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道德风尚榜”活动宗旨是让绿叶变红花,而不再是绿叶衬红花。

中国宁波网举办“365道德风尚榜”,是为了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平台互动优势,为社会构建一个好人倍出的机制,拓宽好人产生、推荐渠道,让您身边做了好事的人能被宣扬,身边的真善美能被发现,同时,发现者又为社会树立了值得去学习的榜样。

发现真善美、宣扬感动、树立榜样,这便是我们为您搭建这个大型互动宣传平台的本意,也是为了能让更多的老百姓参与。

“365道德风尚榜”不再仅仅只是奖励好人,而是在奖励好人的同时,更要挖掘出好人身边的绿叶,让他们从幕后走到台前,也能被老百姓所知道,形成全社会发现、培养、塑造好人道德风尚的良好氛围,引导人们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立足本村特色 宁波奉化文化礼堂“唤醒”乡土情怀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年04月07日 10:55

  “梅溪悠悠过林家,三百年耕读传世,千亩蜜桃飘香,这就是林家,我们美好的家园……”4月6日,到奉化萧王庙林家村赏桃花的上海自驾游客林雨昆,被林家村文化礼堂里正在排练的这首村歌吸引。在走进文化礼堂观摩后,他改变自驾行程,留宿林家这个“天下第一桃村”。

  “文化礼堂留客已不是新鲜事。”林家村村主任林永杰告诉记者,该村去年8月投资30多万元,立足本村特色,整合各类资源,建成囊括林氏宗祠、耕人书院等4个区块为主体的文化礼堂,成为村民家庭教育、化解矛盾、乡邻交往、书画切磋最爱的去处,不仅提升了村里的家风、村风,还吸引了很多外来游客寻找乡愁、探访历史。他还透露林家村的村歌就是该村村民自发创作的。

  林家村“宗族观念”的回归是奉化文化礼堂建设成效的一个缩影。记者了解到,围绕打造农民群众精神家园的目标,目前,奉化已建成52家文化礼堂。按照“5+X”模式,各村在民风廊、励志廊等传统“五廊”建设基础上,还立足本村特色建成了一批如农耕馆、书画馆、生态馆等特色展馆,真正形成“一村一礼、一堂一色”。

  文化礼堂要见其形更要入得了民心。为激活文化礼堂,奉化从优秀传统文化、农民身边的好人好事、送文化下乡中汲取营养,塑造新时期村民生活的“新常态”和新民俗。借助节假日,奉化在文化礼堂精心组织新年祈福礼、儿童开蒙礼、新人礼、金婚银婚庆典礼等传统仪式。通过送文艺进农村,文化礼堂里去年文艺小分队演出有20余场,戏剧演出50余场,电影巡展300余场。通过开展“好婆婆好媳妇”、“身边好人”等系列评选,村民们在文化礼堂中集聚为他们心目中的凡人善举“点赞”。

  村民们因文化礼堂而凝聚起来,农村沉睡已久的乡土情怀因凝聚被“唤醒”。“种花木富了后,村里人都感觉好像一下子失落了,还是过去穷时大家相处氛围好,”奉化西坞街道蒋家池头村村妇女主任卓孝玲告诉记者,文化礼堂建成后,村里的舞龙队、腰鼓队、排舞队都来礼堂里大舞台排练,礼堂里的“金溪书屋”藏书千余册,孩子们结伴而来,“金溪学堂”建成后几乎没闲着,成了村里道德讲堂、春泥活动室、妇女学校等教学基地……“文化礼堂又把大家聚在一起,失落在大家的欢声笑语中一扫而空。”(宁波日报)

稿源: 宁波文明网  编辑: 吴冠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