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道德风尚榜”活动宗旨是让绿叶变红花,而不再是绿叶衬红花。

中国宁波网举办“365道德风尚榜”,是为了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平台互动优势,为社会构建一个好人倍出的机制,拓宽好人产生、推荐渠道,让您身边做了好事的人能被宣扬,身边的真善美能被发现,同时,发现者又为社会树立了值得去学习的榜样。

发现真善美、宣扬感动、树立榜样,这便是我们为您搭建这个大型互动宣传平台的本意,也是为了能让更多的老百姓参与。

“365道德风尚榜”不再仅仅只是奖励好人,而是在奖励好人的同时,更要挖掘出好人身边的绿叶,让他们从幕后走到台前,也能被老百姓所知道,形成全社会发现、培养、塑造好人道德风尚的良好氛围,引导人们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宁波数字解说文明城市 传递正能量、树立新风尚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年03月12日 10:11

  创建文明城市,不仅创造了优美环境、优良秩序、优质服务,还实实在在地改变着甬城百姓的生活,传递正能量、树立新风尚,把在人们头脑里的精神文明变成了看得见摸得着的好事实事,使宁波市民生活得更有道德、更有文化、更有品位。

  记者收集了这些充满着精彩的数字,它们是宁波实现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所带来的一切变化的最好的解说员。

   201名

  春华秋实,我市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塑,使我市的“爱心GDP”遥遥领先,在由民政部发起的“中国城市公益慈善指数”测评中,我市在过去三年连续获得“中国公益慈善七星级城市”称号。我市大力弘扬好人文化,确立了每两年评选一次道德模范、每年评选一次最美宁波人、每两月评选一次宁波好人、长年褒奖“文明有礼宁波人”的道德荣誉体系。近年来,我市涌现出了“最美四姑娘”“最美快递哥”“最美公交车司机”等一大批优秀人物。截至目前,我市共评选表彰宁波市道德模范和提名奖获得者52名,宁波好人201名,人们在一次次正面宣传中受到了熏陶、得到了洗礼,在全社会形成了见贤思齐、崇德向善的良好社会风尚。

  35万名

  “雷锋”时刻在宁波市民身边。如今,在医院、在学校、在路上、在车站……成千上万的志愿服务已成为甬城一道道美丽风景。传承雷锋精神、弘扬文明新风已成为宁波这座文明城市的常态。目前,宁波市的志愿服务中心已经具有了强大的志愿服务对接功能,24小时有专人执守志愿者服务热线、网站、微博、微信和短信平台,一旦发现市民有志愿服务方面的求助,马上进入拥有1000多个志愿者组织、35万注册志愿者的数据库,寻找能够提供服务的志愿者组织或个人,并为双方约定服务时间。

  500余场

  去年冬天,我市推出了首届市民文化艺术节暨惠民文化消费月活动,33项市级文化活动和百余项县(市)区级活动轮番上场,让市民享受了一次长达两个月的文化盛宴。在农村,我市每年举办农村文化广场建设成果展演12场,吸引观众近3万人次。

  宁波还组织开展全市排舞大赛活动,吸引了213支基层群众文体队伍参加,参演群众近5000人,观众超过5万人。此外,我市还每年组织500余场低偿、免费的“文化走亲”活动,极大地丰富了市民文化生活。

  仅有的6个

  2005年,包括宁波在内的9座城市获得了这一殊荣。10年之后,宁波实现了全国文明城市“四连冠”。此时,连续四次获此殊荣的“老字号”全国文明城市一共仅有6个。

  1000所、500多万元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作为评选全国文明城市的前置条件,进行单测单评。换句话说,这项工作没做好,直接淘汰。

  宁波有未成年人118万。为了破解因部分未成年人暑期无人管、无处去而导致安全事故高发这一难题,全市有关部门建立了形式多样的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实践阵地,到目前,全市建有乡村学校少年宫87所,城市学校少年宫60所,“春泥计划”实施点1979个,“四点钟”学校252所,这些教育实践阵地内容丰富多样,德育、智育、体育、美育有机结合。我市各级关工委,每年暑假都要联合村(社区)、企业开办约1000所“假日学校”,每年投入经费500多万元,5000名左右的“五老”志愿者和大学生志愿者、在职教师志愿者一起给孩子辅导假期作业,开展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让未成年人度过快乐、充实的假期。

  近3000家

  目前,全市各乡镇(街道)全部建立了社会服务管理中心,近3000家社区(村)建立便民服务中心,真正实现了市民在家门口办事。一些乡镇还设立代办点,由村里的党员和干部收集村民要到镇里和县里办的事,替村民去办。

  我市还探索建立政府购买社区公共服务机制,采取项目购买、公益创投等方式,支持各种社会组织、专业机构参与社区服务,承接政府部分事务性工作,给居民提供个性化的服务。针对台风暴雨等天灾,去年,我市财政出资3800万元,为全市常住居民提供6亿元的巨灾风险保障。 (东南商报)

稿源: 宁波文明网  编辑: 吴冠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