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第四阶段:九十年代,“创新提高,量转质,二次发展”
进入九十年代,乡镇工业面临市场经济条件下如何发展提高的重大课题。按照市委、市府提出“二改三上一提高”(即改组、改造,上质量、上规模、上水平,提高效益)要求,爵溪以宁波针织服装厂为核心,联合16家企业,组成宁波荣大针纺集团公司,成为宁波市首家乡镇企业外向型集团。1992年,镇办企业“华荣针织有限公司”在全县率先试行股份合作制,当年有18家镇、村企业转制。这种产权明晰、体制灵活、经营者利益与集体利润紧紧捆在一起的体制,解决了承包者负盈不负亏,企业行为短期化,缺乏民主监督等弊端,激发了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使乡镇企业的活力再次得到解放,极大地推动了工业经济发展和提高。
1996年,爵溪提出“居安思危,敢创新业,实现爵溪工业二次大发展”的动员。全镇企业开展横向联合,组建以骨干企业和拳头产品为龙头的企业集团;加大技改力度,加快针织产品向中高档转变;鼓励兴办化工、电子、机械等工业企业,引进台资兴办正源热电厂;改善工业基础设施,开通前岙隧道,扩建燕山水库,开展围海造地工程。城东、城北工业园区相继开发,成为爵溪工业经济新的增长点。
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暴发,以外贸出口为主的爵溪工业损失惨重。凭着坚实的产业基础、广泛的外贸客户和永不言败的精神,爵溪工业在惊涛骇浪的考验中依然扬帆前进,针纺织业仍稳中有升。
九十年代末,爵溪认真贯彻县委县政府提出的工业强县战略,努力提高外贸产品档次,开展国际名牌服装定点加工,并且自创品牌,拓展国际市场。巨鹰集团进行大规模的技术改造,为爵溪针织业向高档次、高质量、品牌化发展再次起到了领头雁的作用。甬南公司也形成高档针织服装的生产能力,“伟绅”内衣在97年大连国际服装节获金奖,成为全国消费者信得过产品。海达公司引进全电脑控制的常温常压染整机,建立宁波市首家亚氧双漂生产线。外贸企业在巩固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南美、东欧、美国、日本等新市场,同时推动不同所有制企业参与国际市场的竞争,形成市场多元化、产品优质化、竞争多制化的外贸经营新格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