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慈溪“沿山精品线”行至观海卫镇,林荫深处突见两座清澈见底的湖泊,周围群山叠翠、野鸟盘旋,让人感慨这一路段美得有点“奢侈”。“这不算什么,我们这儿还有‘大泡水’呢!”村民介绍,这里还有闻名慈溪的白洋飞瀑,村子也因此得名。
由于2015年秋冬多雨,笔者见到的白洋飞瀑并不像往年冬季时那般“消瘦”,一挂飞流从天而降,远望如银练,近看若白雾,被当地人幽默地称为“大泡水”。瀑布衬托着栲栳山的奇峰险岭,呼应着杜湖和白洋湖的碧波清流,拄杖而行的登山客和白鹭野鸭点缀其间,活脱脱一副意境悠远的水墨画卷。
“两湖环一村,这么好的环境让外村人很羡慕,但也限制了村里搞工业。”村党支部书记洪佰林坦言,由于杜湖和白洋湖是慈溪市饮用水源保护地,村里一直遵守相关法规不兴工业。因为没有工业企业,村集体经济收入低,被列为慈溪市级贫困村。
但贫困村的村民却过得挺滋润,近几年人均纯收入达2万余元。这是为啥?“老话说得对,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坚持保护环境原来只是出于责任,没想到好环境最终让大家得实惠。”洪佰林说,白洋村最宝贵的财富就是绿色,十几年来,村里坚持从慈溪市和观海卫镇拨付的资金中抽取一部分用于绿化建设,目前全村绿化覆盖率达80%以上,被评为省级森林村庄。如今,这座原本淡泊无名的绿色山村因为白洋飞瀑、栲栳山登山步道和沿山精品线带来的景点集群效应崭露头角。原来不起眼的农副产品成了“香饽饽”,盐烤野山笋每公斤卖到50元,连土豆都成了“紧俏货”。
春有踏青客,秋有赏叶人,最火爆的还是每年6月的杨梅季。村里有3000多亩杨梅林,家家户户基本都有杨梅树,多则四五百棵,少则四五十棵。“我们这里有四五家杨梅园是经过慈溪旅游局评估和推荐的,向每位采摘客收费三五十元,加上卖杨梅的钱,村里年收入二三十万元的人不在少数。”圈圈杨梅园负责人董宽军说,杨梅采摘旺季时村里每天有上万名游客,“上海的、江苏的,还有很多北方人,村里的车互相顶着屁股。”
看到今非昔比的好光景,村主任董志明感慨,此前为了保护水源而关停两处农家乐真是及时。我们劝说经营户,这里的水源关系到慈溪那么多老百姓。而且水干净了,最终对村子也有好处。淳朴的村民抹不开熟人的面子,也看到了环境变美带来的诸多好处,经几次劝说就关停了无证经营的农家乐。在村里,护绿爱绿如今蔚然成风。有位村民还在邻近白洋湖处种上了荷花,每年夏季“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景象令人陶醉。游客多了,基础设施建设标准也水涨船高。配合“沿山精品线”工程,镇村两级先后投入近200万元建设了两个总面积1850平方米的停车场。今年,村里还将召开村民大会商议具体细节,投资1000万余元,把多条山路逐步整修为水泥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