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中国宁波网的视频《对话》节目,我是主持人圆圆。本期的主题是发展繁荣文化建设文化强市,首先我们来介绍一下今天的三位嘉宾。
宁波市文广新闻出版局副局长郦宝夫。
市委宣传部文艺处处长陈三俊。
宁波市演艺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邹建红。
在这里非常感谢三位嘉宾。我们今天主要是一起聊一聊关于文化建设的,如果打一个比喻说经济是一座城市的生命,那么其实咱们可以说,文化是这座城市的灵魂了,是非常关键的。宁波在这几年经济发展突飞猛进的同时,也在不断加强文化方面的建设。说到文化建设,我想与我们老百姓最息息相关的就是文化的惠民工程。近几年我也了解到,宁波市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也是越来越完善了,而且公共文化服务的指标位居全国同类城市的前列,文化惠民延伸到群众生活也是各个方面的。首先请问一下郦局,能给我们先简单的说一下,宁波文化惠民方面的一些活动吗?
郦宝夫:好的,刚才主持人讲得非常好,这几年来我们始终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我们推进文化建设的一个根本的出发点和着力点。通过实施文化惠民的工程,来不断的满足广大群众的精神文化需要。
宁波在这方面应该说也创造了很多好的经验,许多工作也走在了全国的前列。在推进这个文化惠民工程当中,我们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就是丰富群众的文化生活,开展各种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特别像近几年来,我们在这方面应该说是力度比较大,比如说我们现在每年都会举办五百多场的文博展览、文化培训、文化讲座等等,也会举办每年五百多场的各类的文艺演出,以及文化节庆的一些活动。同时我们宁波还从十年前开始实施万场电影千场戏进农村的活动,政府实事工程。
十年下来累计送到农村的电影达到20多万场,戏剧达到了两万多场地次。这之间我们也打造了自己的文化品牌,应该是得到了广大基层群众的欢迎。
我们在省里边,委托第三方开展的群众文化生活满意度的测评当中,我们宁波是分数达到了85.6分,位居浙江省的前列,从这一点也说明我们文化惠民工程还是受到了广大群众的欢迎。
主持人:非常感谢郦局。据了解,在刚刚咱们说到送文化、重文化和惠民这方面,宁波市演艺集团歌舞团也是举行了城乡文化互动的活动,请邹团长介绍一下。
邹建红:从去年12月21号挂牌以后,我们第一个动作,我们想到的是文化惠民。我们在全大市各县市区的所在城市,我们进行了系列演出,整个演出56场,看的观众非常踊跃,像我们去慈溪去奉化象山,象山慈溪我们的地方剧甬剧十年没去了,票子可以说,一票难求。所以说我们体制改革以后,不单单要把产业做到,更要注重文化,让老百姓感受到体制改革以后给他们带来的实惠。所以我们想每年的演出上半年一次下半年一次,两次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一个品牌,上半年我们搞的是三个团的精品剧目的展演,在10月上旬和下旬,围绕十八大的宣传这样一个契机,我们搞一个演出季,上半年以城市为主,县城为主,下半年我们要深入到部队,深入到农村村庄城镇,深入到企业,我们整个计划正在做,我想不管怎么样,宁波就这么一个演艺集团,作为文化惠民也好文化产业也好,一定要走出自己的品牌,让我们宁波人感到很骄傲的品牌,而且要为宁波文化强市建设塑造一个品牌。
主持人:我们也是非常期待的。刚刚郦局和邹总也说到,这十年来咱们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也不断向农村基层大面积延伸,文化设施的普及让城乡之间的差距可以说是越来越小了。在这儿能不能再请郦局给我们简单介绍一下,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所取得的一些成就?
郦宝夫:好的。正如主持人讲到,这十年是我市在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当中加快建设逐步完善的最重要的十年,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总体是按照民生优先、创新发展这样一个总要求,然后实施了,通过网络化的构建体系,社会化的整合资源,市场化地推进运作,这样一种创新思路,在积极打造我们公共文化服务的完善的体系。
那么在这个方面,我们着重抓了四个方面的工作。一个就是建好阵地。
现在我们市县两级县里面都已经建有两馆,文化馆和图书馆,所有的乡镇街道都有综合文化站,95%以上的村落都有文化活动的场地,这样我们基层的群众可以在15分钟内,这个距离,都可以享受到文化活动阵地提供的内容。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个我们就是丰富文化产品,刚才我开头讲到,除了开展多种多样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之外,这几年作为政府的实事工程,这方面也开展了一系列的工作。比如讲我们实施了广播电视的村村通,甚至通渔船。比如我们现在每个农村,行政村,都建设了农家书屋,使农村的基层群众能够就近便捷地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
第三个方面,我们完善服务的体系,搭建公共服务的平台。这方面我们所有的公共文化设施全部实现了免费开放,图书馆也好,文化馆的培训也好,综合文化站等等。同时我们为了丰富文化的产品,还引进了一些社会资本,民营的资本,用市场化的方式来参与到公共文化的服务,这个应该说效果也比较好。
第四方面的工作,我们建好队伍,抓好队伍建设。因为大家知道,有了阵地,有了文化的产品,需要由我们具体的人去把这些产品提供给老百姓,做好服务的工作。这几年在这一块,我们也花了很大的功夫,我们近几年来对全市所有文化馆的馆长全部进行了轮训,包括有的一些社区的文化队伍的骨干,我们都每年进行了培训,提高他们的能力。
那么大概在十一五期间,我们总共轮训的人数达到六千多人次,这个量是比较大了。
第二个方面我们在全市建立了一万多支的民间业余的文化艺术团队,群众自己参与文化建设文化,这个效果非常好。有的民间文艺团队已经打造出了自己的品牌,甚至返回到城市给市民演出。同时我们也建了三千多人次的文化志愿者队伍,所以整个队伍网络的形成,为我们公共文化服务网络体系的构建提供了很重要的组织的保障和人才的支撑,这个队伍也是越来越庞大。这方面宁波还是走出了自己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