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岁的郑秀丽是宁波市第七医院(镇海区人民医院)大内科的护士长。7月21日下午5点左右,她开车下班,行至骆驼望海北路朝阳村路段时,发现一名年轻女子横躺在路上。当时天还下着小雨,她二话没说把车停在路边,下车救人,却被围观人群质疑是肇事司机。结果,交警调取监控,证明她和此事无关。
一时,“郑秀丽”三个字成了正能量的化身。网络上,全国各地的网友纷纷为她点赞。
7月27日下午,镇海区委副书记、区长魏祖民到市第七医院慰问郑秀丽,郑秀丽却说是周围的正能量保护了她的善良。
点赞声一片
朋友的支持和鼓励
让她继续善良下去
昨天下午,镇海区委副书记、区长魏祖民一行到宁波市第七医院慰问郑秀丽。魏祖民对郑秀丽的善举以及弘扬社会正能量表示感谢。腼腆的郑秀丽却说:“这是小事情,没什么的。是周围的正能量保护了我的善良。”郑秀丽这句话的背后藏着一些让人倍感暖心的故事。
当天,她雨中停车救人却被围观群众质疑是肇事司机,她“伤心、委屈、难过、郁闷、彷徨、无助,甚至打心眼里的害怕”。就在车里等交警到来的那段时间,她随手在微信群里发了一条信息,“今天我摊上大事了。”
这个微信群总共8个人,是七院各科室的护士长,平时很要好。这个消息一发,大家纷纷询问郑秀丽发生了什么事情。她把事情经过简单讲了一下。
“让我感动的是,群里的所有人都支持我的做法,她们认为无论什么情况,救人要放在第一位。”
“她们纷纷帮我出主意,最后形成两个有操作性的方案。第一,通过监控寻找当时的过路车辆,一辆一辆打电话,问问他们有没有安装过行车记录仪;第二,如果第一个方案行不通,那我们就通过微博、微信发布寻找当时的目击证人。”
郑秀丽说:“如果没有她们的鼓励和支持,或者她们当中有人说‘你傻啊,你去救人’这类的话,我想不仅当时我的心情会更差,就连以后的人生观和世界观都会发生偏差。”
当天为了救人,郑秀丽的头发衣服都湿了。她把儿子送回家直接去小区附近的理发店里洗头。事发两个小时后,她接到了交警打来的电话,说看了监控录像,证明她没有撞人。“当时是我心里最难过的时候,听到交警那句话,心情一下子迎来了大晴天,感动得流眼泪了。理发师问我发生了什么事情,我就把事情原原本本说了一遍。结果,整个理发店的人都说我做得对。我听了,更加坚定了当时自己的做法。”
不让好人受委屈
网友力挺郑秀丽
这两天,郑秀丽下班路上停车救人的事迹,也成了各大门户网站的热点。全国各地网友力挺郑秀丽,纷纷为她点赞。
网友顶风:我扶过4位跌倒的老人,没有一次被讹诈。还是好人多。别把恶意放大。
网友⒈切ゞ随缘:就算是她撞的人家也没跑。还在救护,何况不是她撞的,一个大老爷们就知道看热闹,不帮忙,还质疑别人。
网友浅醉:没看见经过的路人,凭什么质疑?社会就是有些自以为是的人,凭想象脑补出他们觉得的事实。
网友玉娇龙:如果是我遇到这种事情,首先拍张照,马上去救人。不管怎么样人还是要救的。其实拍不拍跟本没什么用的。不过我觉得总还是好人多的。
把善传下去
被救助者小王和家属:
要向郑秀丽学习传递正能量
郑秀丽出手相救的女子小王,目前在第七医院脑外科住院治疗。郑秀丽上班在住院部4楼,小王的病房在9楼。这两天,只要有空,她都会跑到楼上去看看小王。
昨天下午,郑秀丽又去病房看了小王,走到病床边,小王很自然地拉着她的手,叫了声“护士姐姐”。小王回忆起事发时的那一刻:“当时我下班骑着电瓶车回家,靠马路右边行驶,有一辆车子从我左侧超过去,把我刮倒了。之后,我就什么也不记得了,醒来发现自己已经躺在医院里了。后来我才知道是郑护士长救了我,还知道她为了救我受了不少委屈,真的很感谢她。”
“今天的神色比昨天好多了,这两天身体状况一天比一天好了。”郑秀丽帮她捋了捋额前的头发。
“谢谢你!要不是你出手相救,我说不定就醒不过来了。姐姐,你真的很伟大,我和老公都要向你学习。下次,我们碰到这种事情,也一定会出手相救的,把你的正能量传递下去。不去救,说不定一条人命就没了。”
“我没有你说得那么伟大了。这是件小事情,也是我的职业本能。”腼腆的郑秀丽抿了抿嘴巴。
据了解,在这次事故中,小王的脑部受伤,颅内蛛网膜下出血,还有个小血肿,面部、手、脚都有擦伤。由于救治及时,目前伤情已基本稳定。
【交警提醒】
救人同时要注意保留证据
昨天采访的时候,记者有个疑问,面对围观人群的质疑,郑秀丽为了证明自己而苦苦思索寻找证据的方法,为什么就没有想到最直接的证据小王?
郑秀丽解释了当时的情景:“我当时也问过她一些话,她说什么都不记得了。在医学上,脑部突然受到碰撞,确实是会存在一过性的失忆。”
路上遇到有人摔倒、晕倒、发生车祸等需要救助的时候,我们该怎么做既能帮助到别人,又能避免惹上麻烦?昨天,记者采访了一位交警,他给大家支了四招:
●如果开车和行人碰撞,多多少少都会留下痕迹,交警会根据车辆上的痕迹来鉴定事故;
●寻找目击证人;
●路面的监控录像;
●自己车辆上的行车记录仪。
“救助被诬陷”成社会问题时
法律应当思考介入
在中国,历来就有“路见不平,拔刀相助”的说法。社会发展到现在,“不平”不再是以前的群殴互斗、虏获掠夺,而是演变成了路上摔倒、车祸、晕倒等等。
一个伤者横躺在眼前,郑秀丽停下车,问一下伤情,打120、110报了两个警,就像她自己说的,真的是一件“小事”。可是为什么,这么一件“小事”却上了宁波本地、外地的新闻头条,各大门户网站更是纷纷转载,连镇海区区长都赶到医院去慰问。
刚刚过去的双休日,护士长郑秀丽坦言,从来没有接过那么多记者的电话,有些媒体的名字她也是第一次听说。
记者认为,随意讹人承担很小甚至不用承担法律后果,才助长了坏风气,让原本“扶一把”这样的小事变成了需要媒体去弘扬的好人好事。
前不久四川彭州就发生了这样一件事:一老人骑自行车过马路时不慎摔倒,路过的一名学生热心问候伤情,结果反被诬陷,后来警方调取监控证明,老人是自己摔倒。警方最后以对老人进行教育而收场。有媒体对此发表评论认为,诬陷好心救助人,不能总以“教育”收场。当“好心救助反遭诬陷”成为一种严峻的社会问题时,法律应当思考介入的应处方式。(现代金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