龚学明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年12月29日 16:29

  龚学明,男,汉族,1971年1月出生,中共党员,慈溪市白沙路街道八字村村民,慈溪蓝天下爱心工作室创始人,绿天使环保志愿服务队的负责人,慈溪市志愿服务形象大使。

  19年来致力于爱心助学、环保公益和无偿献血等志愿服务工作,累计参加志愿服务10000小时,足迹遍及浙江、贵州、广西、西藏等10个省近20个县(市),个人资助180多位贫困学生,经他联系结对助学的贫困学生已超过6500人,资助款近1800万元。其好人事迹被多家媒体宣传报道,先后获得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浙江省劳动模范、浙江骄傲2011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浙江省慈善奖、浙江省希望工程20年特殊贡献奖、宁波市劳模、宁波市志愿服务突出贡献奖、宁波市首届志愿服务之星、宁波市志愿服务事业15年15人15事优秀志愿者称号、宁波市学雷锋标兵、宁波市十大优秀青年、“感动慈溪”2007年度人物、慈溪市五四青年奖章、慈溪市首届志愿服务之星等荣誉。

  轨 迹

  龚学明,是慈溪市白沙路街道八字村的一名普通村民,曾经担任过村团支部书记,当过油漆工,做过治保调解工作和民兵工作,承包过工程,甚至在村里挨家挨户收过水电费。看得出,这些工作经历,并没有让他成为腰缠万贯的富翁,相反,他的收入只能勉强维持正常的家庭开支,可他却做了一件与收入不相符的事——助学。从1996年开始至今,龚学明个人陆续资助了180多位贫困学生,经他联系结对助学的贫困学生已超过6500人这些受助学生在他的帮助下,完成了小学、初中、高中甚至是大学的课程,更多的人还成了家立了业。为了让更多的贫困学生能够继续完成学业,龚学明尝试着通过不同的方式来帮助他们。从1997年至今,他带着孩子们的资料,不定期上街设摊40多次,不仅在慈溪本地,甚至还把助学摊摆到了宁波市区,而且每一次都有几十名贫困学生得到爱心人士的资助。他还成立了在民政部门登记注册的助学办公室——慈溪市蓝天下爱心工作室,并聘请了专职工作人员负责日常工作。与此同时,他也借助媒体和网络的力量,在“慈溪论坛”、“三北论坛”两个在当地颇具影响力的网络论坛上公布了自己的手机号和QQ号,并通过“蓝天下爱心工作室”助学网站发布贫困学生的信息资料,多次组织网友为孩子们进行义卖募捐,让更多的人来帮助失学的孩子们。

  龚学明把帮助贫困学生的工作当成了自己的毕生事业。在这19年的助学生涯当中,他所有的收入除了用于必要的生活开支外几乎全部用在了助学事业上。对此,他从来没有后悔过,每当有孩子给他打电话或写信要求捐助时,他总是千方百计筹钱,没有一次让孩子们失望过。19年来,他几乎没有一个休息日,他办公室的灯经常亮到深夜,那是他在给孩子们写信。5.12汶川地震后,他联系了其他两个爱心团体一起为灾区募捐,虽然他天天回家,但他早出晚归以至于接连一个星期没能和妻子面对面说上一句话。如今龚学明的工作事业已渐渐步入了正规,没有了后顾之忧的他更加执着于助学之梦。

  除了助学志愿服务外,龚学明还积极参与无偿献血志愿服务和环保志愿服务,他曾10多次组织志愿者进行献血活动和造血干细胞登记注册,并获得全国无偿献血奉献奖金奖;他个人和他发起成立的绿天使环保志愿服务队在2008年还得到了慈溪市首届“洁达”环保基金奖。

  心迹

  少年时代的辍学经历,让龚学明深刻地体会到失学的无奈和痛苦。因此,资助贫困学生的念头由来已久,但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没能实现。1996年6月,在一位龙泉朋友的帮助下,龚学明资助了当地两个贫困小学生,和大多数的资助人一样,当时他只想尽自己的微薄之力,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贫困学生。经过一年的资助和贫困学生、老师之间的书信来往,他萌生了想亲眼去看看的想法。1997年10月,他独自一人来到了龙泉,当瘦小体弱、衣衫褴褛、露着脚趾头的萍萍出现在他的面前时,虽早有心里准备的他还是经不住震撼不已、泪流满面。而且他看到了很多和萍萍一样贫困的孩子,那一刻,在龚学明的心里,深深的下了一个决心---在他有生之年,一定要为这些贫困的孩子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他感觉到一个人的力量在众多的孩子们面前是多么的渺小,他要做一个志愿者,为这些孩子和爱心人士搭起一座桥梁。

  这个想法一旦产生,很快,他便开始行动了。1998年,龚学明再次来到龙泉,经过实地考察,资助了17名贫困学生,并同时收集了100多份贫困学生资料回慈溪,同年9月开始,他通过在贵州支教的志愿者资助了9名贵州籍贫困学生。从那以后,他的工作重心开始转移到联系资助上。联系资助工作必须和资助人打交道,有些资助人会对资助对象有这样那样的要求。龚学明说,其实他一开始也会对资助对象提要求,至少要求孩子品学兼优,但现在他对资助对象唯一的要求就是贫困,不能因为有些孩子的学习不好,而剥夺了他们学习的权利和与学习好的孩子平等受助的机会。在龚学明的影响下,资助人的观念也开始慢慢地转变。

  这么多年的助学生涯,最让龚学明感到欣慰的是,他不是一个人在努力,有越来越多的人加入了助学的行列。对他来说,一个孩子能不能考上大学,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给孩子们灌输一种思想,如何做人的思想。每每与孩子们通信时,龚学明总是向他们传达一种乐观、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希望他们怀有一颗感恩的心,成年后也去做志愿者,把别人花在他身上多十倍、百倍的爱去反馈社会。龚学明说,资助孩子们,其实更应该感恩的是我们自己,感恩有如此的机缘,让我们可以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体会到快乐和幸福。

  足迹

  龙泉之行给了龚学明许多深刻的记忆,他的助学之路就是始于龙泉。1999年9月,除了再次到龙泉看望资助学生和收集贫困学生资料外,龚学明还孤身一人远赴贵州黔东南州、广西龙胜、陕西和山西等地看望学生并收集贫困学生资料。2003年,龚学明又远赴云南助学并收集贫困学生资料,如今光在云南宁蒗县一地他联系资助的学生就有4000多名,涉及资助款1000多万元。汶川地震后不久,他又一个人开车赴青川调查贫困学生情况,还为当地的学校送过去1万多元的体育用品,并和8位青川县姚渡镇的贫困学生结成了对子。除了自己经常赴贫困山区调查贫困学生资料外,从2007年12月份起,他还委派志愿者去贫困地区调查,至今已经8次派志愿者在云南、江西、山西、甘肃调查收集了3000多份贫困学生资料,而调查所需的费用均由他个人负担。

  在资助贫困学生之余,龚学明还坚持7年发动志愿者为贫困地区的孩子募捐冬衣,每年衣物运输到贫困地区的运费就将近10000元,最多的一次达到60000多元,这些费用除了一部分资金由热心人士资助外,大部分都是由他自己负担。2011年起,他在每年的暑期都组织大中专学生赴云南宁蒗支教,开展社会实践公益活动,至今已经组织了120多名支教志愿者,受益学生1500多人次。

  如今龚学明已在助学这条路上跋涉了19年,足迹遍及浙江、贵州、广西、云南、山西、陕西、江西、甘肃、四川、西藏10个省近20个县(市)。山也迢迢,水也迢迢,再难走的路也无法阻挡龚学明助学的脚步,他就这样翻山越岭、披星戴月,“为了那些同在一片蓝天下却享受不到温暖阳光的孩子们”前进着。

稿源: 宁波文明网  编辑: 周海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