扛起责任收获信任
——记江东区白鹤街道孔雀社区党委书记石蓉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年11月13日 17:13

 

 

 

  一头微卷的烫发,清淡雅致的薄妆,简洁大方的衣着。时刻挂在脸上的微笑,生动地讲述着她对社区工作的热爱,她,就是孔雀社区党委书记石蓉。在社区工作的11年间,她的干练豁达、爱岗敬业赢得了社区居民的认可。在她的带领下,这个商住混合的中老型社区在各项工作上都取得了丰硕成果,先后荣获了全国综合减灾示范社区、浙江省文明社区和宁波市和谐社区等多项省市级荣誉称号。个人也先后获得省级人口普查先进个人、宁波市文明城市“三连冠”先进个人、江东区优秀共产党员、江东区社区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亲历躬行破解生活难题

  居民的事说小不小,说大不大,房屋漏水、粪池堵塞、家宅失窃、噪音扰民……都是关系居民切身利益的急事、难事。“尽管社区的能力和可调动资源有限,但居民找到我们,我们绝不能推诿,想方设法也要解决。”石蓉始终坚持这么说、这么做。

  2011年6月,一名叫“草芽”的网友在东方论坛孔雀社区的版块上发了个帖子,内容是“我们一幢车棚不通电,物业能为我们接上电吗?天空中蛛网似的拉着是否有安全隐患?”这几句简单的话,让石蓉书记上了心——电线“翻洋过海”,从一幢楼拖线接到另一幢,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百姓安全就是社区工作的头等大事!为解决“车棚飞线”问题,身为人大代表的她向上级部门提交了建议,并多次拜访区电业局等职能部门,牵头物业、业委会召开“三方例会”,后与电业局沟通协商5次,为小区18-26号的20多户居民彻底解决了“车棚无电”的难题,根除了车棚空中飞线的隐患。

  建于80年代初的老王隘小区居民楼道化粪池经常堵塞,造成粪水外溢,日常疏通治标不治本,居民连连叫苦。为解决这个问题,石蓉一边带领居干挨家挨户向居民做工作、听建议,一边尽快将问题向街道和环保部门反映,在她的不懈努力下,2013年环卫部门对小区的化粪池连接管进行更换,彻底破解“顽症”。

  “互联网+”模式延伸工作触角

  “现在居民最关心的事是什么?要我们提供什么样的服务?”这个问题时常萦绕在石蓉的心头。在传统“婆婆嘴”、“橡皮肚”、“大脚掌”等群众工作方法外,她又独辟蹊径地做起了“键盘手”,运用网络平台听民声、解民忧。

  从2008年开始,“竹影听清风”这个悦耳的网名一直活跃在宁波本土的东论“社区家园”版块中。作为副版主、社区的网络发言人,她经常在版块中接受“倒水”——王隘路都成了烧烤一条街了,晚上我们都开不了窗了,城管怎么都不来管一管”、“我家楼下的重庆人家又加菜了,但天天闻着那味谁都受不了”、“贺丞路每到放学时候就堵得不像话,接孩子的私家车将路堵得死死”……

  接收到这些“吐槽”后,石蓉第一时间与发帖人核实有关信息,并及时与街道、城管、交警等单位和部门联系,寻找解决途径。由于不少问题解决起来涉及到多个职能部门管辖和不同群体利益,周期长、难度大。石蓉还定期召开网友恳谈会、网民意见交办会,通过线上线下齐头并进、面对面协商,把脉支招,达成共识,最终顺利解决嘉里商务楼电梯更新、孔雀小区车库出售、新世纪小区监控更新等一批难题,疏解了怨气,增进了和谐。

  “群众需求在哪里,社区工作就要延伸到哪里”。在石蓉看来,社区有很多年轻的上班一族,他们喜欢通过网络讲述着形形色色的社会事和社会人,社区干部就要及时掌握网络舆情,化解矛盾难题,真正让社区“互联”,让服务到家。

  事无巨细情暖百姓心田

  “以前给孩子过生日,现在给孙子过生日,我和老头子的生日都快不记得了,接到书记电话意外的不得了!”在社区组织的生日宴会上,老人激动不已。

  近几年社区为企退人员过起了集体生日,根据身份信息按出生月份将每一个季度老人名单罗列汇总,精心准备礼物,让老人们重温久违的“生日”。每到一个季度,都有爱热闹的阿姨来到居委会问“这个季度给我们发什么生日礼物呀,我们都脖子长长等着呢。”现在来社区唠家常的阿姨都会亲昵地叫她一声“小蓉”,很多琐碎的家长里短就在笑谈中解决了。

  兴宁路11-15号的公厕管理员刘阿姨家庭负担很重,但工作勤勤恳恳,附近的居民都很喜欢她。由于粗心大意,抽屉里的钱包被小偷盯上“顺”走,足足丢了一个月的工资。了解刘阿姨的难处后,石蓉一方面发动社工踊跃捐款,同时还以善意的方式向周边居民告知此事,没想到居民也积极主动地捐钱捐物,最终2000多元的款物让刘阿姨暂渡了难关。

  “从居民日常生活中的点滴入手,从温情的细节着眼,能够拉近距离,社区的工作也才能成为‘有源之水’细水长流,‘有根之木’生机勃勃。”

稿源: 中国宁波网  编辑: 周海芳
电话:0574-87100000 | 邮箱:ys@cnnb.com.cn
地址:灵桥路768号宁波日报报业集团五楼
国家广电总局网络视听节目许可证 1104076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函[2001]8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