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道德风尚榜”活动宗旨是让绿叶变红花,而不再是绿叶衬红花。

中国宁波网举办“365道德风尚榜”,是为了充分发挥网络媒体的平台互动优势,为社会构建一个好人倍出的机制,拓宽好人产生、推荐渠道,让您身边做了好事的人能被宣扬,身边的真善美能被发现,同时,发现者又为社会树立了值得去学习的榜样。

发现真善美、宣扬感动、树立榜样,这便是我们为您搭建这个大型互动宣传平台的本意,也是为了能让更多的老百姓参与。

“365道德风尚榜”不再仅仅只是奖励好人,而是在奖励好人的同时,更要挖掘出好人身边的绿叶,让他们从幕后走到台前,也能被老百姓所知道,形成全社会发现、培养、塑造好人道德风尚的良好氛围,引导人们自觉践行核心价值观要求,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落细落小落实。

一座连心桥见证甬黔两地山海相连的深情厚谊
http://www.cnnb.com.cn  中国宁波网   2015年01月19日 15:18

  一群妇女和孩子穿着艳丽的民族服装,兴高采烈地从宁波桥上走过。

  宁波桥通车后的污养河。

  宁波桥修建前的污养河。(摄于2014年8月10日)

  再赴贵州从江,除了欣喜,更多了一份期待———

  因为很想亲眼看看,亲手摸摸,我们曾经蹚过水、游过泳的这条污养河上,架起的宁波桥究竟是怎样的?

  1月18日一早,从从江县城出发,车在崎岖的山路上穿行,眼前的景色既熟悉又陌生:上次来,还是盛夏,当时漫山遍野绿油油的梯田,在微风细雨中,如浪花翻滚。如今已是冬季,梯田少了绿色,多了灰黄,显出一道道分明的纹路,在山间的薄雾中,显得悠远含蓄,别有一番韵味。

  我们的车到污养河畔,还没见到桥,先听到山谷中飘来的芦笙齐鸣,这是当地苗族的传统声乐。河里水位还是不高,静静地流着,一座崭新的水泥石拱桥已经矗立起来。两岸乡亲和孩子们围在桥边,妇女领着孩子,小伙推着摩托,好奇地向对岸张望着。历时5个月,由宁波爱心市民捐建的这座长34米、宽8米的宁波桥,通车了。

  1

   污养河畔的乡村像过年一样欢腾

   从此,乡亲们迈向了新生活

  车到桥前,乡亲们老远就出来相迎,他们奉上香浓的米酒,在我们的脖子上挂上彩蛋,这是乡亲们迎接远方贵客最隆重的方式。桥头的石碑上,宁波书法家周律之先生写下的“宁波桥”大字异常醒目。

  昨天,对于污养河畔的乡亲们来说,注定是一个难忘的日子:苗寨的男子吹起芦笙,妇女和孩子则穿上了艳丽的民族服饰,这是这里过年才有的热闹景象。

  踏上这座用宁波市民沉甸甸的爱心铺就的水泥桥,心里充满了感慨。桥只有34米,并不是很长,步行来回只要一两分钟,但对于生活在这里的乡亲们来说,却有别样的意义:长期以来,这条污养河将加榜乡劈成了两半,一头的大平、小平、平妹、摆党、污页等5个村3000多乡亲包括300个孩子,要到乡里看病办事,必须要等待污养河枯水期时,才能蹚水过河,否则就要绕行2个多小时的山路,非常不便。

  一旦涨水,乡里唯一的中心学校就只能被迫停课,孩子们的学习进度因此也受到影响。昨天,附近村的三年级小学生黄小燕和同学们也兴高采烈地来到了这里:“以前,像这样的冬天,由于河水冰冷,即便是枯水期,也需要走独木桥,现在不用了。”如今,她和同学再也不用看着污养河的“脸色”来决定今天是否上学,而这对于乡里的变化是十分直接的。

  桥的建成,也让乡亲们的生活发生了变化。在桥边,有一个用太阳伞支起的小摊,卖些副食品、饮料……摊主叫黄小列,是附近污养村苗寨的乡亲。“桥通了,过往的人多,来这里摆个摊,兴许会有生意。”她说。

  以后这里通了水泥路,去乡里办事就更加方便,路修好了,许多物资就能通过货车运输,污养河畔的村落经济也肯定会越来越好。

  2

   一座由无数爱心凝聚的“连心桥”

   一周筹到70余万元善款彰显大爱

  大约在半年前,还是夏天,当时的场景我们仍历历在目:第一次来到污养河畔时,这里的乡亲们在河滩上生火煮饭,孩子们在水中嬉戏打闹。他们过河,要么蹚水,要么通过只有拳头粗细的独木桥,而一到涨水,污养河两岸的交通就几乎被中断,孩子要被迫停课,乡亲们到乡里去看病办事都不方便……当时是夏天,枯水期好歹能蹚水过河,而到了冬天,要在冰冷刺骨的水中蹚过去,着实需要一番勇气和一副好身板。

  经过实地采访,我们了解到,在当地造这样一座长30多米的水泥桥,需要近80万元,这对几乎没有财政收入的当地政府来说,是困难的。我们当时就想,能不能发动宁波———这座爱心城市的社会力量,为加榜乡造一座桥。

  回到宁波后,我们立即行动。去年8月12日,我们采写的第一篇报道《河水一涨孩子们的上学路就断了》刊发。仅仅一周左右,爱心如潮水般涌来,我们通过宁波市红十字会爱心账户、支付宝公益等渠道,收到了社会各界的爱心捐款超过70万元。

  这里面有爱心企业和企业家的善款,但更多的是普通市民的无私捐助,许多人甚至连姓名都没有留下。海曙新街社区一位失独老人,捐出了自己的补助金,他只跟社区工作人员说,人老了,也用不了太多的钱。蹚水过河太危险,别让孩子们受苦。

  还有一位82岁的应姓老奶奶,她从关爱小区一路走一路问找到东南商报社,拿出有零有整的300元钱托我们转交,看得出,她并不宽裕,但她说这是一点心意。

  我们也收到了两笔特殊的汇款,一笔9000元,一笔1000元,署名“顺顺”,对方地址是“长春路3000号”。我们找到对方汇款的邮局,工作人员看了以后说:“这肯定是‘顺其自然’的汇款,因为1万元分两笔汇,就不需要出示身份证了。”而在整个捐款过程中,我们也接受了民政部门的监督指导,将每笔捐款,哪怕一分钱,都通过报纸公布,开诚布公地面对各方的质疑和监督。(东南商报)

稿源: 宁波文明网  编辑: 吴冠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