邬玲娣,女,1936年12月出生,汉族,中共党员,现任奉化市江口街道老人乐园名誉园长。1988年她担任原奉化市方桥敬老院院长,2004年12月起担任江口街道老人乐园园长。
出身孤儿的她,十几年如一日,把敬老院当成自己的“家”,把每一位老人看作是自己的“亲人”,把敬老院收养的残疾孤儿当成“心肝宝贝”。在当地,人们只要提起她的名字,都说她是当代的“活雷锋”,是位“大好人”。她曾多次被评为省、市优秀党员,还被评为宁波市敬老爱老先进个人,宁波市三八红旗手,全国敬老好儿女。
服从安排,勇挑重担
1988年,当时的方桥敬老院办院时间不长,由于经营管理不善,内部矛盾较多,面临办不下去的困境。在这种情况下,邬玲娣舍弃养自己孙子,服从安排,挑起了方桥敬老院这副重担。一个人担起院长、护工、保洁、食堂等多个岗位。邬玲娣的这一决定,遭到了家人的反对,家里人认为,敬老院都是体弱多病的老年人,容易得传染病,且工作又苦又脏,都劝她换其他工作。她却说:假如敬老院的老人都是自家亲人,都是自己的父母,应该不应该去照顾。再说,这些老人体弱多病,总得有人照顾。邬玲娣耐心说服家人,毅然上任。坚持至今,长达27年。
照顾老人,如亲如故
她每天早上四点多起床,一天三次到每间房间巡查,看一看老人卫生状况怎么样;问一问住得舒适不舒适;听一听老人有啥意见和要求。这个工作习惯不仅让她掌握了每位老人的信息,也便于及时处理突发事件。一次,她在夜间巡查中发现有位老人生病,马上送药给病人,但没有缓解病情,她赶紧拨打110,把病人送到爱伊美医院,自己在医院里陪了一个晚上。邬玲娣把敬老院的每一位老人当成自己的“亲人”,不怕烦,不怕脏,勤勤恳恳,一心一意为老人们默默奉献。有位退休女教师叫沈胜宝,当时已80岁,因子女都在外地工作,家里无人照顾,经人介绍来到敬老院。开始老人抱着试一试的心情,好的住下来,不好马上就走。最后一住就是整整19年。老人邬冬梅,刚进敬老院时,脚上生脉管炎已有5年之多,双脚发黑,发出阵阵臭气,都没人愿意与他接触。只有邬玲娣不嫌脏,亲自用药水为他治疗。老人过意不去,对邬玲娣说:你为我付出那么多,我的脚反正不会好,就随它去吧。邬玲娣安慰老人说,你的脚一下子很难好,但只要坚持吃药治疗,总有一天慢慢会好起来的。老人万分感激地说,我从来没有遇到过像你这样好心肠的人,别人见我离得远远,只有你像亲人一样待我,我这辈子永远忘不了你,如果有来世的话,我愿做你的亲人。
“老年人喜欢倾诉,只要耐心听他们讲,与他们谈心,他们会高兴。”邬玲娣说,她一有空就与老人们拉家常。有段时间,部分老人对去世后遗体火化感到害怕,于是,她与工作人员一起做老人们思想工作,还动员有能力的老人按传统习惯为园里去世的老人举行葬礼,老人们看到去世后该有的程序一样也没少,都放心了,心情也好了。
慈母之心,关爱孤儿
1989年,有一个13岁的弱智男孩被家人遗弃,四肢萎缩,臀部长了条小尾巴,大小便不能自理,见了人只会呵呵傻笑。谁来照料这个孩子,奉化民政局的同志无奈之下想到了时任方桥敬老院院长邬玲娣,听了孩子的情况介绍,邬玲娣一阵心酸,一口答应把孩子抱回来。孩子抱回敬老院后,邬玲娣给孩子取了个名字叫“方明明”,希望他能有个美好的明天。两年后,体弱多病的方明明还是夭折了,找不到人为这个孤儿抬棺材,还是邬玲娣亲自抬着孩子的棺材下葬,为他办了身后事。
1990年5月,奉化民政局接收到一个出生才3天的缺嘴男婴,邬玲娣匆匆赶到奉化把这个“小宝贝”抱回了家,给他取了个名字叫“方政敬”。小政敬上唇上翻,没有上颚,整条右腿畸形,小腿肚子长在前头,小脚掌没有脚后跟,整个都是平的。由于孩子嘴唇畸形,喂进去的东西不小心就会往外头流,邬玲娣便买来量杯,每次按着剂量一点点地喂东西。为了矫正孩子畸形的腿,她特意去外地学了相关的按摩技巧,每天为孩子作按摩,年复一年,终于“塑造”出了孩子的后跟,也将腿肚子扳到了正常的位置,还多次带孩子去大医院补缺嘴、整容。在她的精心抚育下,如今方政敬健康地成长,今年已有15岁,下半年读初中二年级。
像方政敬一样被抚养的孤儿,还有方宜德、方红珠、方明珠、方民政……。17年来,邬玲娣先后收养过17个残疾孤儿,她用自己的一颗爱心温暖了这些特殊儿童。
别人问她,你的儿子、儿媳都有稳定的工作,女儿、女婿办企业,你又不缺钱,为什么干这行比较苦比较累的老年服务工作呢?邬玲娣说:“因为我热爱这份工作,老了还要坚守下去。”正是凭着这样坚定的信念和超常的毅力,邬玲娣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了不平凡的人生价值。江口老人乐园先后荣获省先进敬老院、宁波市先进敬老院、市十佳光彩助残先进集体等荣誉称号,她本人荣获全国敬老好儿女金榜奖、浙江省优秀共产党员、宁波市“三八”红旗手、宁波市敬老爱老先进个人、宁波市道德模范提名奖、市劳动模范等殊荣,荣誉证书六七十本,满满装了一箱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