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善“孝”为先,服务“民”为重
——记镇海区招宝山街道总浦桥社区党总支书记郑时梅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年11月13日 17:12

 

 

  郑时梅,女,1955年1月出生,浙江宁波人,1987年11月入党,现任镇海区招宝山街道总浦桥社区党总支书记。1985年2月起从事社区工作,1997年12月起担任总浦桥社区党总支书记,至今在社区工作岗位上已有30年。

  30年来,郑时梅把“创新发展为重,服务民生为先”作为工作理念,一直秉承“把群众的事情当自己的事一样认真地去落实”态度,带领全体社工打造了“孝道型”品牌社区,全面推进党建、自治、文化等各项工作创新发展。社区先后获得过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全国敬老模范社区、省文明社区、离退休干部“四就近”服务省级示范社区、市先进基层党组织等数十项全国及省市级荣誉。作为全区“微民生大服务”社区服务的发源地和样板社区,省委夏宝龙书记于今年6月亲赴调研,并把“养老、医保、服务”三项工作点赞为“招宝山三宝”。其本人也先后获得全国敬老之星、省优秀共产党员、省优秀社区工作者、省“千名好支书”、市优秀党务工作者、市劳动模范等荣誉称号,并当选宁波市第十二、十三、十四届人大代表。

  “老百姓需要什么,我们就去做什么”

  上任后,郑时梅首先考虑的是百姓需求。作为城市型社区,百姓要求提高生活品质的呼声特别高。于是,她带头先后推出了楼道亮灯工程、健康血压天天量、小区公共晾衣架等22项社区特色服务项目,开辟了敬老服务街、美丽心灵坊心理咨询工作室、金手指家门口就业基地等10多个服务平台。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实现了特色项目全覆盖,服务平台普惠及,累计受益人群超4万人次。2004年,针对辖区内老年人较多、居家养老压力较大的问题,郑时梅牵头建立了全市首家日间老年护理中心,为社区120多位老年居民提供“一站式”日间文娱活动、医疗保健服务和生活便民服务;为满足全街道居家老人的需求,中心还购置了送餐车,建起“孝心车轮食堂”,每周一至周五中午,定时为街道辖区内有需要的居家老人送上暖心午餐。

  “社区是个大家庭,需要‘你、我、他’的共同参与”

  郑时梅善于挖掘发动各方面力量,通过服务、活动、共建等形式,组织动员广大居民参加社区自治活动。她亲自联系热心居民,组织发动居民志愿者组建了红马甲爱心驿站、吾爱义剪服务队等20多个社区社会组织,涉及助老助困、心理咨询、未成年人教育、卫生督导、绿化养护等多方面需求,“吾爱”志愿系列已成为社区“孝道”服务品牌。为丰富居民业余文化生活,她努力寻找社区“草根能人”,扶持培育了蒋开达太极健身工作室、钱培璟京剧队、社区居民合唱队等18支文体团队。郑时梅还开创性实施了社区楼群党支部与机关党支部“双结对”、社区与行政村结对、商居联动结对以及社区与共建单位结对等模式,推出了区域党建“共建五联”协议书,整合社区资源形成了“同唱一台戏”的良好局面,有力凝聚了各方人心,大大减少了各类矛盾。10余年来,社区没有发生过一起较大的邻里矛盾和纠纷。

  “希望每个社工都能成为百姓的好‘闺蜜’”

  “‘闺蜜’这个词还是咱们的年轻社工告诉我的,我想社工和百姓心连心,那不就是闺蜜嘛!”在一次访谈中,郑时梅笑着说。“从百姓有事愿意来”到“有事没事多走走”,郑时梅时时处处想着如何做好服务群众的工作,提高全体社工的工作积极性,培养他们的独立工作能力。为发挥社工联系群众的作用,她先后推出了“楼道会议”、“敲门行动”等举措,带领全体社工每日走街串巷,一户一户了解居民生活,一幢一幢发现共同需求。走访举措推出以来,社区每年至少开展两次覆盖所有楼道的“楼道会议”和一轮覆盖全体居民的“敲门行动”。同时,她推出“一口清”技能比武以及定期组织反思研讨等锻炼社工成长的项目,增强社工对社区整体情况和包片区域具体情况的了解,提高社工发现问题、提出方案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郑时梅还注重干部队伍培养,日常工作上发挥传帮带作用,还经常专门为年轻社工上课,毫无保留地、倾囊传授自己多年来的工作经验、心得体会。在她的悉心栽培下,为其他社区输送的10多位优秀骨干社工中的大部分已走上社区正副职领导岗位,她本人成为了一名名副其实的社区“领头雁”。

  郑时梅长期从事基层社区工作,带领社工团结群众,勤政为民共建“孝道社区”,务实清廉乐做“小巷总理”,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一方群众创造了更加丰富的物质文化生活,建立了社区品牌形象,也在总浦桥社区广大居民中赢得了“阿拉时梅交关赞”的美誉。

稿源: 中国宁波网  编辑: 周海芳
电话:0574-87100000 | 邮箱:ys@cnnb.com.cn
地址:灵桥路768号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五楼
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 1104076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函[200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