湾底情·家园梦| 这是一个有灵魂的村庄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6年06月28日 17:35

  湾底情,家园梦,这里是一个有灵魂的村庄。

  每天六时,晨光微曦,你总能看见一个熟悉的身影,迎着朝阳,他就是71岁高龄的湾底村党委书记吴祖楣。他喜欢骑着自行车,在村里晃一圈,最后停驻在村口“人民第一、创业万岁”的文化石前,久久不愿离去。

  崭新的湾底

  这里是一个崭新的湾底。夏日,这里犹如一幅江南的田园诗画,清水环绕、绿树成荫;冬日,这里犹如一幅莫奈的油画,唯美生动、想象万千。

  你可曾知,如此美丽的湾底,也有经济薄弱、人心涣散的时候,那是30年前的湾底,但是30年后的今天,湾底已经焕然一新,村强民富、环境优美、盛名在外,成为名副其实的“亿元村”。湾底的“昨天”与“今天”,可以说是一部改革开放以来集体经济的创业史,更是党旗引领走共同富裕之路的奋斗史。

  那团不灭的薪火

  是什么让湾底焕然一新的呢?这离不开村级党组织强大的战斗力,也离不开激情创业那一团不灭的薪火。1982年,吴祖楣当上村支书时便暗暗立誓,一定要为村里拔掉穷根,把集体经济做大做强,这一干就是30多年。但是吴祖楣不后悔,因为这是他的梦想,也是湾底人的梦想。

  湾底的起步,源于上世纪80年代两家作坊式的五金厂。当时吴祖楣一人身兼书记、厂长、供销员多职。1986年起,村里先后创办多家集体企业。“没日没夜地干,党员带头加班,第二年产值就翻倍了。”宁波天工巨星工具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海斌忆及当年的艰难创业,感慨万千。

  “我不是湾底人,但这里成就了我的人生梦想。”张海斌从一线操作工开始,一直干到了总经理,完成了人生“三级跳”。如今天工巨星生产的手工工具,产品扩增到20大类、100多种,走向了世界各地。去年,公司产值达到8000万元,利润全部上交集体,用于扩大发展。

  “集体经济转制潮出现后,大家一度很迷茫。不转制,有风险,如果转制,村民以后就给私人打工了。”湾底村副书记许明君回忆,厂长吴祖楣是企业转制的第一人选,按照当时的发展,不出意外,他就是一个亿万富翁。直到现在,吴祖楣有时仍然被人戏称为“傻子”。“我个人可能富了,但集体经济肯定落后了。”对于这个决定,吴祖楣从不后悔,反而带着大家甩开膀子大干。

  小村庄的大梦想

  以村集体形式收购了4家乡办企业,为之后村级集体经济“以工促农”、快速发展壮大打下扎实基础;逆势而行,在分田到户后,又将村民的土地流转回村里,成立农业开发公司,由集体统一经营。湾底上演了一出“小蛇吞大象”,彻底“逆袭”了。

  早在1998年,湾底引进果桑种植,学习发达国家的理念。

  先后打造了天宫庄园、精品植物园、西江古村、天宫城堡、中华老字号一条街、中药百草园等一系列近郊旅游休闲项目,湾底村由此走上了一条农旅一体化发展之路。

  湾底的文化

  如今,湾底村强民富,可创业激情却毫不褪色。再一次,湾底人把眼光投向了文化。

  “把文化的内涵做足,把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东西传承下去。”吴祖楣说,新村建设时,村党委根据群众“保留古村落”的提议,将7个自然村内有特色的建筑整体迁移至西江古村,形成古色古香、原汁原味的江南民居。每到周末,客流猛增。

  “我们正打算拓展二期,给子孙后代多留一些乡愁。”吴祖楣介绍,投资2.5亿元的蓝青小学、占地1500平方米的旅游集散中心、博物馆集群、蜂巢民宿等一批新的文化产业项目,正在全面铺开建设,打造“文化航母”。

  正如刻在村口石头上的那句话,“付出,可以改变世界”。湾底人,正用激情与梦想,为这个时代书写最精彩的注脚。

稿源:  编辑:杨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