甬派推出专题“"宁波好爸爸‘引出的话题——家庭教育大讨论”后,引起了广大派粉和微友中的关注和热议。一个个建议,一声声感慨,人们开始重新审视良好的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有多么重要!
昨天晚上,甬派君收到派粉一篇充满深情的精彩文章。父亲以爱,记录儿子的成长。
文章虽写于数年前,但拳拳父爱,丝毫没有因时光流逝而漫漶。
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刻意的装饰,没有儿女情长,但你可以字里行间读出一种父爱,感受到什么叫父爱如山,也能读出父亲对孩子成长的刻骨铭心。
今天,甬派全文转发这篇文章,与派粉一起分享,一起思考——
台风天的记忆
台风“艾云尼”刚擦肩而过,“碧利斯”又带接踵而至,看这架势,今年又少不了台风天。望着窗外飘忽不停的雨丝,不由得想起两年前那些台风的日子,想起那场令人难忘的台风“云娜”。那一天,对我们家来说,还有个不大不小的故事。
那年儿子刚参加完高考,乘着填完志愿尚未发榜的空闲,我们让他去北京舅妈家住几天。
北京对他吸引力一直很大,加上舅妈招待得非常客气,孩子有点乐不思蜀,原定去一星期,结果一住就是半个月,回来那天正赶上台风“云娜”登陆宁波。
台风有很强的地域性,因此,也有很强的欺骗性。
其实,那天上午宁波的风雨已经很大了,但在北京仍然是艳阳高照,舅妈送他到机场后给我们打来电话说:“放心吧,你们儿子已经飞了,两小时后去接他吧。”
我还真放心了,上午就和同事下乡去了,忙忙碌碌的也把这事给忘了。直到中午回来的路上,我才突然想起:儿子没有给我来过电话,从时间看他应该早就到了。
我马上拨他手机,没有开机。与他妈妈联系,她也正着急呢。
为了锻炼他,走的时候我们没有去送,回来也没有准备去接,这会儿想想似乎有点太放手了,可现在一点辙也没有!
正急着呢,儿子电话来了,一听声音我就感到不对——焦急中带着一丝惊慌:“爸爸,我在上海。”我听了一惊:“怎么回事?”“太惊险了!飞机在宁波机场上空转了三圈,硬是没有降下来,最后一次降下来我都看清跑道了,可机头一抬,又飞上去了……”
我打断他的陈述,赶紧问他:“你现在哪里,准备怎么办?”他的回答一腔茫然:“我在虹桥机场,不知道该怎么办”。
原来飞机备降虹桥机场后,机场大巴把他们接到出口,前面一半人出去了,快轮到他了,却突然停止了,工作人员把他们剩下的几十个人带到一个候机厅,什么也没说就走了。
这时已是下午一点多了,误点的航班越来越多,机场里的人也越来越多。他们就像被遗忘在了另一个世界,没有任何人过问,也找不到任何管事的人。没有饭吃、没有水喝、没有任何消息,不知道该走还是该留,走又走到哪去,留又该怎么留。
时间在一分一秒的过去,外面的风雨在不断地加大,单位里已开了紧急会议,部署抗台工作。
看来飞机再飞的可能性已经没有了。我与儿子保持着电话联系,随时了解那边的情况,并不断地安慰他,叫他保持镇静。
儿子还蛮靠硬,没有大的慌乱,在嘈杂不安的环境中静观事态变化。头一次单独出远门,就遇到这样的事情,又落在人生地不熟的大上海,能做到这样,我们觉得已经很不错了。我和他妈妈商量好了,最坏的打算,大不了在机场睡一夜。
在被丢在一边两个多小时后,终于有人来告诉他们:没有办法飞了,也没法安排其他的交通工具,只安排住宿,但住在哪里还不知道。
我问儿子愿不愿住。他说坚决不住。我说那好,你就赶快出站去坐大巴,再晚就来不及了。
说完我又担心,在这样的情况下他怎能尽快找到出租车。十分钟后我又打电话过去,问他情况怎样了。没想到的是,他竟还没有出站。
“怎么回事?”我有点急了。他的回答更让我急,“有一个大肚子,也是回宁波的,有很多行李,我帮她拿着,走不快。”
真是节外生枝,都这时候了,还不忘拖家带口。行,有你的。
乘这功夫,我赶紧打电话问宁波汽车南站,上海哪个站有到宁波的高速大巴。然后我又通过上海的114查号台,查到这些站的问询电话,再一个个打电话过去,问他们还有没有到宁波的车票。结果只有徐家汇车站还有四张票。我马上打电话给儿子。
这时,他坐的面的正行驶在上海市区高架路上。只听司机急促地问:“下不下?”儿子坚决地说:“下。”
好悬!再迟一步,他们就过了往徐家汇弯的路口,那就要去绕大圈子,肯定赶不上到宁波的车了。
在电话里,我听到车上还有外国人的说话声音,就问他怎么回事。儿子告诉我:有两个老外,也是到宁波的,不会讲中国话,他也带上了。
我刚夸了他一句,危急中不忘发扬国际主义精神,值得表扬,他又让我着了一急。“除了孕妇,我还带了一个阿姨。不过别担心,她是到慈溪的,我们只要有四张票就行了。”
这家伙,总不让我省心!
接下来的事就很顺利了,他们买到了宁波的车票,也买到了慈溪的车票,高高兴兴地上了车。我也松了一口气,这才发现握电话的手都僵硬了。
晚上八点多,我到汽车南站接儿子。
风仍旧刮得呼呼的,但雨却刚好停了。我踩着满地被风雨打下来的残枝败叶,走到车站门口,远远地就看见儿子瘦弱的身影,他旁边站着两个身材高大的老外,还有那挺着大肚子的女士。正好那女士的丈夫开车来接她,他们顺便也把两个老外捎去目的地。
当车子开动时,就见那女士探出身子,向儿子招手说:“谢谢你小弟弟,再见了!”儿子似乎没反映过来,愣愣地看着车子开远。
从早上七点多出门,到晚上八点多才到,他还没有意识到,这13个小时的经历,将成为他人生中难以抹去的痕迹。
一晃两年过去了。又是在一个风雨天,在北京读大学放假的儿子回来了。不知他是否还记得两年前那风、那雨、那人、那事……
甬派君有话说
“有一种爱叫放手”是一首歌,也是意味深长的一句话。
“家长对别的爱是为了拥有,对孩子的爱是为了离开!”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副研究员、北京协和启迪心理咨询中心主任、著名心理专家杨霞女士称,我们要学会逐渐放手,孩子从小的训练,家长就要亲自参与。不放手,长不大,难成才。
而这位刚刚结束高考的孩子,在台风天的表现,正是让父亲感受到了孩子的成长,感受到了孩子的爱心、责任心,这也让父亲学会放手。
据接近这位父亲的人士介绍,这位父亲从小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注重孩子的能力培养和品格;在孩子的学生时代,父亲注意培养孩子独立、坚持、友善的品格,放手让孩子自由发展,让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做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学自己感兴趣的知识,而不是只关注孩子的考试分数。这也让孩子得以健康顺利成长。2006年,孩子以高分考上中国传媒大学,毕业后进入浙江广电集团工作。
让我们铭记、感恩——
一种叫做“父子情深”的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