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宁波网3月9日讯 (记者 俞越 李宇锋 实习记者 柯善露) 徐志明,镇海企业联合会企业家协会副秘书长、浙江省作家协会会员,是长篇报告文学《好人刘国娟》一书的作者之一,也是掌握了最多有关刘国娟事迹第一手材料的人。本网采访了这位最“熟悉”刘国娟的作者,讲述他眼中的“爱心妈妈”和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好人刘国娟》作者徐志明
“她不仅是一个企业家,她承担的社会责任非常多”
《好人刘国娟》是“镇海企业家丛书”的首卷,顾名思义,撰写这本书的初衷本应是讲述刘国娟如何从一名只有初小文化程度的农村妇女成长为一名成功女企业家的创业历程。
但是,在深入接触刘国娟的过程中,徐志明逐渐发现“她不仅是一个企业家,她承担的社会责任非常多”。因此,在最终问世的这本书中,“创业篇”只占了三分之一,大部分篇幅展现的则是更为动人的“亲情篇”和“助人篇”,着重讲述了刘国娟含辛茹苦抚养六个女儿的故事,以及热衷社会公益的感人事迹。
在徐志明眼里,刘国娟“很有魄力,也很善良”,她的财富取之于社会,又以不同形式回归于社会。
与生俱来的“好人基因”
在历时三年的收集材料的过程中,徐志明采访了不少刘国娟身边的人,“好人”是他们对刘国娟的一致评价。
徐志明也有相同的感触:“她从小时候到做老板,始终都没有放弃过做好事。”
的确,刘国娟的“好人基因”仿佛是与生俱来的。让徐志明印象最深的是,还在刘国娟读小学的时候,她捡到一个皮夹子,发现里面有十多块钱,当时一年的学费仅仅1块8毛,钱包里的钱对于读书都困难的刘国娟来说是一笔巨款。但她没有想过占为己有,执着地从早上等到下午,终于等来钱包的主人。
“好人有好报”
在徐志明看来,“好人有好报”是对刘国娟最好的诠释。在采访中,徐志明讲述了两个发生在刘国娟身上的极富戏剧性的故事,非常好地印证了“积善之家,必有余庆”这句话。
2007年,有位办超市的朋友为度过资金链危机,问刘国娟前前后后借了400万。但是,那位朋友最终还是赔了本,超市也倒闭了。为了补偿刘国娟,他只能把手头上仅有的一块在望春的地皮抵押给她。虽然当时那块地估价仅100万,但刘国娟只能接受这个事实,心想能捞回点总是好的。谁想到,后来那块地被征用了,分三次拆迁,补偿金竟然达到了1200万。
还有一件事情发生在2013年国庆节。刘国娟趁休息时间,叫家里人一起把存放在望春仓库的被子全部转移到新的江北库房,好把原先的仓库早点腾出来给下一位租户。她的女婿本想劝她可以慢些搬,要注意身体,可是刘国娟依然坚持,在3号那天终于把全部的被子转移到了江北。没想到,在搬完货物的次日,宁波遭遇到了历史罕见的特大暴雨,尤其是余姚、鄞州一带成了重灾区,望春的仓库也全部被水淹没。幸好把货物及时转移出来,不然价值一两千万的被子全完了。在庆幸之余,刘国娟立马想到:“余姚大水发得这么厉害,我是没什么损失,但别人肯定需要帮助。”于是,她每天给余姚捐赠一卡车被子,一连捐了好几天,总金额达到了40多万。
“我们的社会太需要像她这样的人”
谈及刘国娟的品质,徐志明提炼了三点:第一,她不畏惧困难,总是坚信自己能成功;第二,她作为一个企业家,懂得承担社会责任;第三,她善待员工,虽然每月只有2000左右的工资,但每个员工都舍不得离开。就这三点,足以成为刘国娟成功的基石,值得千千万万的企业家学习。徐志明由衷地赞叹道:“我们的社会太需要像她这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