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孤岛四十八载的乡村医生—李永良敬业奉献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6年01月22日 13:14
 

李永良  敬业奉献

  李永良,男,1948年8月出生,是白峰镇港口村外峙岛3组前头岙12号的村民,退休的他在自己的热爱的岗位上发挥余热。

  李永良是北仑区白峰镇港口村外峙岛上的乡村医生。当年岛上的村民看病难便成了村子里最担心的问题。1967年当时的外峙村建立保健站,李永良学医有成后便做了一位乡村医生,从此,村民们就离不开他了,而这位“赤脚医生”李永良在这个孤岛上一干就是四十八年,现在他在自己身体有病的情况下还在为岛上的老人看病,他说:“岛上的老人离不开他”。

  半农半医“赤脚医生”

  四十八年前,当时的外峙村是白峰镇的一座自然孤岛,出行都要靠外峙渡口的渡轮,还没有看病的场所,村民看病都要渡船去镇上,十分不便,村里便决定成立一个保健站。因为李永良平时在村子里积极肯干,勤劳老实,1966年1月,19岁的李永良被推荐到郭巨卫生院培训10个月。1967年,外峙村建立保健站,学成归来的李永良理所当然地成了村子里唯一的“赤脚医生”。那时候李永良觉得医生这个职业很高尚,一想到自己以后也可以治病救人,就顿时觉得自豪。

  刚刚培训回来的李永良不敢给人看大病大痛,只敢给村子里的小朋友打打预防针。小孩都怕打针,一见到他就躲到草堆里,他还要一个个去草堆里把他们先找出来。可是有的小孩就算被找出来也不愿意打针,他就想办法,买来一些小糖,告诉小孩子打一针给一颗小糖吃,这才哄着他们愿意打预防针。

  服务村民无怨无悔

  每年的七八月份,村民们都会在田地里抢收抢种,通常被叫做“双抢”。早晨4点多,村民们就开始下地干活,干活时经常会割伤手、腿或者脚,李永良就背着医药箱在田间不停地走,发现有村民割伤了就立即帮他们包扎。即使这样,李永良经常刚回到保健站没一会,保健站就挤满了人。这么多年下来,光医药箱就背坏了五六个。

  村子里有很多行动不便的老人,李永良就上门服务。平日里经常遇上老人们半夜里不舒服,他就被叫醒跑去询问情况。最多的时候,夜里要起来五六次。因村里条件有限,遇到李永良处理不了的病情,那就必须去镇上的医院,他就要拼命地用嗓子把开到海中间的渡轮喊过来。

  1987年,李永良被选举为外峙村党支部书记。当了书记的李永良,不但没有离开乡村医生的工作岗位,反而对自己的要求更严格了,除了每年都要去医院培训,还通过坚持自学来提高自己的医术。在李永良的办公桌上,放着一本《人体经络穴位》,他有空了就会看看。虽说大病大痛李永良还治不了,但这么多年下来,小病小痛基本上已经没问题了,不忙的时候,他还主动上门去为老人们量量血压。有时候遇到几个老人同时挂盐水,就不停的在几家之间来回跑,一跑就是一下午。

  65岁村民周惠定是他的常客。他评价李永良这人态度好、医术高,是我们这里最早的‘赤脚医生’,不管谁生病一定第一个想到他。老人们的体检报告出来后,都会特意拿来给他看看,大家相信他。

  当有人问为什么能够坚持四十八年,他斩钉截铁地说:“因为我是一名党员,也是这里曾任职15年的党支部书记,对我来说,他们不仅仅是村民,更是我的亲人!”。

  最大心愿后继有人

  2014年11月,李永良因为肠里长了瘤而不得不做手术,同年就因为高血压、高血糖已经两次住院,这三次加起来的时间共有一个多月。他不在村子里的时候,村民们立马就慌了,感觉像失去了主心骨,天天等着他回来,外峙岛离不开他啊。李永良也不顾自己的身体是否养好,每次都坚持提早出院,回到村子里的第一件事就是上门为他心心念念的老人们看病。原来最开始的时候保健站只有10平方米左右,只有一张桌子和一个药柜,现在保健站变成了60余平方米的正规卫生医疗站,有了药房、治疗室、门诊室,设备齐全,药物也进行正规化管理。因为自己的年纪也大了,李永良现在最大的愿望就是希望能有人接班。毕竟,村子里这些行动不便的老人还是需要有医生就近来照顾。

稿源:  编辑: 何巧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