拍照发布在微博上。
同样,在我们周围也有着许许多多的微博、微信狂人,今天去哪里吃了什么、和什么人去的、你们又这样那样的等等……把自己的私生活完全曝光在阳光下。
@老板:为了更好的和下属沟通,了解他们的世界,于是乎我在微博上注册了一个账号,并关注了一些员工。初衷是好的,后来却越来越不对劲了。举个例子,某某员工今天给我请了个病假,但之后却在微博上晒他今天和女友约会的照片。当然这种事情也无伤大雅,只要别让我看见他们的微博上说我坏话就行了!
@员工:微博是开放的平台,非常透明。你在上面说什么话,做什么事,都能让“别有用心”的人看到。所以为了安全起见,不到万不得已我是不会告诉大boss我的微博账号的,以免被看到了不该看到的,“性命”堪忧啊!
@前程无忧:网络虽然是一个很好的分享平台,但也要记得“隔墙有耳”哦!指不定你的同事、你的上司就在暗中关注着你,等着抓你的“小把柄”。当然不得不承认,微博也是一个桥梁,同事之间适当的互动,也会给彼此留下一个友善的印象。如果你实在忍不住要吐槽或者“秀恩爱”,还是开个小号吧!
手机:音乐播放器骚扰同事
你在做方案时有没有闪现的灵光因为突如其来的手机铃声而销声匿迹?办公室除了座垫、护腰枕之外,你是否开始集齐耳塞、耳套、耳机等防噪音装备?我们常会在地铁、公交等公共场合被迫聆听他人的手机铃声。如果说在嘈杂的环境中,高辨识度和大音量的手机铃声是为了及时引起我们注意而不漏接电话,为了能顺利保持手机的基础功能的话,那么诸如办公室此类的安静工作环境便不可同日而语。
做一个简单的假设:公司一个普通部门有七到八位员工,年龄层次与家庭身份各有差别。假设每人每天在工作时间内之接一个电话,平均分布的话几乎每个小时都会在办公室响起一次“美妙的音乐”,而这还只是理想状态......显而易见的是,在相对安静的环境下,工作效率会比在“闹市”中高得多。
@同事A:销售的工作性质明摆着要靠电话沟通,静音漏接的电话直接关系到“身家性命”,静音要不得啊!
说起“美妙的音乐”,学生时期住校,总是有个别格外热爱音乐并且热衷与人“分享”的同学喜欢公放音乐来营造氛围,而结果却常常是其他舍友们不忍负了他们的热情只得被迫“享受”,实在是有苦说不出。
现今智能手机早已取代了MP4、MP5而成为品质更高的音乐播放器,职场中个别亲爱的音乐爱好者依然乐于分享,只是宿舍换成了办公室,“受难者”变成了同事。且不论在音乐背景下工作是否能提高效率,对乐曲风格的偏好也是因而而已,万一公放的是摇滚,办公室岂不是high过头了吗?
@同事B:悠扬的古典乐引人入眠,流行歌曲让人分心,摇滚太过分......总之,听音乐这种事情还是自己享受吧。
@前程无忧:不只有露天的地方才称作公共场合,办公室作为大家一起工作的地方,有着明显的公共特征。此起彼伏的手机铃声虽然方便了自己,却也在无形中对其他同事造成了困扰。其实在大多数办公室都是格子间的情况下,手机调成静音加震动的状态同调低手机音量两者来的效果是基本相当的。手机铃声可以有,前提是在电话来的时候不要以咆哮的音量吓到无辜的同事,调到自己能听到而又不打扰他人是最好不过的了。
至于办公室公放音乐营造氛围的个别举动,还是能省则省吧。毕竟是工作的地方,扰同事遭投诉多伤感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