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道德风尚榜”活动宗旨是让绿叶变红花,而不再是绿叶衬红花。

中国宁波网举办“365道德风尚榜”,是为了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平台互动优势,为社会构建一个好人倍出的机制,拓宽好人产生、推荐渠道,让您身边做了好事的人能被宣扬,身边的真善美能被发现,同时,发现者又为社会树立了值得去学习的榜样。

发现真善美、宣扬感动、树立榜样,这便是我们为您搭建这个大型互动宣传平台的本意,也是为了能让更多的老百姓参与。

“365道德风尚榜”不再仅仅只是奖励好人,而是在奖励好人的同时,更要挖掘出好人身边的绿叶,让他们从幕后走到台前,也能被老百姓所知道,形成全社会发现、培养、塑造好人道德风尚的良好氛围,引导人们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宁波象山德育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6年01月11日 09:45

  象山丹城第五小学的孩子们在进行京剧演出的准备

 

  俗话说“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孩子就好像一张白纸,你给他的灵魂打上何种底色,直接决定着他以后的成长与发展道路。

  近日,记者驱车来到象山,走进丹城第四小学、第五小学、第二中学,被这里春风化雨般的德育深深感染。这里没有生硬的说教,而是与时俱进改进教育形式,借助丰富多彩的社团活动、课程超市、礼仪训练,将传统文化和道德精神的根脉悄无声息地融入到学生的血液里。

  在象山,让孩子主动式体验行动德育已经成为新的共识。每所中小学也都形成了各自的特色,比如涂茨小学的“善文化”、墙头学校的“立三精神”等,都把抽象的概念具体化,让孩子们看得见、听得懂,踮起脚尖就能够得到,从而实现真正润物细无声的道德教育。

  学生题写学校门牌

  进入丹城第五小学,赫然在目的是一块高高矗立的巨石,石头上用篆体镌刻着一个形象的“正”字,像一个灵动跳跃的孩子,正迈开腿脚向前奔去。

  “我们所有的德育都是围绕这个‘正’字展开。”副校长蔡立伟告诉记者,“‘蒙以养正’,说的就是蒙童时期应培养孩子纯正无邪的品质。”

  记者留意到,从“校长室”、“教学处”到“总务处”、“会议室”都是孩子的书法。我的学校我做主,这所学校所有的门牌都是学生书写的。

  到了中午开饭时间,欢快的童声合唱回荡在教学楼之间,孩子们从一间间教室拥出,在门口自觉地排起了队伍,还朗朗地背起了《弟子规》。

  蔡立伟说,《弟子规》是养正教育的重要载体,根据《弟子规》,我们拟定了“正”饮食教育联合课程细则。如: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年方少,勿饮酒,饮酒醉,最为丑。语文课上由老师把意思细致地解释给学生听,同时教给学生正确的就餐礼仪。

  就餐路上诵读《弟子规》和儿歌,思品课上解读《弟子规》,礼仪课上训练《弟子规》礼仪。一、二年级《弟子规》的教学,不是为了背诵,不是为了复古,而是为了把养正的行为习惯深深烙印在孩子身心深处。这样才能实现四五百人同时用餐的餐厅没有喧哗吵闹声,轻声慢步去食堂,用餐时不掉一粒饭粒,餐具一一摆放整齐。

  《弟子规》也存在诸多过时之处,学校也与时俱进地进行了合理的修改。比如:把“亲有疾,药先尝”改为“亲有疾,挂心上”,把“路遇长,疾趋揖;长无言,退恭立”改为“路遇长,速敬礼;勤问候,显礼仪”;“非圣书,屏勿视”改为“非好书,屏勿视”。针对现代社会的新事物的发展,做一些新的补充,如“看电视,要节制”等。

  传统文化润泽童心

  12月29日晚,一场酣畅淋漓的新年视听盛宴在象山县文化活动中心剧场上演,这场名为“2016年新年文化周之半岛京剧专场《中华神韵》”的晚会,由来自象山丹城第五小学的小朋友们开场。

  别看年纪小,孩子们唱起京剧来倒是有板有眼。一曲《卖水》,演绎得有声有色。他们身着花花绿绿的漂亮戏服,头戴翎毛,摆起姿势来颇有架势。

  三年级的吴可怡是其中的小演员之一,练习京剧已有1年多时间。她平时和同学一起参加学校的京剧社团,师从专业京剧演员刘晓辉老师。她告诉记者,自己每天都在放学后花一个多小时排练,觉得唱京剧非常有趣,丝毫不觉得辛苦。

  传统美德与民族精神是一个孩子在初始接触到民族文化中最精髓的东西,丹城五小从小培育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敬仰、对传统美德的向往,成为学校培养孩子们价值观的一个有效抓手。蔡立伟说,丹城五小不断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不仅开设《弟子规》教学、《千字文》、《论语》等国学诵读课,还开起了京剧、书法等社团课,举办祭孔仪式、七岁开蒙仪式等。

  去年9月28日,丹城五小举办了象山县中华传统道德文化校园推广活动。丹城五小为一年级新生举行了“开蒙礼”。蔡立伟告诉记者,“开笔破蒙人生始立,击鼓鸣志学写人字”,当下语境里,为孩子们举行“开蒙礼”,既是弘扬祖国传统礼仪文化,又是对孩子一生进行传统文化教育的开篇之笔。

  课程超市精彩纷呈

  “随着时间的推移,课程超市成了我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如果你去课程超市逛一逛,你的生活就会更加丰富多彩。课程超市节,操场上真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顿时成了一个欢乐的海洋,一个艺术的天堂:绘画、丝网花编织、跆拳道……”

  从丹城第四小学605班励欣烨笔下的这篇作文里,大家都会读出孩子们那发自肺腑的对“课程超市”的喜爱。丹城四小校长蒋先律告诉记者:“课程超市,说到底,实质就是选择教育,我们将超市的经营理念沿用到校本课程的教学领域,为学生创建了多元化、有层次、可选择的课程体系。”

  2014年,高考制度迎来“深度革命”,上海、浙江两地率先试水高考综合改革,校本课程的走班选课进入人们的视线。蒋先律说:“事实上,我们从2008年就开始探索走课制,利用每周五下午的两节课时间,按兴趣和特长组班,通过学校给学生‘配餐’和学生自己‘点菜’的方式,使每位学生拥有一份个性化的课表,再辅以一周两节的精品课,从而满足不同学生发展的需要。”

  课程开发已经递增到现在的36门课程65个班。“社团活动的课程化,使校园生活精彩纷呈;走班选课的常态化,也让学生充满无限自信!”

  在丰富的走班选课中,丹城四小的“和美德育”也渗透其中。蒋先律说,“和美德育”的核心内容就是在“美形、美行、美情”三个层面的行为养成训练。把小学生行为规范分为这样三个层面,从仪表美、言行美到情感美,由表及里,层层推进,以课程化方式实施文明行为的训练养成。

  校园培养儒雅之风

  “儒雅教育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一个潜移默化、润物细无声的渐进过程,我们希望能将儒雅的君子之风根植到学生的行为举止中,成为一个有品德的人。”丹城第二中学副校长俞志坚告诉记者。

  高大的梧桐树旁,醒目地放置着“心儒雅,品自芳”主题浮雕,每个楼层也悬挂着“厚德”、“仁爱”、“励志”为主题儒家经典语录,学生的书法、美术作品及儒雅标语,装裱后安装在教学楼走廊。

  俞志坚说,从师生踏入校门的第一天,他就在不知不觉中耳濡目染,潜移默化,学生一抬头就可以接触文化,一转身就可以学到知识。这样他终身都会带着校园精神的烙印,儒雅之风已逐步渗透到每一位师生的思想与行为之中。

  “序、洁、孝、雅”是丹城第二中学儒雅文化教育的核心内容。俞志坚说,不论排队就餐还是上下楼梯,我们都让学生养成一个井然有序的习惯,然后就是长幼有序,不能目无尊长惟我独尊。“至于孝行,其实不应当成一种任务来实行,但有时候任务会养成一种好习惯,我们提出让孝行寒暑假,就是在寒暑假时,列了一张表,让学生把每一天为父母做了些什么填进这个表,然后父母签名,当成作业来完成。”

  “帮妈妈削土豆、倒垃圾,给奶奶磕头、为外公敲背……”在一张张孝行表上,记者看见同学们做了详细的记录。学校还进行儒雅教师和儒雅学生评选,让榜样的力量带动这股儒雅之风。

稿源: 宁波文明网  编辑: 吴冠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