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小平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年12月30日 10:18

  2013年10月,余姚遭受了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灾,不少居民群众被困,并面临着断水、断电、断粮的艰难局面。那一刻,无数志愿者主动投身抗洪救灾第一线,用尽一切办法,全力救援被困群众,涌现出了许许多多的先进人物和先进实际,而新余姚人黄小平就是其中一位。

  黄小平,出生在四川省泸州市。1993年入伍,被分配到西藏山南错那县。错那县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日照时间长,年均气温-0.6℃,终年寒冷。黄小平所驻扎的营部流传着这样的顺口溜“天上无飞鸟,地上不长草,风吹石头跑,四季穿棉袄”来形容当地的天气环境。黄小平平时去边哨执勤,一走就是两三天。冬春之时,当地时常有雪灾发生,每当雪灾发生时,他们就冒着严寒踩着积雪,帮助群众或抢救牲畜。艰苦的环境与适应性训练,让黄小平学到了适应复杂气候条件的技能。7年后,他调往成都。在成都的五年里,他与战友总是冲在抢险救灾的前线,无数次的将群众从困境中救出。长年部队生活与专业救援训练,锻造出了黄小平的强健体魄和铮铮铁骨。

  他,亲历了“5.12”汶川大地震和“4.20”雅安大地震

  退伍复员后,他回到泸州老家加入了当地较有名的民间救援组织——山地救援队。2008年,四川省发生了“5.12”汶川大地震。震后的第一时间,黄小平与救援队一起带上装备,分赴都江堰虹口乡(龙口乡)、绵竹市汉旺镇参与统一救援。用黄小平的话说,灾难发生时,他的救援队员个个训练有素,避免志愿者成灾民,不为救灾添堵。有一次,黄小平接到指挥部任务,去帮助一位受困于二楼危房中的妇女。她家的房子裂开好多缝隙,微微倾斜,随时有倒塌的危险。黄小平与队友二话没说,凭着经验爬上二楼,将母子安全地救助下来。楼下的群众,目睹了这惊险的一幕,看到母子平安脱险后,鼓起掌来并大声叫好。激动的母亲,一下子跪在地上,感谢黄小平的救援队。这一跪,让黄小平强忍了好8天8夜的泪水瞬间夺眶而出。他深知这一跪的分量。黄小平的名字,不仅写在他那橘黄色队服背后,而且还印在了群众的心中。“5.12”汶川大地震,成了黄小平一生中难忘的回忆。

  2008年,黄小平与妻子来到了余姚市低塘街道西郑巷村创业,经营着一家理发店。这对新余姚人夫妇,凭着热情与勤劳,小生意一直做得不错。

  2013年4月20日,四川雅安发生地震。一直心系家乡的黄小平马上联系远在千里之外的家乡山地救援队,安排好店内的生意与生活,购好机票,带上妻子那牵肠挂肚般的叮嘱直飞成都,辗转到达芦山县。达到芦山县后,黄小平不顾路途劳累,立刻带上红外线生命探测仪,领着搜救犬,与他的救援队投入到抗震救灾中。一件件从指挥部接受到任务,一个个地将生命从倒塌的瓦砾中剥出,一顶顶为灾民把帐篷搭起,一批批把救援物资递到灾民手中,一天天高强度救援,一口口的面包与矿泉水。他竭尽全力抢救生命,安置群众。他,用一颗赤诚的心来尽自己的一份社会责任。这就是黄小平雅安地震近个把月的生活写照。

稿源: 宁波文明网  编辑: 周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