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祝欣祎):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中国宁波网的《对话》节目,我是主持人祝欣祎。我们今天为大家带来是第二期《对话·代表在线》节目:1+1>2,“文化+”增添产业新活力。首先介绍一下代表,宁波市第十四届人大代表,鄞州区越剧艺术传习中心主任竺培勤;宁波市第十三、十四届人大代表,鄞州鄞江中学德育处副主任沈惠月,沈主任你好。 沈惠月:各位网友好。 主持人(祝欣祎):其实说到这个文化+这一个话题,我觉得算是新话题,但是其实很多网友听到多多少少不明白这个概念,首先请沈主任给我们大概讲一下“文化+”的概念主要是一个什么概念,我们生活中其实还有很多这样的例子,给大家介绍一下。 沈惠月: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做的核心是各种文化的传播,“文化+”是文化和其他领域的跨界融合,这个+不是简单的1+1=2,而是一种融合,以“文化+”的形式让文化与经济、旅游、金融跨界融合。大家觉得文化与科技怎么融合呢?我想首先从文化当中提出创意,然后这个创意用科技的方式把它表达出来,形成了文化与科技发展的模式。比如这个暑期比较流行的《大圣归来》、《捉妖记》都是文化的融合。宁波把十里红妆、女儿红采用激光自动控制,充分利用了文化和科技的结合。我们宁波的音王集团实施了五台数字控制系统,填补了国内空白,在行业规模和出口规模上居全国第一。另外文化与旅游也是大家比较熟悉的,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我们宁波市艾柯文化集团和华侨豪生大酒店打造了《明秀·大帆海》正式上演,文化与旅游融合在一起。旅客来到宁波,白天感受宁波的美景,晚上现场感受宁波悠久的历史文化,这样很好的把文化和旅游融合在一起。 主持人(祝欣祎):的确,这样一种可以说是跨界的融合,触生了新的业态,同时提高了文化的附加值和竞争力,能否简单介绍一下这样一种结合为我们文化产业的发展带来哪些好处? 沈惠月:刚才讲了“文化+”不是简单的相加,是跨界的融合,我们要实现1+1>2,是产业进一步优化,极具水平的进一步提高。“文化+”我这里介绍一下,文化与金融的融合,我们知道,推动文化与金融的合作发展,加快文化金融的服务,引导鼓励商业银行设立文创银行、文化事业机构加大对文化企业的信贷力度,引入社会资本参与文化创意的投资。另外组建文化产业的信贷风险时,为企业合作提供实质的保障,完善上市企业资源化,引导文化企业直接上市融资,我觉得这样文化和企业的融合,可以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使文化产业有一个非常好的保障。文化和科技的融合呢,我觉得一方面我们要依托于国家的一个好的政策,文化与科技的一种园区、一种基地,另外我们借助这个平台,对人才的引进,这样我们宁波市在文化和科技发展上面可以走出一个平台,来提高我们文化产业的更好发展。 主持人(祝欣祎):好的,非常感谢沈主任的介绍。其实我们说到这样跨界的融合跟发展,不同行业应该有不同的规则,不同的做法,如何真正做好跨界融合,如何能够让文化在加的过程中,真正实现1+1>2,真正实现文化软实力的最大化,让它能够在融合的过程中不变味,保留它的精华和精髓,同时真正促进产业的发展,这个其中就有一个做法跟量的问题,如何把握好这个度,能否请竺主任介绍一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注意些什么呢? 竺培勤:“文化+”是最近的热词,也有一点担忧,高兴之后是担忧,怕变味,刚才讲到不要变味。“文化+”不管加什么,加旅游、加金融,甚至加制造,不能乱加,甚至有时候靠政策而加。经济通过“文化+”实现增值增量,而文化借着经济插上多元发展的翅膀,在互联网+的时代更好发挥“文化+”的作用,这是“文化+”的真正意义。不管文化加什么,文化的社会功能通过经济的形式,能够在精神领域、意识层面,在教化人、改造人、培育人、塑造人的角度出发,能够真正的发挥作用,这个是“文化+”的真正含义。为了促进文化产业的健康发展,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国务院已经把文化产业促进法列入立法计划,这是相当令人振奋的。所以我想宁波市在强化顶层设计,科学编制规划,推动融合发展这些方面做些努力。 主持人(祝欣祎):非常感谢。其实文化产业是一个低碳产业,更是一个朝阳产业,正是因为它跟其他的产业有这样的共性跟融合性,所以我们产生了“文化+”这样一个概念,也让我们整个的产业综合发展能够走得越来越好,能否介绍一下您觉得鄞州在推进“文化+”的概念的时候,它有没有一些优势呢? 竺培勤:在十二五期间鄞州区文化呈领先增长的优势。有两个优势,一是传统文化产业继续稳步增长,鄞州区在产品规划、企业数量、品牌数量等方面优势比较明显。文化制造业,鄞州的文化制造业正在调整当中,利用上游的创意设计和开发下游的衍生产品拉升产业链,转型升级初见成效。二是鄞州区新兴文化发展产业势头比较好。鄞州区通过规划引导、政策扶持、项目拉动等手段,每年安排2千万的文化创意产业扶持资金,形成了良好发展态势,这两个优势比较明显。鄞州区还以文化产业园区的建设为抓手,着力筑巢引凤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现在建成鄞州区文化五大园区,在五大园区的基础上推进了三园三城。五大园区基本建成,档次也比较高,国家原创动漫产业基地,科技孵化产业园、清华长三角宁波科技浪潮产业基地、软件动漫园和创新128产业园。最近在推进三城三园建设方面取得明显的成效,三园是位于南部商务区国家广告园,目前进驻相关产业15家,梁祝产业园,总部投资200亿的华侨产业园,致力于打造长三角最佳休闲旅游目的地的概念。三城,刚刚开业龙门环球城,要打造亚洲最大文化休憩综合体,总投资6300万元,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的宁波古玩城,逐渐要打造浙东最大的古玩珠宝市场,古玩品浙东交换中心。投资2亿元飞跃时光演义城,总体来讲鄞州区在文化产业的整体规划当中,结合鄞州区的优势或者结合其他相关的产业优势,应该形成了比较良好的态势。 主持人(祝欣祎):的确刚刚说的,梁祝文化公园,是老底子宁波人心中早就有的地方,而且不仅仅是在这个地方老百姓可以去游玩,更多其实是体现宁波的一种文化、一种意识,同时就像你说的,现在有新的罗蒙环球城,我们看到这些历史老的传承,也有新的变化。包括现在有老百姓非常关注的,就是鄞江古镇保护开发的新的动作,同时也看到有一些鄞州新的好的地方,可以让老百姓去走去看,就像刚刚沈主任所说的,这个是不是也算是“文化+”旅游的一种方式呢? 沈惠月:是的,这里介绍一下鄞江古镇的开发。鄞江古镇我相信很多网友去过,而且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在今年3月份的时候,鄞江镇被省政府列为新一批省级历史文化名镇,是一座历史悠久浙东著名名镇,有四明首镇之称,历来是鄞州的历史文化中心。去年开始,宁波市非常重视它的开发,以鄞江镇四明首镇作为一个重点,要把鄞江镇打造成风情古镇、山水小城。我觉得对于风情古镇和山水小城要做好两个层次的工作,一是突出古文化和山水文化。鄞江有500年的县制和80年的州制,文化底蕴非常丰厚,挖掘它的内涵和特色,做好保留传承的作用。比如鄞江的土山岩,鄞江有广西桥、鄞江桥,鄞江乡镇附近的百梁桥,都是古文化。二是鄞江的山水文化,去过鄞江的人,其实都被鄞江的山、鄞江的水所征服了,它过的是一种江南水乡的慢生活。这个水由四明山由周公仔水库、皎口水库通过鄞江流下来,一直到南唐河到宁波的月湖,渊源悠久。鄞江是历史文化古镇在保护与开发的过程当中,我觉得保护是要放在第一位的,在没有想好怎么样开发的时候,一定要尊重历史,尊重以前古镇的地理风貌、历史风貌。开发的过程当中,一定要保留一个敬畏之心,从生态旅游、环境保护,不管鄞江古镇怎么开发,希望鄞江的山还是以前的山,鄞江的水还是以前的水。 在开发过程当中,我觉得现在有非常好的迹象,借助与我们鄞江土山岩,大家比较熟悉,与都江堰齐明中国古代四大水利工程之一。宁波市打算把宁波市水利博物馆建造在这里,这样是一个水文化跟旅游的融合。另外鄞江有非常丰富的石文化,梅园石,有上花山的石头。其实鄞江的石头,在我们土山岩大山的石头都来自本地,还有运往日本,是非常有内涵的。现在鄞江有一个石刻博物馆,非常好的展示了石文化。鄞江非物质文化遗产——庙会,一年四季有2月2、3月3、6月6日、10月10,近几年庙会文化在保护和传承的时候得到了弘扬,鄞江周边的老百姓每年2月2日、3月3、6月6、10月10日到鄞江参与非常丰富的商贸活动。这样的话,通过一些基地的开发,通过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展示,把鄞江的文化和鄞江的旅游非常好的融合在一起,文化成为鄞江旅游的灵魂,而旅游成了鄞江文化的平台和一个推介。我这里其实一边在介绍鄞江,一边也非常欢迎朋友到鄞江去走一走、看一看,去体验一下文化与旅游的融合。 主持人(祝欣祎):非常感谢你,其实除了鄞江之外,宁波还有很多非常有特色的古镇,具体我们如何能够把这一些古镇它的特色魅力淋漓尽致展现出来,你觉得有一些什么好的做法吗? 沈惠月:其实宁波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城市,历史名镇国家级有三个,江北的石城等,要把这些古镇的古文化结合现代时代的发展,把古镇赋予新的内容、新的内涵,展现新的魅力。可以从三个方面:一是活用资源走差异化道路,确立特色化、差异化发展的原则,比如说江北慈城,慈孝文化,宁波的古建筑文化,这些文化资源要加以利用,发展差异化道路,实现互补,这样比较好的吸引有不同需要的旅客来观光旅游,传播我们的文化。二是要活化遗产,让古镇韵味重现。刚刚讲慈城的慈孝文化,通过慈城的年糕节把慈孝文化展现出来,让去过慈城的老百姓感受这种慈感受这种孝,把这种文化在日常生活当中能够有一种体验和展示。象山石浦的古镇,每年有开阳节,3月3日的沙滩节。渔民以前出海的时候非常注重的祭海仪式,现在年轻人,比较边缘的旅客,对海洋文化缺乏认识,这样通过开渔节、开阳节记住妈祖文化,让更多的旅客了解我们的海洋文化,这样让古镇的韵味重现,而且赋予了新的文化气息。三是要激活创意。旅客来到古镇旅游的时候带走文化,去传播这个文化。刚才讲到了,我们觉得慈孝,真的是中华民族非常重要的一个文化特征和一个非常优良的传统,通过我们慈城的传孝文化节,把优良文化传承下去、弘扬出来。 因此从这三个方面来阐述古镇开发的一种新活力、新魅力,谢谢。 主持人(祝欣祎):非常感谢,的确就像你所说的,文化在融入产业的过程中,其实不仅仅是文化跟产业的结合,同时不可忽视是文化本身的魅力跟它在产业发展和升级过程中的引领作用。很多时候,其实很多旅客来宁波玩,来各个古镇也好,到宁波的角角落落去看,带回去的纪念品和旅游品是有限的,但是能够带回宁波的文化,带回宁波的一些理念,这个它的传播就是无限,可能在地区和时间上没有这么多限制,可以一直传承下去,一直发展下去。今年鄞州区也是启动打造异乡鄞州公益文化品牌,持续三年的时间开展主题实践活动。鄞州有“义乡”之称,在老百姓有非常大的认同基础。你觉得现在鄞州区现在打造义乡文化的品牌,对于文化产业的发展和蜕变有什么作用,同时相信对宁波整个大环境下实现文化产业的新跨越肯定也有一定的意义。 竺培勤:是这样的,今年鄞州开始打造义乡鄞州的公益品牌,旨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里面的友爱、向善、诚信等等这些成为鄞州人共同追求的一个价值取向。这样对社会主义价值观本土化、具体化的一个操作和做法。在义乡鄞州的打造中,比较突出精神引领,让市民和群众对志愿服务的价值产生广泛的认同,通过自愿生活年提出了自愿生活的载体,形成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志愿服务的理念,让志愿服务形成一种生活方式。体现了文化培养美德、滋养心灵的作用。 主持人(祝欣祎):非常感谢您,能否再请竺主任分享一下,现在我们一直在说文化、“文化+”、文化融合进产业,我们做了这么多,也看到了生活中有这么多的例子,其实有很多项目是得到了老百姓的肯定,受到了一致的好评,但是同时我相信这一条路我们还有很多的时间要去走,也肯定存在一些不足跟缺陷,你觉得哪些方面我们需要着重提高的呢? 竺培勤:我们当前宁波的文化产业发展,应该也是刚刚起步没有多久。总体来讲,我发现在整个产业情况来看,有这样几个不足。一是宁波的文化产业结构还不是很合理。我市的文化产业,因为我市的制造业比较发达,在发展文化产业当中,制造业是占尽先机,在整个文化产业结构中文化制造业的结构很大。作为文化产业具有核心竞争力应该是文化服务业,文化服务业的比重占到50%以上,宁波最新的数据是26.26%,比例比较低。新兴文化产业劣势比较明显,产业结构后劲不足,需要优化。二是宁波好的方面在发展,总体的区域吸引力不强。高校和科研机构不足,直接导致了宁波这方面的高素质人才资源比较缺乏。和附近的上海、杭州相比较人才缺乏,政策配套不是很齐全,力度也不是太够,也造成了人才缺失甚至外流这种现象比较明显。同时宁波整个城市的文化氛围、文化生态、行业氛围都需要提升,这方面其实也会成为制约宁波文化产业发展的因素。三是可能是刚刚起步阶段共同面临的问题,整个宁波文化产业的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能力不强。目前我们还是过多把建设重点放在园区建设当中,园区建设过程当中比较关注的是硬件,公共服务平台的建设相对滞后,在推进技术共享、平台搭建、人才服务等等方面相对滞后,这样就影响了新兴文创企业的生存和发展。这三个我认为是比较明显,可能是下一步工作当中我相信会得到很好的改进。 主持人(祝欣祎):好的,非常感谢,的确我们看到其实近几年来宁波在文化产业中非常大的进步和飞跃,但同时我们还有很长的路要走。说到跟文化相关的城市,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很多老百姓说得近一点就是杭州、上海,远一点像西安是文化名城,在全国老百姓的心中有根深蒂固的变化,近些年看到宁波的崛起,看到在老百姓心中的变化,以后的变化会慢慢缩短。接下来请沈主任介绍一下,其实刚刚介绍了有些是老大哥,在这一条路上走了比较长的时间,是不是可以在兄弟城市相对比较发展的城市有一些好的做法可以借鉴,或者有好的方式可以进行探索呢? 沈惠月:其实宁波+旅游这个发展,是一个新话题也是一个老话题。我们一直在做这个工作,只是现在比较新的把它重新提出来做文化+旅游。刚刚我也讲了,其实我们在宁波做文化+旅游的时候,可以去借鉴、可以去尝试其他文化名城的一些做法,但是我认为一定要挖掘我们宁波本身的文化内涵和文化特色。比如说我们宁波海洋文化,这是其他城市所没有的,我们一定要把它挖掘出来,二是宁波的宁波邦精神,三是宁波的一张名片书藏古今、港通天下,这是宁波的一种特别的文化特质。因此,我觉得可以探索和尝试有以下几个方面可以做一个总结。一是坚持地域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每一个地方,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一方水土有一方的文化。二是乡土文化与旅游的结合。城市有城市的文化,刚刚讲了有古镇,有古村落,他们其实有一种非常传统的古文化、一种生活习俗,要跟旅游融合起来,让都市里面的旅客到古镇、古村去感受、体验这种乡土文化。三是要坚持建筑文化与旅游的融合。比如说宁波的很多古村落,刚刚讲了钱塘古镇,古建筑文化,宝国寺有古建筑文化,还有天一阁有非常丰富的古建筑文化。我们宁波的肯定有它自己的特色,我们要充分的挖掘。四是生态文化与旅游的融合。宁波是一个江南也是一个城市,有它非常优美的自然环境。比如刚刚讲的鄞江古镇作为浙江省的历史文化古镇,是一个生态古镇的一个开发,一定要跟旅游结合起来。坚持体育文化与旅游的结合,东钱湖帆船,四明山的山地文化,自行车攀岩,这样体育文化与旅游融合起来,这样带动年轻人去感受体育、感受健康。最后是创意文化。比如说鄞江,鄞江的石文化,这个石可以把石做成各种各样的一种创意产品,结合鄞江非常好的优势,鄞江中学的美术教育。中国水彩是鄞江中学参与的一个专业杂志,鄞江可以利用这个专业杂志和利用鄞江中学的美术特色,把鄞江的山水、鄞江的石加上一些新的创意,比如说写生基地,比如说影视基地,这样的话把文化和旅游深度的融合,把文化搞活了,旅游业带动了当地的产业发展。 主持人(祝欣祎):好的,非常感谢。除了现在大家所熟知这一类文化加旅游或者文化加科技,这边想邀请竺主任,我知道你是我们鄞州越剧艺术传习中心的负责人,除了大家熟知现在已经形成的融合业态以外,像越剧不应该被时代遗忘的传统的新文化,是不是可以用新的形式进行文化的融合,融入到文化当中来。 竺培勤:戏剧是一个民族成熟的标志,伴随着人类的文明进步而成熟,是非常深入人心的样式,刚才也说到了不应该被遗忘。现在咨询高度发达,所以戏剧被边缘化了。其实从根本意义上来讲,戏剧是文化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我们所说的文化产业是针对文化事业来说的。这里也普及一下越剧知识。越剧从戏剧的角度来讲是一个非常年轻的剧种,100多年的历史,发源于浙江嵊州,发源于上海,繁荣于全球的,是一个非常了不起的剧种,在我们身边没有怎么感受到。整个越剧非常唯美典雅,非常具有江南的灵秀之气。现在越剧来讲,是仅次于京剧的第二大剧种,正是因为文化产业发展红红火火,所有传统戏剧的演出在全国范围内都不是很景气,可能它也比较容易被忽略。但是在今年7月11号国务院办公厅专门印发了关于支持戏剧传承文化若干政策的通知,里面非常明确对戏剧的大力支持。其实大家都已经看到了,戏剧是传播中华民族的世界观、人生观以及美学观的一个最重要的载体,现在因为发展很快,所以我们要重新停下来审视这个问题。作为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它自己的特点,应该是扬弃集成,要转化创新,不是完全创新要转化创新,它有自己的独特魅力和精髓所在。所以现在我们叫保护传承与发展并重,鄞州越剧团作为一个最基层的国家级院团我们要坚守传统,要把老底子传承下来的精髓坚守,它那种真切动人的表演和优美动听的唱腔这是越剧的精髓和魅力所在。同时我们在为观众带去越剧特有的视听享受的时候,我们要吸引年轻的观众,如何让它有活力就要吸引年轻的观众。吸引年轻的观众,我们要在形式创新和内容创新上下功夫,其实传承和创新是传统戏剧的两条腿,我们必须两条腿走路。我们开展爱乐吧,使他们了解越剧,送培训进社区和学校,我们举办少儿越剧挑战赛,在电视台举办爱乐梦想舞台。通过这样潜移默化的方式,让越剧能够滋养人们的心灵,能够丰富我们的生命,这方面我们做了一些工作。当然越剧作为传统的戏剧样式,它的生命力在转化创新过程中不断加长的。 主持人(祝欣祎):的确,可以说越剧是传统的,它也是民族的,刚刚说一句话特别对,就是说到了慢生活,其实这也是我们文化融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地方,它让人们在现在,不能仅仅盯着一个数字去看,不能仅仅盯着产业的业绩去看,更重要就是你说的要停下来思考一下,有时候走得慢一点更能体现文化的蕴含。文化+的道路并不是要走得快,更重要要走得好。非常感谢两位嘉宾做客我们今天的节目,时间关系今天节目到这里了,感谢各位网友和朋友的收看,我们下次节目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