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9月
做大做强活动阵地 增强妇联组织凝聚力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年05月27日 16:58

  “小黄帽”引导交通(图)

  出行安全,不仅关系到自己的生命和安全,同时也是尊重他人生命的体现,是构筑和谐社会的重要因素。9月1日起,下应街道交通路口文明引导志愿者执勤活动正式启动,志愿者们克服工作繁忙、天气多变等困难,协助交警执勤,劝阻交通违法行为,服务广大市民。

  城管中队整治宰杀活禽交易

  自2014年7月1日起,宁波主城区﹝海曙区、江东区、江北区、鄞州区4个区所属的街道,石碶街道除外﹞永久性关闭活禽交易市场。但是下应菜场还有个别摊贩自行现场宰杀活禽进行贩卖,为此近日下应中队配合街道农贸科和质检所开展针对性的专项整治活动。

  联合整治中,整治队员共查处私自宰杀活禽摊3个,查扣各类活禽70多只,所有查扣活禽按规定移送封存点,由街道统一处理。整治队员除了对活禽摊主进行批评教育,还向购买市民宣传相关知识。

  菜场周边环境差凌晨3点突击检查(图)

  9月17日凌晨3点,下应城管中队8名队员披星戴月赶往下应菜场,对菜场周边无证流动摊主检查、整治,城管队员耐心与摊贩沟通,并对他们进行劝诫、引导。

  “马路市场”、无证蔬菜批发摊贩整治一直以来是城市管理中的大难题,也是城管人心中的一块“顽疾”。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大量摊贩经营时间极早,尤其是蔬菜批发在凌晨两点就开始张罗买卖,这不仅是执法时间盲点,在管理强度上也远远超出了队员的正常工作负荷。但是,随着马路市场规模的不断扩张,交通堵塞现象日益严重,物价上的差距也影响了农贸市场的正常经营秩序,菜场周边的市容环境秩序逐步脏乱差叠加,群众对此反映强烈。

  日前,下应街道根据区级指示精神迅速组织开展菜场周边环境的综合整治工作。作为联合整治小组的重要成员,下应城管中队借此东风,立即调整队员作息,实行差时班、加大工作强度,开展为期半月的集中整治工作,并为实现长效化管理打下基础。

  前期,中队主要以劝诫、引导为主,力求迅速控制流动批发摊贩、驱离“马路市场”摊位;整治期间,中队将积极借助多部门执法力量,加强执法力度,全面整治菜场周边乱停车、跨门及占道经营、乱张贴等影响市容环境的违法行为;整治后期,中队主要探索建立管理的长效机制,以群众满意度为执法管理的最终标准,以日常监督巡查及定期的专项整治为手段,做好“回头看”工作,防止回潮现象,维护好本次整治行动的成果。

  民警深入辖区宣传防火知识

  本报讯(记者蔡亚辉通讯员邱天安周佳艳)为切实推进辖区消防工作长足发展,进一步提升辖区整体防御火灾的能力,保障村民财产安全,日前,下应派出所结合本辖区实际情况,制定了本辖区《居民防火公约》。

  8月29日上午,辖区民警深入辖区各个小区、村委会,通过现场讲解、分发张贴宣传单等方式,向广大群众宣讲居民防火公约,逐步规范辖区安全用火、用电、用气的行为,提高群众的防火意识和自救意识,减少火灾的发生。

  邀月庆中秋感受团聚温情(图)

  9月3日晚,下应街道金谷社区组织社区居民齐聚一堂,开展“邀月庆中秋,感受中秋温情”制作月饼活动。

  在社区二楼活动现场,社区工作人员提前准备好了做月饼的材料,制作了冰皮、苏式月饼的样品。“以前从来没做过月饼,这次好好学习一下,以后回家可以露一手。”居民施柯说。

  和面、揉馅、搓圆……社区居民围在一起相互探讨制作月饼,没多久一个个抹茶、巧克力、奶油冰皮月饼在大家的手中诞生了。随后,一个个苏式月饼也相继制作完成,社区工作人员将月饼放进烤箱进行烘烤,浓浓的奶香味瞬间弥漫全场。烘烤期间,现场开展了宁波老话、猜谜语、唱歌等活动,现场气氛热烈。

  “让每位居民都住得舒心!”

  景湖社区探索社区服务新思路(图)

  社区是个大家庭,每位居民都是这个大家庭的细胞。每天,居民都会遇到各种困难,如何让每个居民能在小区住得舒心,是景湖水岸社区一直在探索的社区服务新思路。

  “点菜式”健康讲座居民愿意听

  从村民变为居民,从农村搬住入城区后,许多老年人对自己的健康越来越关注。为此,景湖社区推出了“点菜式”健康讲座,围绕老年人关注的健康问题开展讲座,目前已开办讲座5次。

  中风是老年人高危病之一,给自身以及家人带来巨大的痛苦,早预防、早治疗是关键。9月4号上午,景湖社区邀请下应卫生院谢亚飞医生为社区内的老年人进行了一场防治中风的健康讲座。

  讲座中,谢医生介绍了中风的发生机制及症状,他说,中风主要因为脑部出血引起,病人多有呕吐甚至昏迷的症状。谢医生又告诫老年人要注重健康饮食,多吃水果和鱼类,少摄入盐分,戒烟戒酒,同时要多参加运动,室内空调温度不宜过高,避免从较高温度的环境突然转移到温度较低的室外。谢医生说,高血压是中风的危险因素之一,所以,老年人要经常测血压,留意血压的异常变化,如果出现血压异常,要服用健康无毒的药物进行适当控制。此外,中风有先兆,例如头晕、肢体麻木、精神状态改变等,要及时进行干预。

  眼下,景湖社区“点菜式”健康讲座已经逐渐成了老年人的“贴身”医生,每堂讲座到课率都是100%。

  “指导式”社区服务居民最能懂

  9月16日下午,景湖社区特邀市劳动模范陈军浩走进社区,开展了一场题为“让每一个求助都得到完美的解决”专题讲座。

  陈军浩现任北仑区新碶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主任,曾经的身份是大学生、下岗工人、失地农民、个体户、临时工,在社区建设蓬勃发展的大背景下,他看到了社区服务的前景,就毅然辞去工作,一心投入社区服务。仅2012和2013年,陈老师已经发动下岗居民、社区志愿服务人员590名,服务次数693次,服务时间15355小时。

  陈军浩说,通过发动社会力量,把家政服务和社区服务有机结合,整合社会资源服务居民,是社区服务的一条新思路。

  听了讲座之后,景湖社区一位负责人表示,以社区服务为载体,以社区家政服务中心为基地,通过福利服务、低偿服务与有偿服务有机结合,成立家政卫生、水电维修、学生接送、治安联防、送水换气等多支社区志愿者服务队的做法,十分值得借鉴。

  健康每一天,从爱牙开始

  9月20日为全国爱牙日,今年的宣传主题是“健康每一天,从爱牙开始”。

  9月18日下午,下应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医生来到东村升拆迁安置房,带去了一堂“老年人牙齿保健知识”讲座。针对老年人日常生活中存在的缺牙不补牙、不注意牙齿清洁及从不看牙医等护齿弊端,医生进行了纠并正教育,建议老人们要爱护自己的牙齿,平时注意牙齿清洁,做到早晚刷牙;定期到医院进行检查,有缺牙的话,也要及时做补牙修复,以免降低咀嚼能力,影响消化和营养吸收。最后,社区医生还向老人们演示了正确的刷牙示范。

  最美夕阳红(图)

  日前,下应街道文化活动中心培训室内时常传来悦耳的戏曲声,原来,文化站开办的戏曲声腔培训开课已有大半个月了。

  参加培训的阿姨平均年龄60岁,年龄最大的73岁,这次培训主要围绕气的运用、如何发声、咬字以及学唱经典唱段。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戏曲爱好者基本能咬字准确,感情丰富地唱出唱段,有些学员已经唱得字正腔圆,韵味淳厚。

  扫盲课程热情高

  9月4日上午,下应街道教辅室会议室迎来一批特殊客人。他们是21位扫盲班学员,来参加扫盲课程辅导。

  随着全省扫盲工作的深入开展,下应街道教辅室根据省教育厅提出的“整体推进、突出重点”,“贴近生活、简单实用”,“因地制宜、就近方便”,“把握标准、有效脱盲”的扫盲原则,开展新一轮扫盲工作。

  今年暑期,街道教辅室就走访社区和村,确定了本轮扫盲的对象,本期扫盲班共有21位扫盲对象参加,其中年龄最大的为65岁。学员们学习热情高涨,有几个老人更是在教辅室上班之前就早早等候在单位的门口。在上课过程中,也是不断请教学习中的问题。辅导教师忻志平老师说,这是他近年来辅导的学习积极性最高的学员。

  爱是教师最美的语言(图)

  8月30日下午,下应街道中心幼儿园邀请区师德讲师团成员、区盛世幼儿园园长陈旦映老师来园做题为《爱是教师最美的语言》的师德专题讲座,下应街道所有幼儿园的老师和保育员认真聆听了讲座。

  陈园长有着多年的幼教实践和管理经验,其从自身的亲身经验出发,与大家分享了师德的最重要涵义——爱。她将师德爱分成师幼爱、团队爱和职业爱,并分别阐述了幼儿园教师应有的善良、尽职尽责、一视同仁、遵守制度、爱岗敬业、专业发展等品德。她尤其关注教师对待每个孩子应有的责任心和公平公正的态度,用自身的实践案例剖析公平公正对幼儿发展的重要性和关键性。

  师德已经成为如今幼儿园教师发展的重要方向,专业发展不仅关注教师的教育能力,更关注其为人师表的道德品质。因此下应街道中心幼儿园在近几年中不断深化加强教师的师德发展,通过师德讲座、教师互评、家长反馈等各种方式给予教师师德品质的精神土壤,推动幼儿园教师加深对师德的理解,关注其在实践中的师德表现。

  青年志愿者在行动(图)

  9月16日下午,东兴社区居委会携手浙江万里学院青协组织开展了青年志愿服务活动。当日,大学生青年志愿者们变身为“清卫工”,沿着社区的主干道分头行动,清理着烟头、废纸等垃圾,特别是树上、草地上的一些白色塑料袋和食品包装袋。1个多小时里,志愿者捡拾了30多袋垃圾。

稿源: 中国宁波网  编辑: 吴冠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