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道德风尚榜”活动宗旨是让绿叶变红花,而不再是绿叶衬红花。

中国宁波网举办“365道德风尚榜”,是为了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平台互动优势,为社会构建一个好人倍出的机制,拓宽好人产生、推荐渠道,让您身边做了好事的人能被宣扬,身边的真善美能被发现,同时,发现者又为社会树立了值得去学习的榜样。

发现真善美、宣扬感动、树立榜样,这便是我们为您搭建这个大型互动宣传平台的本意,也是为了能让更多的老百姓参与。

“365道德风尚榜”不再仅仅只是奖励好人,而是在奖励好人的同时,更要挖掘出好人身边的绿叶,让他们从幕后走到台前,也能被老百姓所知道,形成全社会发现、培养、塑造好人道德风尚的良好氛围,引导人们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宁波以公益为纽带在网上建起了一种社会信任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年04月22日 09:16

  网络,正在改变我们的生活方式,当然,也包括我们的公益模式。

  近期,一种名为“公益众筹”的模式始发于网络平台。在这个网络圈子里,每一个个体不再是旁观者,还可以是行动者,更可以是发起者———“人人公益”正从理想走向现实。

  “凑份子”,积沙成塔做公益

  “寻找1001位支持者!”上个月,宁波天一青年读书会在微信公众号晒出了自己的众筹愿望———希望在规定时间筹措到1.5万元资金,用于支持甬城青年读书计划的开展。这也是这支宁波本土草根组织首次试水“公益众筹”。

  邵娴静是天一读书会项目负责人,也是这次众筹的实际操作者。她说,和以往的网络捐款不同,他们选择众筹网作为第三方,不仅提供了相关执行团队、项目运行的介绍,还准备了从50元到5000元不等的套餐,包括DIY植物、专属明信片、参加青年圆桌会等作为回报。

  也正是这为期21天的试水,让邵娴静看到了来自社会各界的善意。截至设定时间,共有来自北京、上海、云南、浙江等各地532位网友,用自己“看得见”的点滴支持,帮助这支“草根”团队超额完成了筹款目标。

  对于这样的结果,作为读书会的支持方,海曙团区委副书记林锦直言非常惊喜:“这些资助绝大部分来源于青年群体,甚至是从来没有交集的陌生人,他们以‘公益’为纽带在网上建起了一种社会信任,也为草根青年社会组织做好公益项目提供了新的思路。”

  低门槛,让公益做得“更容易”

  什么是公益众筹?一般而言,发起人预定要筹集的金额目标后,在网上发起众筹项目,在设定的时间内筹集到目标金额,则项目视为成功,可拿走资金开始公益事项;一旦失败,资金则会按原有渠道退还出资人。

  年轻化,低门槛,交互性强,这些是贴在“公益众筹”上的标签。根据《2014年中国公益众筹研究报告》显示,过去一年中国公益众筹市场规模达到1272万元,发起人70%以上为“80后”、“90后”,他们热心社会公益事业,善于利用互联网,乐于分享,愿意尝试新事物。

  “过去,我们绝大部分精力用在“化缘”上,为项目的可持续性找资金。如果公益可以众筹,就能帮我们解决资金这个老大难。”“80后”邵娴静对此深有感触,特邀嘉宾的车旅费、讲座的场地费、相关的推广费,每一笔钱在考验着这支团队的耐心。

  以往,对于草根公益组织而言,经费永远令人操心。而“众筹”模式降低了公益参与的门槛,给这些仍处于孵化阶段的众多“草根”打开了一扇透着希望曙光的窗子。

  当然,低门槛并不意味着“零门槛”。要想赢得挑剔网友的信任,需要发起者用商业化思维进行项目设计。资金用途明确,可操作性强,有新鲜创意,这样的公益项目才更容易脱颖而出。

  有风险,监督尚处灰色地带

  不过,这种依托虚拟空间的公益模式,是否如看上去一样美呢?

  并不尽然。不同于国外相对成熟的以信用机制为支撑,中国目前的“公益众筹”,仍处于蹒跚迈步的阶段。

  一方面,发起人的资格认定较宽松,公益众筹发起门槛较低,也使得项目可能存在一定的违约风险。另一方面,作为第三方的众筹平台,是项目的发布平台、资金的发放平台,但并不承担项目的执行和监督职责,一旦在项目回报发放过程中出现争议,出资人的权益就难以得到有效保障。

  同时,来自浙江同舟律师事务所的律师徐凯,也质疑公益众筹的合法性。毕竟在我国现行的法律体系中,依赖网络载体的捐赠或筹资,仍缺乏应有的法律依据和约束监管机制,相关发起主体的资质、执行团队的准入门槛问题、资金往来的集资风险问题,都需要引起重视和警惕。(宁波日报记者黄合)

稿源: 宁波文明网  编辑: 吴冠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