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中国宁波网视频《对话》节目。我们今天为大家带来的依旧是“寻找身边好学校”百校校长访谈的系列对话。首先我为大家介绍一下今天邀请到的嘉宾,宁波万里国际学校校长袁湛江。非常感谢今天您做客我们的节目,为我们带来本期“因材施教,做个性化教育的寻梦者”的主题探讨节目。

  在这几年我们也自己做一些突破,做一些新的教育形势下的提升,肯定有了一些新的变化,有新的风貌。在节目一开始,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

  袁湛江:谢谢你们给我们这样一个很好的展示的机会。对于宁波的市民来说,了解万里学院和诺丁汉大学比较多,对万里国际学校相对来说少一些。其实万里国际学校是万里教育集团创办的第一所学校,后来才有了万里学院和诺丁汉大学。万里国际学校是浙江万里教育集团于1995年创办的一所全寄宿制的学校。到2008年的时候,初中、小学划归宁波市国家高新区,高中仍然实施民办,归属宁波市教育局直属管理。

  发展到今天,我们在一种独特的机制引领下,全体教职员工奋力拼搏,在2014年,前不久拿到了浙江省首批特色示范学校。这个数量非常少,整个浙江省只有32所,宁波市只有5所,我们是其中的一家之一。全体师生为此付出了全部的心血,而且我们也感觉很骄傲、自豪。

  目前在宁波市政府、国家高新区和市教育局的共同支持下,我们在高新区重新建了一所学校,面积是106亩,设计的规模是36个教学板,计划在2016年迁入新校区,所以现在对于全校教职员工来说,正是处于一个欢欣鼓舞的阶段,我们已经把自己对教育的梦想投入到对未来的蓝图设计之中。

  主持人:非常感谢,您刚刚提到的三所学校,说到三所学校我们老百姓都有一个非常普遍的看法,这三所学校在所有的学校里面来说,都显得非常有特色,特别是像诺丁汉大学,就是一个非常西化的教育体制,我们学校作为高中段更多的可能是在基础教育阶段,是遵从大的体制的。我知道我们有很多的特色,给我的感觉一个是我们相对来说比较开放,而且是比较勇于创尝试一些新鲜的理念和方法,这边给我们介绍一下,我们是不是有一些新的动作,或者这几年下来,我们摸索出了自己的相关的比较有特色的道路,有没有相关的一些情况?

  袁湛江:主持人的这个话题是一个非常有意思的话题,我们陈旧的教育观念在判断一个学生是一个什么样的学生的时候,常常是一把尺来衡量他,这把尺常常是这个孩子的学习好不好,或者听话不听话,很多大人都这样评价孩子。实际上一个孩子的学习成绩好不好,不能简单地判断他就是一个优秀的学生还是一个平庸的学生,或者听话不听话也无从判断,因为听话不听话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听话,就是说这个孩子没有超越大人的思维范畴,难道不超越大人的思维范畴就一定好吗?所以这些观点都比较陈旧。我们认为衡量一个孩子的优秀和不够优秀,应该有更全面的角度去考量。

  我先给你说一个故事。我们学校曾经有这样一个小孩子,长得像你一样漂亮,水灵灵的大眼睛,可以说是人见人爱的一个小孩,但是这个小孩学习上不是非常理想,曾经有一段时间多门学科挂了红灯。后来老师就多次找他,越找她越紧张,精神也一度处于低迷状态,要高考,成绩上不去,老师又经常找她,家长又给她压力,所以情绪很低落。后来老师就做了一个深入的研究,这个小孩挺聪明的,学习成绩上不去一定是有原因的,就跟踪她、观察她、分析她,最后发现她有一个与众不同的特点,就是喜欢上课玩东西。

  别的同学可能玩笔、玩手绢、小镜子等等,她玩的东西与众不同,她喜欢玩刀子,开始的时候是在草纸上刻来刻去,后来在书本上,后来在橡皮上,逐渐就创作了一些作品出来,而且同学们很欣赏,有的同学甚至找她,你给我刻一个,然后她越来越有兴趣,后来自己的课桌上、桌椅上,甚至墙壁上,都留下了她创作的痕迹。你可以想象在一个公共环境中,这种习惯肯定不受欢迎,何况在课堂上,一定会影响她听课的注意力。所以老师们就分析,发现她上课犹豫不注意听讲,经常专注于她自己的创作,所以她的成绩就受到了影响。

  后来老师就设计了一个教学环节,有一天下午放学以后,老师带着这个班的同学到我们学校的版画室去参观,结果这个班级的同学一到板画室以后,就发现这个姑娘一下子眼睛放光了,她看到作品以后,似乎一下子找打了自己倾诉的对象。老师们看到了她这种情况就友好地邀请她,你喜欢版画吗?我喜欢,如果你喜欢的话可以参加我们的版画小组,她说好,从此以后她就参加了版画业余小组。每天放学以后都到版画小组来搞创作。

  一个版画作品要经过千刀万刀,她都不怕麻烦,而且她很有创意。后来她的作品被省级的报刊发表了,而且还获得了二等奖。这个对她是一个强烈的刺激,她一下子意识到,我也不比别人差,很多同学似乎比我优秀,但是她们还没有发表过作品,但是我有。老师抓住了这个契机,老师就说,其实你本来就很聪明,你只是没有把功夫用到该用的地方,如果你用这种精神去学习学科知识的话一定会做得很好。她说,是吗?半信半疑,后来老师说,你试试看,当然老师也对她进行监控,比如说你把刀子交给我,我给你保留,你要保证这节课里面你不再动其它东西,一节课、两节课,一天、两天,一个星期以后,奇迹出现了。她不但对老师讲课的东西了如指掌,而且把前面的课也开始补上。后来在高考的时候,她以优异的成绩考入了中国美院,而且毕业的时候被保送成为研究生,这就是一个从很普通的,甚至是学习成绩被看作弱势的一个学生蜕变成一个白天鹅的故事。这个故事对我们有很深刻的启发。我们就感觉到,用一把尺衡量所有的学生是不公平的。

  其实每个学生都可能在某一方面是一个潜在的天才,这个例子就说明了这个观点。所以以后的教育过程中,我们就有了一种意识,要注意发现和挖掘每一个学生独特的闪光点,从而让他找到自信,使他全面能够得到提升,这就是个性化教育思想的一个初衷、出发点。

  主持人:你刚刚分享的例子是一个非常鲜活的例子,您刚刚说不能用一把尺来衡量,我们要提供一个怎样的教育环境和方式,更多说到的就是合适,要适合孩子,不是所有的孩子用的都是同样的方法,必定有一部分孩子是适应这样的教育,另外肯定也有一部分的孩子从方式上、时间上可能都没有办法得到很好的发挥。您刚刚讲到个性化教育,您还讲到要发现、发觉孩子,每个孩子身上的闪光点。如何做到呢?每个孩子,我一直都觉得,像以前说的大班化的教育对老师来说就是很不容易了,现在尝试做小班化教育,让孩子能够多一点的时间在课堂上有机会进行交流、发挥,但是真正要做到挖掘每个其他的亮点、特色,我觉得不是那么容易的一件事。

  袁湛江:您现在提到的问题是一个非常关键的问题,涉及到了个性化教育从一个理念转变为一种方案或者一种行动,特别是一种有效的行动。其实个性化教育也并不是我们的独创,个性化教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至少已经诞生两千五百多年了。你知道中国最早的个性化教育专家是谁?

  主持人:这个我不是特别清楚。

  袁湛江:两千五百多年前,这是一个重要的提示,就是我们的孔老夫子。孔老夫子因材施教的学说,就是个性化教育的源头。我们从他当中汲取到一种伟大的力量,孔夫子据说有三千多名学生,其中有七十二个是比较著名的,他本身不仅有个性化的理论,就是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而且他有丰富的大量的实践,他的七十二个学生,现在都可以查出来,每个学生都具有鲜明的特点,都是他培养成功的一些典型。

  比如说举几个例子,比如说家境贫寒却安贫乐道的颜回,是一个典型的品学兼优的学生,这样的学生孔子就评价他,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什么意思呢?就是说粗茶淡饭,而且居住环境非常简陋,一般的人都感觉不堪忍受了,整天忧心忡忡,但是颜回却始终保持一种乐观的态度。孔子认为,这非常可贵。而且表扬他不迁怒,不二过,把他树立为所有同学的典型榜样。比如说性格粗犷,不拘小节的子路,又是另外一种类型,孔子一方面要鼓励他不畏强暴,不欺弱小,一方面又提醒他,要注意谦虚谨慎,三人行必有我师,而且告诉他,说话要谨言慎行。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比如说以孝道著称的曾参,在孔子的学生中他年龄是最小的,而且生性愚钝,但是他非常勤奋好学,孔子就鼓励他,发奋努力,经过自己的努力一定会后天有成。孔子的原话说,刚毅木讷近乎仁,而且仁者寿,这就是对曾参的一种表扬。果然曾参就不负众望,后来经过奋发的努力,修论语、著孝经,成为孔子之后,儒家学派最重要的传人,可见在孔子的学生中,不仅有理论,而且有实践。我们从孔子的身上找回了教育最本质的东西,就是要关注人,关注每个人的不同特点,发现孩子们闪光的东西,再进行我们的教育实践。

  刚才你谈到怎么样把美好的理念变成一种有效的行动,这是对所有的学校和教师的考验。我们是这样做的,最开始的时候,我们的做法很简单,把每个孩子分给不同的老师,让老师对这些孩子进行深入的关注、观察、诊断,才有可能对他采取有效的教育手段和教育方法。但是怎么深下去?你刚刚讲到,现代学校制度是由班级授课制开始的,几百年了,几百年的现代学校制度大面积地提高了教学效率,但是相对而言它的集体教育增加了,个性化的教育削弱了。我们就针对这种班级授课制,因为班级授课制往往是一个老师,班主任面对几十个孩子,其实一个班主任关注几十个孩子要关注得非常深入、到位,每个学生都给予非常恰当的指导,客观地说是很困难的,因为人的精力是有限的。

  但是我们把四十几个孩子分成若干份,教这个班的老师人人有份,每个人都做导师,这样的话几乎孩子一分,一个老师大概负责十个孩子左右。当你从四十个孩子的关注面变成十个孩子关注面的时候,面变小了。因为面变小了,关注的频率和精细度就增加了,所以有机会对孩子进行非常细致的观察,从而拿出一种非常准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教育办法。这种制度就叫导师制。

  导师制本来是大学的概念,但是在中学里面开始实施导师制已经有十七八年的时间,应该说在国内,至少在大陆,我们是第一个100%实施导师制的中学,也因为这个,我们被评为浙江省的特色学校,这是一个重要的原因之一。

  主持人:您提到如何把这样的理念辅助到实践,这个实践对老师是一个非常大的考验。除了老师在招聘过程中对于自身的一些要求之外,更重要的是进入我们这个集体之后,如何融入我们这个集体,如何把我们的这些教育理念、教育思想贯穿到教育工作中去,贯穿到整个学习生活中去,能否给我们讲讲整个师资的队伍建设如何让老师也从骨子里培养出对孩子的关注,对孩子的个性化的一种发展的要求呢?

  袁湛江:谢谢你提出这个问题,一个学校办校质量的高低很重要的一个支点就是教师队伍的敬业精神和专业水准,怎么选择、引进、培养和造就一支高质量的教师队伍呢?这是每个学校都在认真思考的一个话题。我们这个学校真的跟一般的学校与众不同,因为我们这个学校轻松一点说是一个移民学校,我们这个学校81%的老师是来自于全国24个省市,只有19%的老师是来自浙江省,所以五湖四海、天南海北的各种文化融到一起去,这里面有整合的过程。这种整合很大程度上在于你用什么样的教育理念作为引领整合这支队伍。

  我们学校有一个校风主题词,是八个字,彰显个性,和谐发展。希望在这个学校的每个老师,每位学生,每位管理者,甚至包括每位员工,都有自己不同的健康的个性,这种个性是要得到呵护和鼓励的,但是必须要和整个团队相融合。你在享受个性的时候,要给别人带来享受,而不是带来损害,所以叫彰显个性,和谐发展。

  我们在个性化教育理念的引领下,选择教师队伍比较注重这样几个特点,第一个乐业爱生,平常一般人讲敬业爱生,但是我们认为如果一个人对他的职业不热爱,没有兴趣,让他去敬爱的话,是不太可能的,所以我们会选择那些热爱教师职业,热爱学生的老师,作为我们这所学校选择人才的一个基本条件。

  其次就是要有一种积极进取的阳光的心态,然后还需要有一种脚踏实地的习惯和思维方式。如果光有高尚的理念,没有坚守,不能具体地踏踏实实地做事情,因为教育事业、教师职业在某种程度上是需要耐得住寂寞的,没有那么多的鲜花和掌声,需要每天备课、上课、批改作业,跟学生谈话,所以是需要能够守住自己心灵的一块净土,需要耐得住寂寞。所以我们从这几个角度考量老师是不是我们学校所适合的老师。

  一旦进来以后,我们主要在培养上注重在这几个方面形成一种导向。一个是阳光自信,希望老师们每个人都能展示出自己阳光和自信的心态,客观上来说,为老师提供了彰显个性的平台以后,老师就容易有这种心态,因为你知道,知识分子最怕的就是怀才不遇,给了他舞台,长处能够得到展示,心情就会快乐,心情快乐的话就会形成一种阳光自信的性格。这是我们的一个追求。

  还有一个追求就是团队的合作精神,现在的教学教育光靠个人的单打独斗是解决不了问题的,彼此间要互相捧场,而且要积极弥补,合作精神很重要。举一个例子来说,高考,这个学科考得再好,别的学科都考得不好,最后学生还是上不了好的学校,所以一定要合作。还有一个就是要彰显个性,我们主张每个老师都能有不同的个性能够得到展示。我们在培养老师和引进老师上主要是这么几个原则。

  主持人:非常感谢,接下来再回到刚刚讲的个性化的问题。说到个性化教育,您刚刚讲到一点,我发现在我们学校无论对学生还是对老师,都有一个非常好的引导方式,可以说是宜疏不宜堵,这样的行为在课堂上看来是一个不好的行为,但是它是转变一个方式,而不是硬生生地把这件事不好就不允许你做了,我觉得这个方式对学生来说是非常好的,不是硬性的,是非常具有引导的艺术的。

  就个性这件事,对现在的孩子来说,很多家长的看法是个性这个事情有时候是一把双刃剑,对于孩子来说,特别是到了初高中年级的孩子,他们很有自己的个性,有一些孩子可能在我们的家长、老师看来,例如说非常桀骜不驯,但是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这样的孩子会特别有正义感,这就是一个双面性的事情,您能否给我们探讨一下这个问题,我觉得这是一个度的问题,怎么样的个性发扬是在合适的度,在我们的引导方式来讲,怎么样的力度对孩子进行引导是比较合适的力量呢?

  袁湛江:我感觉您不仅是一个个性化的见证者和欣赏者,而且你已经是一个个性化教育的探索者,其实中国文化,所有的东西聚集到一起就是一个字“度”,两个字就是“中庸”,就是不能火候不到,也不能过度。个性化教育也是一样,我们所说的个性,很多家长认为现在的孩子已经很有个性了,而且很多个性甚至让家长吃不消了,其实我们也有这种感觉,所以我并不认为所有的个性都是需要得到呵护和鼓励的。个性是要区别的,所以我们所说的个性是孩子的一种天然、良好、健康的个性,要尽量发现、挖掘、彰显培养它,对不健康的个性一样需要对它进行直接的批评或者委婉地批评,要因人而异,要对他进行正面的引导,并且要校正他的不良个性。比如说早晨不起床,这叫不叫个性?他跟别人不一样,这是不是就是个性?这种东西其实是不良习惯。比如说在公共场所穿不适宜的衣服,这是不是一种个性?比如说比基尼只能在游泳池里面穿比较合适,在海滩上可以穿,但是在教室里就不合适,所以要分场合、分环境,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所以我们并不认为所有的个性都需要保护,我们也并不包容那些不健康的个性。这一点的观点是非常鲜明的。

  但是我们提出个性化教育,实际上是意识到现在孩子很健康的东西没有被发现,没有被唤醒,这是我们非常焦急的事情。所以我们的个性化教育实际上是在致力于想办法挖掘每个孩子与众不同的健康的个性,从健康的个性对所有的性格,整个的人生做一个迁移,使他逐渐摆脱不健康的个性,回到健全的人的轨道上来。

  主持人:您刚刚说到的观点对于家长来说,对于网友来说,可以说是一个参考。刚刚您介绍了这么多关于个性化教育方面的一些开展的工作,而这多年的工作,对于孩子到底有多大的影响?通过这么多年的工作开展,对于学校通过个性化教育又收获了一些什么?

  袁湛江:可以说是对我们个性化教育的考卷,如果说我们开展了很多年的个性化教育,学校没有什么变化,或者和一般的学校没有什么区别,这个个性化教育开展的意义在哪里,价值在哪里,看不到。对整个万里国际学校的师生、家长来说,他们都是很有发言权来回答这个问题的。

  我给你汇报一个事实,今年我们在开展个性化特色示范学校评选的时候,今年不是听校长的汇报,也不是简单地看学校准备好的各种各样的材料,是通过全方位走访的形式。比如说学校提供所有老师的名单,提供所有学生的学号,提供所有家长的电话号码,任意地抽取老师、学生和家长乃至社区,全方位地了解这个学校对不同的人群带来的影响和印象。

  这是要经受住严峻考验的,如果只是包装出来的学校,或者临时拼凑出来的所谓特色,这个考验是经受不住的。所以我认为我们的老师、学生、家长、社会舆论都有发言权。我也在这里荣幸地邀请你,如果有机会的话可以到万里国际学校去走一走,微服私访,看看我们学校的师生状态以及个性化教育的成果,但这毕竟是以后的事情。

  我今天可以做一个简单的介绍,十多年的个性化教育给我们学校带来了什么样的变化。我说两个重要的称呼,2004年,我们学校被评为浙江省一级重点中学。当时是浙江省民办学校当中首批一级重点中学,而且全省只有两个。这表现了我们十年以前的办学水平。十年以后的今天,我们又荣幸地进入了浙江省首批一级特色示范学校,再一次证明了我们是站在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最前沿。我只说这两个称呼基本上就可以概括了,我们学校获得荣誉有几十项,我在此不一一列举。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我们的学生,可以说每个学生都是充满自信,非常阳光,他感觉在学校生活和学习是很幸福的一件事,当然这种幸福并不排斥、排除很艰苦的学习上的任务,这是两回事,所以有时候是痛并快乐着的。所以学生的阳光的心态非常好,老师因为自己的才能能够得到展示,有自己的舞台。所以老师的心情也是舒畅的,尽管工作是非常劳累的,而且心理负担也非常重,但是整个工作状态,人生的幸福指数是比较高的。

  另外我们还有大批的学生从学校走出去以后,能够成人成才,也说明了这个问题。比如说我举一个例子,我们2003年有一位毕业生叫罗培东(音译),毕业以后考到了上海的东华大学,学习高分子材料,毕业以后又以优异的成绩考入英国帝国理工大学读研究生,然后继续在这个方面深入研究,而且他在读研期间,他对国家在这个方面的工业发展高度关注,回来以后他带来了一个团队,包括海归的人士还有国内这方面研究的专家,他组建了一个团队,这个学生是慈溪人,然后在慈溪开始建立了这样一个可以说是梦工厂,研究高分子材料,具体研究的内容是液晶显示器的液晶薄膜,这个液晶薄膜的技术几乎被日本和韩国垄断,以前一直被它们垄断,他立志改变这种局面,所以他带回来专家团队经过几年的深入钻研,多次实验,终于研制成功迄今为止我们国家第一条液晶高分子材料显示器,显示的材料。这个材料很大程度上打破了日本和韩国垄断的局面,因此他也被入选为国家千人计划的著名的青年科学家。而且他自己也被选为慈溪市青年企业家协会的常务副会长,宁波市、浙江省以及国家的重点科技人才。

  我只举这样的例子,这样的例子很多,我手里有几十个,因为时间的关系,我不一一列举,但是可以通过这些学生优异的表现看到万里学子走入社会以后巨大的发展潜力。从高考上来说,因为现在很多的网友也非常重视,说校长你说点实际的,高考怎么样,对于一所普通高中来说,我觉得高考是普通高中无法回避的话题。

  高考实事求是地说,我们的高中学生选拔的空间是有限的,我们今年的分数线已经公布了,我们是577分,处于公立学校的末端,民办学校的前列,就是在公办学校和民办学校的夹缝的地方。在宁波城区的17所学校当中,我们大概排在第十名左右。也就是说,我们所录取的学生已经是经过几所学校选拔和剩下来的学生居多,能够达到第一批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的学生在我们学校是寥若晨星的。这样的概念。

  我们经过三年的打造,能够把学生80%以上的学生推进本科,进入一本分数线的学生,以今年为例,今年的分数前几天刚刚出来了,现在正在填志愿,我们的理科创新班在当时进入一类高中分数线学生极少数的情况下,现在整个班级的一本率超过80%,而且自主招生三位一体也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在艺术高考方面,有12位学生超过了复旦大学,中央美院和中央工艺美院这些著名高校的分数线。还有七位普通班的学生,没有进入创新班也冲入了一本的分数线。

  所以可以看到,我们是一个起点不高,但是提升幅度很大的学校。在宁波市从起点看发展变化,质量测评体系中多次名列前茅,这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巨大的鼓励。

  主持人:非常感谢。您刚刚提到的这些非常令人欣喜的成绩,让我想到,我们说的教育最重要的是什么?并不是达到怎样的高度,而是这个时间段内让孩子提高了多少,这才是教育真正的价值所在。其实我刚刚非常感谢袁校长向我发出的邀请,很多网友跟我一样,也希望有这样的机会能够身临其境,真正身处我们学校其中,感受一下学校给我们带来的不一样的感受。今天没有办法,但是同时我还是看到了,袁校长带来了一些学校相关的材料,是不是有这样一个机会,可以趁着今天给我们间接地展示一下我们学校。

  袁湛江:主持人给我提出这样一个邀请,我心里非常感动,这是给我和各位网友之间搭建一个非常好的桥梁,我这里非常诚恳地邀请各位网友,如果有兴趣了解一下万里国际学校,特别是有孩子将来可以在若干个普通高中进行选择的话,我非常欢迎您在方便的时候,到我们学校来参观指导。

  我手里有几本材料,第一本材料是新课程中教师行为的变化,这本材料是我们学校早期由学科老师撰写的教育案例,我们是怎么样把不同类型的学生通过发现、挖掘、彰显转变成功的例子,这本书是2001年由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出版了以后很快就引起了教育部专家的高度关注。当年就被立为全国38个城市首轮新课程教师培训与参考用书。我觉得这个书大家如果有兴趣的话可以看一看,应该说在新课程改革中比较有影响力的一本书,这本书的作者全部来自于我们学校的老师。

  第二本书是个性化教育透视,也就是刚才我和主持人反复探讨的个性化教育的问题,这本书应该说是我们比较系统地从实践到理论,从课程到教学,从老师到学生不同视角对个性化做了一个立体的分析和透视。据我所知,这本书是我们国家从一个学校的视角全面论述个性化教育的一本书,也应该有它的现实意义。

  第三本书是开启新智的钥匙,这本书是2013年由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的,这本书一共介绍了102个关于个性化教育的故事,不同类型的学生,有的学生是品学兼优的,有的是学习成绩很好,但是不太合群的,有的是学习习惯有问题,有的是学习方法有问题,有的是心理上有障碍,不同类型的学生怎么去对他进行教育,这里都有具体的案例。102个故事来自于56个学科教师,我们学校做的研究都是草根性的研究,这种草根性的研究是比较解决实际问题的,因为它接地气。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我看到成册的材料让我想到,应该可以看到我们这几年的发展是从尝试变成功,成功后变精品的道路。

  因为今天时间的关系,跟袁校长讨论的话题还不算特别深入或者特别全面,但是我相信各位网友对于这个话题也是非常感兴趣的,希望下次有机会再邀请袁校长作客我们的直播室,网友如果有问题也可以通过下次的机会跟袁校进行深入的沟通和交流。

  今天的节目就到这里,在这边再次感谢袁校长作客我们的节目,同时也非常感谢各位网友一直以来的收看与支持,我们下次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