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下应人|甬剧团的前世今生,且听团长夫妇娓娓道来~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年06月23日 10:06

  提到下应甬剧团,想必下应人都不陌生,他们扎根在下应街道文化中心,从一群业余的人逐渐发展成为一支不逊专业级别的队伍,他们不仅是鄞州区的特级团队,还是天天演优秀团队,是政府文化工程重点扶助对象之一。

  早在1997年,郑团长夫妇俩就开始投资办了心连心甬剧团。由于受父辈一代的影响,郑团长的丈夫打小对甬剧充满了浓厚的兴趣,创办心连心甬剧团也是为了延续这份喜爱。

  图为在1998年取得演出许可证。

  创办伊始,辛苦总是少不了的,郑团长回忆起有次台风天气,为了能让演出顺利进行,他先生不得不一边看天气情况一边来回跑准备东西。心连心甬剧团发展了4年后,郑团长夫妇迫于生活压力,转而出外经商。

  年过中旬的夫妻俩在孩子独立后,又重拾了热爱的甬剧事业,开始办的风生水起。现在的甬剧团这个团队已有50多人。而要使如此庞大的队伍各司其职顺利运行,郑团长有自己的办法。

  郑团长说:“当一个团队出现摩擦和隔阂时候,最重要的是多加沟通,抚平情绪。”一次不行就多次沟通,一个个落实安排好,精诚所至,金石为开。团中很多人都是有工作在身的,而为了适应甬剧团这边,大家都在付出和割舍。她给我们展示了一张工作表,短短几行字,背后却凝聚了很多次沟通协调的心血和思虑。

  有舍才有得。不仅团队如此,工作也是如此。之前在余姚进行演出时,甬剧团也是放下了这边的工作而把重点放在余姚那里,“该牺牲的总要牺牲的”,郑团长说,这么多年过来,有时候疲惫时也会发发牢骚,觉得这份事业又不赚钱还费心费力。然而,当甬剧团收获观众的交口称赞时,这点苦又一扫而空了。

  “当时在云龙演出时,观众说你们团队不简单啊,每个演员都出色,不容易啊”,郑团长说,当时自己的心里真是非常开心和激动。甬剧团能走到今天,不可或缺的是观众的认可和支持。

  为了甬剧团取得更好的发展,政府每年都会给予资金补助,除此以外,夫妇俩还会自掏腰包,光今年就已经投入了十多万,其中包括为了求得好本子而花费的导演编剧编曲演员费用,为了观众有更好视听效果的设备升级费用,还有看台的扩容。

  “既然接手了甬剧团,就要追求更好”,甬剧团也招募新生代的演员,“目光要放的长远,招演员除了形体功底的要求,最重要的还是对甬剧的兴趣热爱”,郑团长说。甬剧团还设置了科普组,在开演前为观众做一些趣味科学知识的普及。如今的甬剧团,设备齐全,道具丰富,人才济济。

  在采访期间,还有个小插曲,万科集团在筹备拍摄宁波传统文化的宣传片,他们慕名而来找到了下应甬剧团。

  在早前的报纸投票中,下应甬剧团被评选为鄞州最受老百姓欢迎的甬剧团,好口碑已经深深扎根群众心中,而这和多方面的因素是分不开的。

  下应甬剧团的戏类型多,内容丰富,而且很多取材于现实,特别的接地气,艺术往往来源于生活,场次安排多,单半年就已经演出50余场,而往年一年的量都有100余场。

  夫妇俩深谙,甬剧应该不断创新,加入新内容,固定不变只会丧失市场竞争力,因此他们也舍得为编新戏下成本,甬剧团已经固定的大戏就有15个之多,加上在排练中的已经快近20个。

  “我们投入如此多的精力金钱,从地方走向专业化,也是为了传承和发扬这种地方性的文化”,为此甬剧团不挑地点不挑观众,无论省内外,只要有想看的人在,他们就会去演出,郑团长如此说道。

  有次,甬剧团在天童演出《慈母传》,恰逢正月十几,天飘着大雪,底下的观众为了不错过甬剧团的演出,带着打包好的饭菜来观剧,看完一场吃个晚饭再接着看下一场,虽然演员们都身着单薄的戏服旗袍,却架不住心头阵阵的暖意。

  除了演出,甬剧团还在进行义务表演,其中就包括属于文化工程部分的一月两次在下应敬老院的演出,如今老人们都知道甬剧团有固定表演,每逢到达前,就早早准备好,无一不翘首以待。

  甬剧团在那,除了表演以外,还会对老人进行一对一的教学,久而久之,老人也会哼唱几句。“老人开心我们也就跟着开心”,郑团长说。

  现在甬剧团的工作步入正轨多年,夫妻俩男主外女主内,搭配默契,郑团长告诉我们,“以前有辛苦有委屈,演员可以直接说出来,我们两夫妻就只能相互安慰劝劝,他劝慰我,我劝慰他,现在剧团搞好了,在外也有光彩,也有成就感,孩子小时不理解爸妈总是外出,这么多年过去了也是默默支持着。”

稿源: 中国宁波网  编辑: 吴冠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