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企业投入了成本,有时不但赚不到吆喝,还有可能赔本。根据前程无忧人力资源调研中心发布的《2011年人力资源白皮书》反映,近三年来应届生的离职率虽有缓降,但仍远远高于企业整体平均员工离职率。以2011年的数据为例,应届生的离职率高于平均水平(18.1%)5.1个百分点,高达到23.2%。从时间段上看,有超过40%的应届生在6个月内选择离职,他们中的大部分表示因为“理想和现实的差距”而选择离开。虽然说找工作是一个相互筛选的过程,但结合企业培训时长(1—3个月)的数据,6个月就离职的应届生能不让企业感到“内伤”吗?(见图3)英孚教育中国区招聘及员工发展部经理张悦朋女士日前在接受前程无忧采访时也谈到了管理大学生的问题:“(他们)以‘我’为中心的意识非常明显,(他们)好的地方是明确知道自己想要得到什么,喜欢或不喜欢什么,敢于去质疑、去挑战;但从公司角度讲,不断的沟通是非常必要的,经常了解他们的内心感觉和思想变化,既要鼓励他们那种‘想就要做到’的心态,又要不断加强他们肯为别人有所牺牲的想法。总体说来,管理者要对新一代的大学生投入更多的精力。”
所以说,企业花钱是要回报的,企业招聘和培训应届生属于投资未知成果的项目,不具备一定条件的企业是不愿意投入的,而不具备一定素质的人才也是入不了企业的法眼的。作为大学生们,万万不能抱着逛展会或者看演唱会的心态面对校园招聘。虽然前程无忧“如何让实习投资获得高回报”专题调查数据显示,多数学子在找工作及实习中的花费微不足道,但毕业近在眼前,时间是最大的也是最容易被大学生们浪费的成本。
大学生如何把自己“包装”成抢手人才
很多大学生会自叹,热门专业、高薪工作、知名企业和自己都搭不上边,怎么办?俗话说“人靠衣装马靠鞍”,大学生要学会把自己“包装”成抢手人才。
握住你身边的人脉资源即使你没有很深厚的“背景”,但学校里的老师和同学还是靠得上的。首先是老师(辅导员),在毕业季,多数老师哪怕是出于完成任务的目的也会为学生介绍工作。前程无忧论坛的HR网友“羽野新绘”介绍过企业办校招的流程,其中特别指出了“企业方代表会在招聘会后把资料留给老师,供学生继续投递简历”。其次是学长学姐,在不少企业中,我们会发现毕业于同一学校的员工扎堆的现象,因为对企业来说,“招入现有员工的学弟学妹”也算一种比较可靠的捷径。所以,在校时多向学长请教,或许对于未来就业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此外,同窗关系绝不可断,同专业的同学在毕业后从事关联工作的几率不小,以后谁没有个求人的时候呢?特别的,如果你拥有实习的经历了,那实习时的同事绝对是要被列入“贵人”名单的,当然,前提是你实习时给人留下不错的印象。
把握一切能“露脸”的机会前程无忧校园招聘频道一项题为“大学生制作简历时最纠结的问题”的调查结果显示,“在求学期间没有实践”困扰着26.83%的被调查者,投票率居首位(见表2)。但很多学生在纠结于此的同时,却用“家—寝室—食堂—教室”+“恋爱—游戏—上课”填充着自己的象牙塔生活。其实,如今的大学校园很精彩。企业为了建立人才供应链,早已把触角全面伸进学校了,传统的校企合作不只停留在人才输送的层面,一些企业还希望高校协助企业制定人才培训计划并开展培训,这对每一个相关专业的大学生都是机会。另外,以前程无忧每年举办的“实习训练营”为代表,各类大学生选拔类活动也是学生了解就业市场的一个很好的渠道。再者,由企业或机构赞助支持的一些跨院校的商业模拟类赛事和职业规划类比赛时下开展得也很红火。最后,哪怕是在学生会或者社团锻炼两年,也是一份资历啊!混沌三四年,等到毕业做简历的时候才哀叹自己社会实践经验寥寥的同学们,情何以堪哪!
充分利用专业就业服务机构大家都知道,上大学,靠的是自学能力,老师的作用只是让你少走弯路。而大学生找工作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需要多听听过来人的经验。过来人的经验哪里有?除了之前提到的老师和学长,各类专业就业服务机构为大家搭建了一个广阔的平台。以前程无忧自身为例,除了海量的职位信息和强大的求职工具,大学生还能从“职场资讯”频道和“校园招聘”频道获取第一手的资讯,更有向所有人开放的前程无忧论坛供大家交流心得;如果有需要,你甚至可以免费阅读部分由前程无忧人力资源调研中心提供的权威市场前景分析报告。如今,以前程无忧为代表的就业服务平台正在向信息多元化和业务多样化发展——这是一些仅提供招聘岗位的搜索引擎或分类信息网站所不能比拟的——如果你还只是来前程无忧投投简历,是不是太out了点呢?大学生只有开拓了自己的眼界,在毕业找工作时才不会为“没人指导,自己闯荡多苦”而哀叹。
2012年应届生的毕业之际,也是媒体所热炒的一个概念“90后入职元年”,意思是按常规入学就读时间计算,1990年出生的人在2012年将作为应届生正式步入职场。最近前程无忧举办的“2011年人力资源典范企业评选”活动中,HR业界也把“如何看待‘80’s’和‘90’s’的职业态度和取向”作为了研讨话题之一。借用毛主席的一句名言“世界是你们的,也是我们的,但是归根结底是你们的”,任何事物有更新换代才能长存,职场上也不例外。但至少在眼下,“90’s”一代的应届生只是职场上的“菜鸟”。在“菜鸟”进化的过程中,除了需要“老鸟”伸出援手,“菜鸟”也得自己发奋图强,而这种图强就得从“睁眼看世界”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