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说话嗓门特别大,不熟悉他的人,还以为他特别不好相处。其实,人和善着呢!”柴桥街道河头村村干部们口中的“他”,正是村党支部书记石志德。
这是个很有个性的书记,只要他认准了是对河头村有利的事,再难他都要坚持,都能克服。从十年前刚到村里任职时给人“特别年轻”的印象到如今的两鬓斑白,只有河头村的村民知道,这是怎样一种付出。
“这个书记,确实是好,现在村里这么漂亮,都是他的功劳,而且特别关心村民。”村民石红娟由衷地对记者说。
如今的河头,就似一幅如诗如画的美景,很多慕名而来的游客都说河头很美。而石志德是这个美丽村庄的总设计师。
勘察森林游步道,设计竹山公园,大小工程在脑中
2010年,随着新农村建设规划启动,云雩山游步道的建设选在了位于狮子岭隧道出口的河头村。游步道沿路两边多是村民经济作物地,种了橘子、金桔等。一开始,村民对建游步道很不理解,因为建游步道不仅要占用到他们的地,而且没什么用处。这些,也是石志德早就考虑到的。
于是,他带领村两委会上门对村民一一耐心地解释:“其实,游步道的好处还是很多的,你们山上种的作物,以前运下来走山林小道,建了游步道,会方便很多。而且,大家平时锻炼、健身又多了一个好去处……”
得到村民的理解和支持后,石志德和村两委会成员们穿着长筒靴,拿着柴刀,开始穿梭于杂草丛中勘察。勘察的地方,有的是深沟,有的地方又太陡,他手上、脸上多处被划伤。
2010年,狮子岭隧道二期道路开工建设。河头村现竹山公园所在地块也属征用范围。二期道路建设完成后,石志德经过深思熟虑,计划将土坡改造成一座公园,既美观又可以保护古木。“原来那里是七八间牛棚,一开始征用有压力,后来我一户户做工作,取得了村民的支持。”石志德说。
石志德告诉记者,对于公园的设计,他认为,规划部门提供的设计方案太“洋”化了,造价又高。新农村建设要因地制宜,贴近自然。后来,这个公园的建造全是按照石志德的设计理念建造的,来参观的人都对美丽自然的公园赞不绝口。“公园充分利用了村民家里的废物,成本至少节约了50%以上,很有农村特色。”石志德对自己设计的“作品”颇为满意。
“没有图纸,所有的细节都在我的脑子里。”石志德指着自己的脑袋笑着说,所以,村里大大小小的工程,他都寸步不离。
大力整治溪坑,带头倡议“共约治水”
河头村是柴桥街道新农村建设的示范村之一,近年来,经过一系列的整治,村容村貌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尤其是流经村庄的大溪坑清澈见底。村民们纷纷赞叹:“走在溪坑旁,感觉交关惬意!”
这样的改变,源于石志德带领全村大力开展的溪坑整治工作。河头村大溪坑横穿整个村落,在溪坑改造工程上,石志德对溪坑有自己的想法:分成一段一段,用围堰拦起来;两旁铺设步行道,铺洗衣石,不仅可以供村民洗衣服,还能散步健身。
“村里的工程要接地气,让村民真正得到实惠。当然,溪坑整治好了,需要每一位村民自觉维护、互相监督。”石志德对记者说,“要长久保护溪坑环境,最重要的是要提高村民的意识,党员要带头。”石志德说,从2013年开始,每个月的村党员活动也开始从传统的会议形式,变为实际行动,组织党员清扫河道、打捞溪坑垃圾就是其中一项。
在离河头村村口的不远处,有一个生活污水处理池。石志德告诉记者,污水处理也是河头村这几年开展的主要工作之一,为的就是有效处理村民的生活污水,改善村里的生态环境。2011年,在区有关部门、柴桥街道的支持下,河头通过终端生态处理的模式进行农村生活污水管网改造,完成了河道治理的第一步。同时实现了雨水、污水分离排放,确保河头村大溪坑良好的水质。
石志德的“治水经”成了全区的样本。去年4月,在“碧水泱泱绕百村百名支书治百河”———践行群众路线推进水环境整治专项行动启动仪式上,石志德向全区农村党组织书记发出了“争当治水护水先锋,共建幸福美好家园”倡议,全区各乡镇街道的128名村(社区)党组织书记在“北仑区践行群众路线推进水环境整治专项行动责任表”上签名“共约治水”。
石志德说,他出去看到的每一处好风景,都想刻在心里,在河头村的土地上展现出来。“这个书记,很棒!”提起石志德,67岁的村民吴嘉璈对记者竖起了大拇指,“村里的环境这么美,这么好,都是靠他。看到地上有烟蒂、果壳,他都会顺手捡起。书记带头这么做,村民也会自觉不再乱扔垃圾,有的看到了,也会捡起来。”
一心扑到村里,365天无休,台风来袭,洪水里救人成佳话
石志德自担任河头村党支部书记以来,一年365天无休。每年大年初一,都是他自己在村办公室值班。村民们告诉记者,石志德一心扑到村里,每天早上很早就到村里了,会四处走走看看,办公室一般找不到他,田地里、工程现场倒是可以经常看到他的身影。
其实,石志德早在当村主任的时候,就全身心扑到了村里。2005年7月,石志德刚到河头村任村主任。用他的话说,还不知道自己的办公室是哪间,就和其他村干部一起“抗台”去了。
当年,“麦莎”、“卡努”两次超大台风接踵来袭。说起“麦莎”,石志德还心有余悸。他说,这真是老天要考验他!然而,台风过后,石志德“弃车救人”的故事也已在村里传为佳话。
在巡视险情时,石志德发现五保户康老伯受伤被困,他立马开来他的奥迪车,将康老伯送往医院,暴雨还在不停地下,石志德心急如焚,偏偏车子开到菜场旁的深水区域,发动机进水熄了火。他想也没想,背起老人,就把老人送到了医院,好在救护及时,老人平安无事。后来,石志德“弃车救人”的故事在柴桥传开了。石志德却不以为然:“这是人命关天的事,碰到谁都会这么做。”
就在那次“抗台”中,他和几个村干部发现村里小溪坑里的水也已经漫过了桥面,撤离村民是当务之急!就在大家寻找被困村民时,他发现一对老夫妻正躲在床上无力逃生。“老大爷还是位残疾人,卧病在床,我把他背起来正准备出门时,门被洪水死死困住,怎么都拉不开了。我只好把老大爷先放下,再双手用力,终于把门拉开了。再背起老大爷,扶着老大娘,将两位老人送到了安全地带。”石志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