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道德风尚榜”活动宗旨是让绿叶变红花,而不再是绿叶衬红花。

中国宁波网举办“365道德风尚榜”,是为了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平台互动优势,为社会构建一个好人倍出的机制,拓宽好人产生、推荐渠道,让您身边做了好事的人能被宣扬,身边的真善美能被发现,同时,发现者又为社会树立了值得去学习的榜样。

发现真善美、宣扬感动、树立榜样,这便是我们为您搭建这个大型互动宣传平台的本意,也是为了能让更多的老百姓参与。

“365道德风尚榜”不再仅仅只是奖励好人,而是在奖励好人的同时,更要挖掘出好人身边的绿叶,让他们从幕后走到台前,也能被老百姓所知道,形成全社会发现、培养、塑造好人道德风尚的良好氛围,引导人们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镇海遗体、角膜、器官捐献者让大爱永驻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年03月31日 10:40

  在镇海区大同公墓第五墓园的宁波市遗体捐献纪念陵园内,有两道长长的纪念墙,上面一块块整齐的小方格上刻着遗体、器官、角膜捐献者的名字、生卒年月,并贴有黑白照片,他们的人生或许平淡无奇,却让人们记住了他们生命最后的奉献。

  遗体捐献,让思念驻心

  2013年4月5日16时,在镇海区龙赛医院的一间抢救室内,一群穿着蓝绿色手术服的医生和护士,缓缓摘下口罩。他们围绕着手术台,朝着手术台上的逝者,深深地鞠了三个躬。而在一旁,逝者的妻子和子女早已泪流满面。

  那一刻,镇海区志愿登记遗体捐献的第一人王恩松,不平凡的一生就此画上了圆满的句号,享年80岁。而他也成为了镇海区第一位遗体捐献者。

  王恩松幼年丧失双亲,二十岁入党,从军三十余年,参加过解放大西北系列战役,经历了抗美援朝战争,也挺过了坎坷的饥荒岁月。他生前常说,像他这样的孤儿,一辈子都是党和国家培养的,自己不信鬼神之说,唯有坚定共产党员的信仰不动摇。

  “老王生前一直说,人走后,丧葬会给子女增添很多麻烦,建墓地会占土地资源,还不如把遗体捐献出去,就算器官老化了,没用了,供医学研究也是好事。”去年清明节,记者在宁波市遗体捐献纪念陵园内,遇到了王恩松的妻子夏珍芬。夏珍芬说,每年清明节,自己和孩子都会来这里看望老王,没有骨灰、坟墓也没有关系,有这么一块纪念碑也足够了。

  2014年6月,夏珍芬在社区工作人员陪同下,在区红十字会办理了遗体捐献登记手续,传递着丈夫的爱心。

  器官捐献,让生命延续

  五岁,生命的蓓蕾才刚刚绽放,人生的旅途才刚刚起步,未来还有很多精彩的故事等着去书写。但是,这样鲜活的年纪,对于来自四川省的小男孩唐金龙来说,等待他的却是冰冷的死亡。

  时间退回到2012年11月25日。小金龙的父亲唐应斌下班回家,发现儿子脸色有些发白,还恶心呕吐,原以为是吃坏了肚子,睡一觉就会好了,也就没在意。次日14时许,小金龙突然嘴唇发紫,不省人事。家人立刻把小金龙送到了澥浦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抢救,送到时,小金龙心跳呼吸已骤停5分钟左右。之后,小金龙又被紧急送到了区人民医院。经医生检查发现,小金龙患有蛛网膜下腔出血。

  入院一周后,小金龙的脑干反射消失了,这也意味着他已走向不可逆的死亡过程。而此时,唐应斌艰难地作出了一个让全家人都震惊的决定:放弃小金龙的治疗,捐献器官造福他人。

  12月5日晚上,省市医学专家在区人民医院手术室内为小金龙做了最后一个手术——器官采集手术,他捐献的1个肝脏和2个肾脏,将会挽救3名器官衰竭的病人。“作为一个父亲,深知失去孩子的痛苦是无法承受的。孩子既然救不回来了,但他的器官可以救活其他人,也算是以另一种方式活着吧。”唐应斌说。

   角膜捐献,让光明重现

  2010年12月29日,58岁的韦坚理没能迎来新年的第一缕曙光,在亲人的万般不舍中离开了人世。妻子黄素君强忍悲痛,第一时间拿起电话致电宁波市眼科医院,她牢记老伴的心愿:“捐献眼角膜让别人重见光明。”

  2007年12月,韦坚理被查出患有恶性肿瘤,已到了晚期,癌细胞已经向大脑转移。医生向他下达了生命的“判决书”,他只有6—12个月时间了。然而当韦坚理面对死亡时,他表现出了生命的顽强与坚韧。从他得知患癌症的那刻起,一直保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始终对生命满怀欣喜,并积极配合医生治疗。而在这场与病魔的战斗中,韦坚理成了赢家,他坚强地活了三年零十天。

  在住院治疗期间,韦坚理无意间看到报纸上关于角膜捐献的新闻,也萌生了捐献角膜的想法,并说服了妻子。2010年9月,黄素君在角膜捐献志愿书上写下了“同意”,完成了韦坚理最后的心愿。韦坚理是镇海区首位角膜捐献者,虽然他走了,但此刻有两位素不相识的人正替他看着世界。

  捐献工作,需社会支持

  截至目前,镇海区遗体捐献登记共有44例,实现捐献2例,除了王恩松,另一位是庄市街道的俞鸿成老人。此外,器官捐献登记共有18例,实现捐献6例。角膜捐献登记45例,实现捐献3例。但是,这对于医学研究、移植需求只是沧海一粟,杯水车薪。无论是遗体捐献工作,还是器官、角膜捐献工作,都需要全社会的支持。目前我国供体严重短缺,很多患者只能在等待中去世。希望这些爱心人士的大爱之举能感召更多的人加入遗体、器官、角膜捐献志愿者的行列,为医学研究事业和医疗救治工作贡献力量,让生命再延续。

 

稿源: 宁波文明网  编辑: 吴冠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