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是船,人心作桨。这个理念,早已深深刻在浙江省宁波市江东区划船社区党委书记俞复玲的心中。
在她看来,社区里的每一阵欢歌笑语,每一声深情问候,甚至是居民每一次抱怨,都是难忘的记忆,成为她工作的动力。从普通布厂女工,到全国优秀党务工作者;从基层“小巷总理”,到党的十八大代表,俞复玲凭借满腔的热情、辛勤的付出,把一个基础设施差、特殊群体多的老社区,逐步打造成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的全国样板。她也因此有了一个让人备感亲切的称呼——“复玲书记”。
岁月在俞复玲的生命里又添了一道印痕,但今年58岁的她活力依然:走访社区老人和特殊家庭,请人修剪社区里的樟树枝,规划新建约200个车位……各种想法都已纳入工作计划表。
1.民生账——“划船”高手10余年写40本民情日记
“把小事做好了,就没事;如果做不好,小事会成大事。” ——俞复玲
划船社区是一个有40年房龄的老社区。划船社区没有船,但有“三多”:困难人口多,外来人口多,老年人口多。不过,现在让社区居民自豪的是另一个多:全国性荣誉多。划船社区现在已获全国文明单位、全国文明社区等20多项荣誉称号,而这些荣誉的取得,缘于社区的“划船”高手——俞复玲。
2015年的冬日,晨曦中透着寒意。清早7时30分,社区居民们又看到俞复玲熟悉的身影,还有亲和力十足的笑容。这是她的习惯——每天提前1小时上班,绕社区走一圈。
“就是想看看社区的情况,听听居民的想法。”俞复玲说,她很享受这漫步的时光。居民们一声招呼、一句问候,都会让她充满暖意。
10余年来,俞复玲与社区日夜守望,与居民朝夕相处,这里的一草一木,都让她强烈感受到一种家的情感。正是这种情感,让她记满了40余本《民情日记》。这些承载着居民需求和心声的《民情日记》,就如同一本本民生账本,让她掂量出“民生优先”的重要性。
“社区有3800多户家庭,1万多名居民,每位居民都有各自的想法。作为社区干部,我们要尽可能满足他们各自的需求。”俞复玲说。
于是,一句“有事来找我!”让社区居民牢牢记住了俞复玲。
俞复玲时常询问老人对食堂饭菜有何意见。图片来源:中国宁波网
这些年来,居民们欣喜地看到,社区一些老大难问题逐步得到解决:一家社区居家养老中心,每天准点为独居或困难老人送上热腾腾的饭菜;一所“四点钟学校”,让放学的孩子有了临时去处;一个螺蛳壳里做道场般的精细规划,去年让社区增加了60余个停车位……
而此时,俞复玲又把目光投向一些特殊人群。
在划船社区,流传着一个“盲人听海”的美好故事。故事的主人公叫沈国栋,今年42岁。他自小失明,凭借自己的努力开了一家推拿店。一次和俞复玲聊天时,他道出了内心尘封的愿望:“复玲书记,我想……看看大海。”
“一个盲人,怎么看海?”听到这样的愿望,俞复玲有些疑惑。“记得小时候,我在收音机里听过海浪声,一直盼着有一天能到海边看看。”沈国栋解释。
俞复玲立刻明白,这其实是一种信念,每个人都渴望精彩的人生,并为之不懈努力和奋斗。“这个心愿,我们一定要帮他完成!”在俞复玲的联络下,3名社区在职党员认领了这个“微心愿”。1个多月后,他们陪沈国栋来到舟山群岛。沈国栋慢慢走向海滩,尽力前倾着身子,聆听海浪的声音,深吸大海的气息,突然间,泪水夺眶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