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怡,女,1973年11月2日出生,中共党员,宁波市鄞州区钟公庙派出所社区民警,负责0.8平方公里、3万人口“商圈+住宅”混合型社区的治安责任。
陈怡是一名优秀社区女民警,她很能出点子,让辖区一度多发的电动车盗窃案销声匿迹;她很会当“老娘舅”,调解成功的纠纷没有一起出现反复;她一心系着群众,不住家里的大房子而是租住在辖区的小房,用女性特有的细腻和坚韧走出了一条警民鱼水的真情路。日前,她被评为“全省公安机关群众满意派出所民警”、“全国公安机关爱民模范”、全国十名“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荣获“全国公安系统一级英雄模范”称号,并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巧用心思,织密群防群治的防控网
5年前,陈怡还是钟公庙派出所的一名内勤。当时市局实施社区警务战略,推进社区民警专职化,她第一时间主动请缨,成为全市乃至全省为数不多的女社区民警。
她负责的后庙社区,地处鄞州中心城区,那时城市化建设刚起步,农村与城中村并存,出租房与建筑工地比邻;老小区、新小区、工业区;企业、商铺、广场、摩天大楼高度集中在弹丸之地。各区域治安形态各异,常住人口多,流动人口多,人员混杂,案事件多。
怎么办?陈怡思索着:“做好社区工作,光靠一个人是不可能的。只有发动群众,走群防群治道路,工作才能做细做实,落地生花。”她走出的第一步,看似平淡无奇,却是社区警务工作的重要基础,那就是“把社区里的人都变成熟人。”老人提菜篮回家,她上去顺手接过拉起家常;商家做个什么证,她做好攻略让人一趟就顺利办好;邻里有纠纷,她有理有据加几句幽默,说得双方破涕为笑。她那种女性特有的自来熟,正是来自“手勤、心细、嘴甜”的细腻之功。
要真正得到社区群众的信任,光做“老好人”可不够,在跑街头、熟人头之后,陈怡紧盯侵财型案件,逐步织密群防群治的防控网,下起了社区警务的先手棋。为了让辖区情况“底子清、情况明”,陈怡在实践中提炼出了“雁阵式”基础工作法:民警是“雁头”,协辅警为“雁体”,社区保安、暂住人口协管员和小区物业、社区治安积极分子为“两翼”,而辖区党员、干部、清洁工、送奶工、服务员、快递员等,都是她的“眼线”。
她白天走访,晚上巡逻,把社区的街巷里弄、角角落落都摸得清清楚楚,治安岗亭设哪里,哪里监控要调整,乃至电瓶车停放点等等,她都细细探究,积极协调。陈怡还千方百计争取街道和派出所的资金支持,解决落实社区技防和物防问题,织密社区防控网,对举报、提供线索的群众给予奖励。辖区内459家商铺、1705个出租房,哪里有风吹草动,她都能第一时间获悉。
2009年9月5日,都市森林小区一出租屋发生命案。陈怡第一时间赶到现场,向专案组提供信息:一周前,被害人曾办过暂住证,小区暂住人口专管员次日回访时,发现房内还有一名男子。根据这一线索,案件很快告破,凶手正是被害人新认识的男朋友。
6年来,陈怡为分局刑侦大队提供50余条线索,直接破案39起,协助抓获逃犯7人,使盗抢骗等案件得到有效遏制,社区得以安宁。
创新招式,破解困扰商圈的老问题
万达广场是鄞州的商贸中心,鄞州“万达广场”营业额在全国各地万达广场排名前三,每天客流5、6万,节假日更是高达12万之多,这里是陈怡辖区治安管理的重点。起初,“万达广场”内部扒窃接二连三,外部电动车被盗连续不断,是困扰商家和消费者的老大难问题。
陈怡开始从内外双管齐下。在广场内,她走店铺,访商户,发动所有商户通过建立QQ群把广场有关的治安状况和扒窃可疑人员照片等盗抢骗防控信息进行实时互动。同时,建议派出所组建便衣反扒中队长进行长效管理,对扒窃行为露头就打,营造了令群众放心舒心的休闲购物环境。在广场外,陈怡经过反复实地走访,认为广场必须建一个有专人看管的封闭停放点。可想法一提出来,广场负责人就以“影响广场整体形象”为由婉拒了。陈怡并没有放弃,每接到一次失窃报警,她就向广场负责人算一次经济账:电动车停放点占了地下车库,虽然影响停车收益,但和被盗后商场的赔偿相比,建一个停放点更划算……终于,她磨破嘴皮,最终说服万达商业管理总经理采用建成封闭式的“三车”停放点,落实人员集中看管,只收一元停车费。此后,万达广场周边的“三车”盗窃案几乎绝迹,这被媒体称为“一元钱买来的零盗窃奇迹”。“商场非机动车集中停放”这一管理经验也被其他一些商业广场、市场学习、推广。
现在在后庙社区,七成以上的常住居民和几乎所有的商铺、企业主,都存有陈怡的电话号码。“你把群众放心上,群众就把你当自己人。”陈怡说,社区民警是和群众距离最近的警种,是群众有急事、难事、麻烦事第一个想到的人,这种信任不能辜负。
真情调解,赢得家家户户的真信任
“更细心、更耐心、更贴心。”这是陈怡日常工作的写照。“社区民警虽不是万能药,但是人家信任你,有什么急事、难事、麻烦事,尽可以一起想想办法。”对居民的困难,陈怡总是当作自己的事想方设法帮助解决。6年来,陈怡的脚步无数遍丈量了后庙社区的1.8平方公里,面对邻里、物业、消费、劳资等纠纷,陈怡运用“快”“公”“笑”“恒”的“四字调解法”,仅去年,她就调解各类纠纷780起,成功率达97%。
社区里的王治芳是一名曾经肇事肇祸的精神病人,2010年1月突然发病,拿着菜刀在自己丈夫王国定身上砍了60多刀,陈怡得知迅速赶到,现场紧急处置,才救回一条命,王治芳和王国定双双住院治疗。两人出院后,陈怡第一时间去“串门”。一进家门,就愣住了,水泥墙水泥地,客厅中央空空荡荡,只放了一张破旧的饭桌。忍着心中的酸楚,陈怡当场掏出500元钱,让夫妻俩先买点好菜补补身体。从那天起,看望王治芳一家成了陈怡每星期的必修课。从此,她经常上门劝慰,叮嘱吃药,还东奔西走为老俩口申请救助金,逢年过节,陈怡还去她家炒两个菜,和他们唠唠家常。今年10月26号,王治芳夫妻和儿子找到警务室,把两大包的喜糖和一张大红请帖送到了陈怡手上,开心地告诉陈怡,儿子马上要结婚了,请陈怡一定要去参加。看着一家子走过风雨,越来越好,陈怡百感交集。
几年前,社区里有家自娱自乐的棋牌室,每天下班后,老板和工友聚在一起打麻将放松。可自从二楼搬进一位对声音敏感的医生后,双方相互指责、报警、扔花盆等小动作此起彼伏,问题一拖3年。陈怡来后,采用了“温柔碎碎念”战术,每晚她都到棋牌室提醒一声“打麻将小声点啊”。20多天后,棋牌室老板被感动了,主动关闭了二楼棋牌室。“我们既要依法办事,更要以情感人,多站在对方的立场上考虑问题。”如今,陈怡的“四字”工作法已向全宁波市社区民警推广。
一心奉献,成了孩子“见不到面的妈妈”
当了6年社区民警,陈怡跑脚头、熟人头。社区孤寡老人、残疾人、烈军属都是她上门服务的对象,失足青少年是她帮教的对象,特困户是她结对的对象。她穿着警服的飒爽英姿,社区里人每天都能见到,但她与家人的聚少离多的心酸,却很少有人知道。
自从接手社区警务工作,她下了决心,说服家人,搬离自家140多平的大房子,在社区边上租了60平方的小房子,一住就是五六年;父亲做心脏搭桥手术,她无暇到医院料理照顾;平时没有时间做饭,丈夫和儿子成了“外卖”专业户;每当她晚上加班回家,那可爱的孩子,已经做完作业进入梦乡。
有一次,丈夫出差,她接到晚上给孩子检查作业的“家庭任务”,可当天忙完工作,回到家又是深夜。孩子的作业放在桌上,是一篇作文,陈怡轻轻捧起,一看题目就楞住了,“我的妈妈”。再看正文,字字如针刺,情感的阀门再也控制不住。
作文起首这样写道:“我的妈妈是一名社区民警,一名忙碌、见不着面的警察。”在工作中永不服输的陈怡坐在床边,静静望着熟睡的孩子,所有的内疚,都化作奔涌的泪水。哪位母亲不疼自家孩子,不想亲手记录下孩子成长的点滴呢!“孩子,我们虽常常见不到面,但妈妈对你的爱,和所有的母亲一样深沉!”灯光下,作为慈母的陈怡给孩子写了一封长信。天蒙蒙亮,她擦干泪痕,无声地告别睡梦中的孩子,穿上警服又出了门。
2014年11月,陈怡在全国“我最喜爱的人民警察”评选活动中脱颖而出,主办方对她的评价是:让“枫桥经验”在社区警务中升华、用真情赢得辖区群众信任。
陈怡自己说,她很认同颁奖晚会录制现场对民警们的一段致辞:“爱民之事皆溪流,小溪可成江河;平凡日夜皆细碎,琐碎铸就豪迈。你们给法治的刚性里增添了柔情,你们在警察的定义中书写着安宁。”小事成大爱,平凡亦英雄,陈怡以坚定的信念,无限的忠诚,不悔的追求,诠释着新时期社区民警的高尚情怀,演绎着当代女性的别样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