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村子真干净啊!哪里都可以见到不同颜色的垃圾桶。”日前,宁海县岔路镇下畈村迎来一批特殊的客人,他们就是“甬台温生态文明建设行”的三地环保志愿者以及媒体记者们。一走进下畈村,宁波市环保促进会的忻芙蓉就情不自禁地感慨。
下畈村位于岔路镇以北,距离镇区2.5公里,全村面积约0.1平方公里。村里人口不多,共168户,485人,但在垃圾分类上,人人都能算得上是半个“专家”。
“我们每家每户都配备2个垃圾桶,分别是不可回收垃圾桶和厨余垃圾桶。”下畈村联村干部林映敏介绍说,村民生活垃圾实行分类袋装,定时定点投放,每天下午4点到7点,村民把垃圾袋装好放到就近垃圾投放点,第二天上午8点前保洁员必须将投放点的垃圾清运完毕。现在,大部分村民已养成垃圾分类的好习惯。
被问及为什么要在村子里推行垃圾分类时,岔路镇镇长张畅方笑着说:“这是被‘逼’出来的。”近几年,随着新农村建设,下畈村环境越来越好,“农家乐”越办越火,来村子里游玩的客人络绎不绝。
“我们宁海人有个习惯,每当有客人来,村里就要大扫除。”张畅方说,去年7月,下畈村在岔路镇第一个展开垃圾分类活动,可谓是应运而生。
如今,垃圾分类在下畈村开展得如火如荼,岔路镇其他村子都在吸取经验,推广“秀美乡村”建设。张畅方说,与城市相比,农村是一个“熟人社会”,人与人之间关系更密切,更容易被周边环境带动,而且农村生活节奏比较慢,村民们有时间、有精力去专注做一件事情。
今年,下畈村还购入一台餐厨垃圾生化机。厨余垃圾经过机器粉碎、脱水,加入活性菌进行发酵,8小时的加工,所有的厨余垃圾都“变身”成褐色的有机肥料粉末。这些有机肥料,不但解决困扰家庭主妇的厨余垃圾,同时产生经济效益,成为村民们务农好帮手。
“厨余垃圾循环利用有利于垃圾无害化处理,减少垃圾处理的水、土壤、大气污染风险。”宁波市环保促进会潘文英表示,下畈村模式是一种创新,其他村子可以取取经,一起将垃圾变废为宝。见习记者徐倩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