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站台屏蔽门示意图
在昨天召开的宁波市科技界表彰大会上,我市一批优秀科技工作者受到表彰。
记者注意到,这些科技工作者来自我市不同领域,有医学界的,也有搞机械的,有跟农林业打交道的,有从事海洋经济研究的,正因为他们的创新努力,使得我们的生活更加美好。颁奖结束后,晚报记者采访了部分获奖者,通过他们的科研突破,看一看,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好处?
屏蔽门看似简单,其实挺智能
“宁波自主研发的第一道屏蔽门已在一号线望春桥站安装,估计用不了多少时间就可以安装完毕,那可是一道地地道道的宁波门啊!”昨天,在宁波市科技界表彰大会上,在接过“宁波市青年科技奖”后,宁波南车时代传感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红强向记者透露了上述消息。
列车进、出站时,屏蔽门会随着列车车门的开闭自动同步开闭。这样一来,等候在站台上的乘客,可以安全进出列车。
“早在2008年,宁波南车时代传感技术有限公司就开始研制宁波地铁站台的屏蔽门系统。”王红强告诉晚报记者。
看似简简单单的一道屏蔽门,其实是一项集建筑、机械、材料、电子和信息等学科于一体的高科技产品。地铁站台安装“屏蔽门”能有效减少空气对流造成的站台冷热气的流失,可以保障列车、乘客进出站时的绝对安全,同时,还能降低列车运行产生的噪声对车站的影响,提供了舒适的候车环境,具有节能、安全、环保、美观等功能。
“我们还首次尝试在屏蔽门上配装LCD,屏蔽门的正上方,有一块液晶显示屏,会及时显示进出站列车信息。”王红强说,“别小看这个小小的应用,地铁到哪里了,还有几分钟到站都可以显示在上面,一目了然。”
屏蔽门系统还配有应急门,遇到突发情况,应急门可以往外90度推开,供乘客逃生。“屏蔽门的可靠性非常高,很灵敏。”王红强说,屏蔽门能检测到5毫米宽的物体,如果两扇门中间出现一根手指头,屏蔽门接触到手指头后会自动弹开,这样连续来回弹开三次后,屏蔽门就会打开。为了防止屏蔽门夹伤物体,对屏蔽门关门的力量设计也非常有讲究,“要确保关门时有力度,但又不会夹伤人。”
盖上新型轻质膜,葡萄长得既美又好吃
“从实验室到田间地头,从田间地头到餐桌,让花更美好,让果更甜蜜,是给艰辛和不倦的工作最好的犒赏。”这是70后科技工作者张望舒的获奖感言。
现任宁波市林特科技推广中心高级工程师的张望舒说,她在家里阳台上种过葱,因为喜欢吃水果,所以选择了这个专业。后来才知道,种水果比种葱要更艰辛,浙江大学读博5年和法国农科院留学2年的经历告诉她,要弄清楚水果为什么好吃,怎么种才好吃,怎么贮藏才好吃,好吃还要安全有营养,“卷起裤脚管种地的方法已经不适应现代农业的发展了,要把现代生物技术和传统农业栽培技术相结合。”
记者了解到,张望舒最大的成绩就是新型轻质覆盖材料的研究。种植大棚葡萄都需要覆盖塑料膜,但是这种膜阻止了葡萄对阳光的吸收,一些颜色鲜艳的葡萄如美人指的颜色就会不均匀,果实不甜。而张望舒的工作就是研制新型覆盖膜,太阳光的一些特定波段可以透过这种膜,被葡萄所吸收,从而让葡萄的颜色更艳丽,口感更好。据介绍,这一技术现在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葡萄种植户所采用,据统计,使用这种膜后,每亩葡萄的经济效益可增加40%。记者徐文燕通讯员王国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