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中国宁波网的视频《对话》节目。我们今天为大家推出的是寻找身边好学校百校校长访谈的系列《对话》,我们今天的主题是,乐学智学,把最真的教育献给每一个孩子。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今天邀请到的两位校长。栎木小学校长张文珍,宁波市行知实验小学校长谢增焕。非常欢迎两位校长今天作客我们的《对话》直播室。各位网友如果有相关的问题,也可以通过我们的官方微博、微信、论坛以及我们直播页面下面的留言框,跟我们进行及时的互动。 我们通过这一系列的访谈节目,也是希望网友能够跟我们各个学校、各位校长有一个更近距离的接触,对我们宁波市的各所学校有更多的了解,对宁波市的整体教育行业的现状也能够有更多的了解跟支持。 在节目一开始,首先请张校长为我们介绍一下栎木小学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张文珍:好的。我们栎木小学是江东区的一所普通的完小,历史应该是比较悠久,将近60年了。校舍也是几易地址,地处比较繁华的地段,就在波特曼的后面,潜龙路。这所学校一共是18个教学班,我们目前是42位教师,680个学生。整体因为现在江东区都是均衡发展,所以我们整体的硬件,虽然学校占地面积不是很大,但是整体的硬件跟其它的大学校都是一致的。学生我们主要,因为这个地段已经比较老了,小区,都是潜龙,甬港新村,都比较老了。所以地段生比较少,我们来的外地的孩子比较多,主要是这样的。 学校应该说整体情况还是比较良好的,我们主要有推出一个,让学生明礼向善、勤思乐学,能够彰显个性。整体的学校的目标就是人文和谐、教学相长、特色浓郁,这样的一个有浓厚阅读氛围学习氛围的一所学校。 主持人:非常感谢。您刚刚讲到浓厚的阅读氛围的学校,在我们的学校里面,学生最主要的就是学习知识,一所学校是否有这个书香气息,对于孩子的影响其实也是非常大的。在这边能否简单的展开跟我们讲一下,阅读氛围具体如何来创造呢? 张文珍:我们主要就是从2005年开始,我们有一个特色就是经典诵读这么一个特色教育。当时我们也很简单,就是想,因为我们学校的外地孩子特别多,这些孩子都来自各个地区。怎么样能够融入到宁波市,作为一个新市民的教育。我们想,让孩子们在小学这个记忆的黄金时段,进行一些经典的诵读,让他们能够增加一些知识的积累,增加一些人生的底蕴。当时很简单是这么想的。具体我们操作过程当中,其实也做了很多的探索。 比如说我们第一阶段的时候,我们主要是以传统的国学经典诵读为主的,比如说低年级的孩子跟行为礼仪习惯建立,就是童蒙养正,三字经、弟子规这样。慢慢到高段,我们结合了论语里面一些有关的篇章,还有老子、大学这些。逐步我们发展到后来的,比如说拓展了包括成语,包括寓言故事、神话故事,然后还有一些课外阅读。最后我们变成了,自己编了一套教材,经典诵读,现在已经公开发行了。一到六册,一个年级一册教材。那么这个教材我们是以单元,就像语文课本一样的,以单元为主的,每个单元都有导读,后面有一个实践活动,有一个综合实践的练习。这样整体来说,我们通过近十年的发展,基本上形成了一套有自己特色的校本课程的体系。 主持人:在节目一开始,您就说到了,目前来说我们整个江东区的教育均衡化已经可以说是全面实现了。但是目前我们的阶段可以说在均衡中又要寻求突破,寻求自身的一些特色。您觉得我们的学校,刚开始您非常谦虚,在介绍我们学校的时候,您说到我们是一所普通的完小,但是普通中并不一定就代表平凡,肯定有一些特色亮点的东西,您觉得我们在保证均衡的前提下,是不是也探索出了一些自己特色亮点的一条道路呢? 张文珍:是的,经过近十年的探索,应该说我们这个经典诵读特色教育,在全区、全市也有一定的影响。当时我们作为课题的时候,从2007年,我们是获得了宁波市课题优秀成果的二等奖,获得了市里的推广奖,在前年,我们获得了政府的教育成果的二等奖。其实我们学校确实是一所江东区的一所普通的完小,而且占地面积是江东区最小的一所学校。经过这几年,成绩还是取得得不错的,总体来讲。 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也依靠了全体的教师,因为这个虽然,宁波市做整个这样的项目的人,这个特色的学校应该说是很少的,但是从其它地区来说也有,我感觉我们学校整个比较系统的,有体系的,我们包括比如说每周有一节校本课,就是经典诵读课,我们每天中午有20分钟的午读时间,还有我们每周有日有所诵,周有所得,月有所感,然后我们把书写,就是孩子的作业的书写,和行为礼仪规范,都归结到我们的整个校本课程的体系当中。就是不单单是一个课程的,单独的课程的体系,把学校的各项活动,比如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在最早的时候,2006、2007年这样的时候,还没有实施,像现在的清明节,中国传统节日的休假,那时候国务院还没有规定。我们当时也是萌发了一个想法,孩子们都喜欢过洋节,我觉得传统的东西是有糟粕的地方,但是很多东西都是精华的,能够这样几千年文化传承下来,都有精华。 那么我们的孩子,其实这方面已经越来越虚弱了,他接受的,信息量大了以后,他接受的全部是一种现代的先进的国外的理念多了,但是我们传统的,恰恰中国传统的优秀文化这一块,反而就没有了。那么当时我们是这样想,为了孩子们能够接受这一块,因为我们倡导的是快乐诵读,乐学,我们就结合少先队活动,把我们中华民族当中传统的节日,就是一年里面所有的传统节日,我们通过少先队活动结合起来,把它轰轰烈烈的搞起来。 比如说春节我们在放假以前就给孩子们提出一些要求,春节里面你要做哪些事情,你要写春联,压岁钱怎么使用,还有除夕是怎么回事。通过网络的查阅,因为我们还有很多孩子是农村来的,有河南的湖北的,那时候我们城市里面已经没有年味了,但是他们那边,农村里面,一年一度都回老家去了,他们很有过年的氛围。然后让孩子们通过绘画、摄影,他语言的描述,文章,体现出来。然后我们到了开学的时候大家一起交流,让不同地区的孩子都能够享受到,每一个地方过年都是有不同的风俗。 然后端午节,我们小时候的时候,立夏节的时候,我们小的时候打蛋套,拼蛋,煮豆,糯米饭的豆。我们在学校里面组织孩子们,我们有老师会教让他们怎么打蛋套,然后进行拼蛋比赛。端午节有赛龙舟、包粽子,孩子通过网络的查阅,然后通过实践的自己动手操作,对这些传统的节日有了一种很深的体会,应该说他是体验到了,是亲身体验到了,那么他既在这些活动中获得了愉悦的感觉,又把我们一些中华传统的节日,能够重新的弄起来。所以孩子们也觉得很开心,同时也学到了很多知识。 主持人:非常感谢张校长的介绍,接下来请谢校长为我们介绍一下行知实验小学的总体情况是怎么样的。 谢增焕:好的。各位网友,我们宁波市行知实验小学原来又叫通途小学,这所学校是1995年建造的,现在座落在美丽东外滩地块。南面临通途路,西面就是我们的母亲河甬江。庆丰桥是它高高扬起的手臂,应该说地理位置非常的优越。 我们现在学校整个占地面积有24500多平方米,建筑面积有12500多平方米,可以说是我们目前江东区小学当中占地面积最大的一所学校。目前学校绿化面积也有11000多平方米,生均可以达到10平方米。不能说是宁波中心城区最生态,也是最生态最美丽的一所学校之一,这是硬件方面。 我们目前在软件方面,教师队伍有71个教师,31个班,在这众多的教师队伍当中,有特级教师一名,宁波市的名教师两名,60%以上的教师曾经在区级以上的各级各类比赛当中获奖,应该说整体的队伍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充满活力,大概就是这样的基本情况。 主持人:我们学校其实是宁波市教育局批复挂牌的第一所行知实验小学,在这边也想请教您一下,我们学校为什么命名为行知实验小学呢? 谢增焕:在这里我想首先感谢区委区政府,江东区教育局领导,对基础教育工作非常的重视。同时也要感谢宁波市教育局对我们基础教育办学过程的大力关心。没有他们的关心和支持,可能这个牌子也比较难挂。 最核心的原因,在家门口挂宁波市行知实验小学,是一件新的事情,也是好的事情。它有着积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为什么说它有历史意义呢?郭沫若先生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两千年前的孔夫子,两千年后的陶行知。毛泽东也题词,对陶行知的题词,他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可见陶行知跟孔子一样都是圣人。我们挂这个牌子,以行知来命名,就是纪念这位伟大的教育家。 为什么它有现实意义在里面呢?因为陶行知为我们教育工作,可以说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主要三大贡献,一个他创办了许多一流的学校,比如说中国第一所的乡村师范学校,小庄师范(音译),中国第一所育才小学,这是非常有名气的一些学校。第二个,他的生活教育理论可以说是开创了教育的新的篇章。第三个,他的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激励着一代一代的教师执著的在自己的岗位上工作。我们今天创办这样一座学校,就是为了学习陶行知,弘扬陶行知的精神代代相传。 主持人:非常感谢。就去年初的时候,我们的行知文化广场刚刚建立,很多网友可能也去过,在那边应该也看到过一句非常显著的一句话,写着“把最真的教育献给每一位孩子”。作为校长,您对这句话有怎样的解读呢? 谢增焕:这句话其实最早,我们受到的启发,我们的灵感,就是来自于陶先生的一句话,主持人不知道有没有听说过,就是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这是陶行知非常著名的一句话。我们从当中得到了一个概括得到一个启示得到一个传承,提出把最真的教育献给每一个孩子,就是说教育的真正目的,就是要把孩子培养成一个真正的人,一个快乐的人,一个成功的人,对社会能够传递正能量的人。这跟我们党的十八大的教育方针提的是一模一样的,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社会主义合格的接班人和建设者。 在这个过程当中,其实我们也有具体的标准,我们提出来一个标准。我们有一个八字标准,四个词语来概括,叫做博爱、阳光、负责、创新,作为我们的真人的标准。 为什么说博爱,为什么说阳光,我想博爱其实是一种兴趣和胸怀,孩子要爱学习,要爱科学,爱劳动,也要爱祖国爱家乡爱亲人。为什么要阳光呢?主要是一种气质和体魄,比如说身体要健健康康,不要动不动就打针吃药,当然与此同时还有他心理阳光、充满自信。负责,主要是一种态度和担当,对自己的学习负责,对家人负责,对这个社会负责。在当下,这一种态度和担当,对中国教育界,对整个国度来说都是非常重要的事情。 最后一个创新,我们说过创新是一个民族不竭的动力,唯有创新才能立于不败之地。那么小学生的创新,相对成人来说可能要求不能太高,只要他原来没有经历过的,对他来说新的东西,就属于一种创新。新的认识,新的想象,新的创举,都可以。 主持人:好的,非常感谢。刚刚张校长提到一个,讲到我们经典诵读这方面,您也提到了,我们现在的,讲到传统文化的传承,相对来说可能有一点不足跟欠缺的地方。孩子们对于我们中国的一些传统的文化跟精华的东西了解得不够,还有一个就是讲到我们现在,如果说要学国学,其实对于孩子来说,相对还是难度比较高、比较枯燥的事情。刚刚您讲到,让我们孩子了解更多的中国的古时候的文化也好,一些经典的节日的文化也好,通过让他们自己亲身体验的这样一个方法。同时如果说我们在国学的学习中,是不是也有一些方法可以激起孩子的兴趣,做一些正确的引导,让孩子主动快乐的进行学习呢? 张文珍:是的,这也是我们一直探索的,怎么样让孩子快乐的诵读。其实我们学校也根据孩子的身心发展的特点,我们也始终秉承这样的目的,就是说诵读为主,不求甚解。意思就是说我们不要求孩子们能够全部完全的理解他所诵读的一些内容,因为有的知识,他的理解上,通过人的成长过程,在各个领域经历以后,他的阅历慢慢丰富以后,他自然而然的就会明白了。所以我们只是一个目标,怎么样让孩子能够爱上诵读,喜欢诵读,然后快乐的诵读。这些其实我们老师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的。 比如我举一个例子,一个是与我们的学科教学结合起来。我们今年诵读过程当中,融入了一种美术的元素,比如说我们上古诗词教学的时候,有诗画的对接,诗和画,诗画对接以后来趣解诗意,这样增加了孩子们的学习兴趣。 第二个就是我们和生活的实际能够融合起来,开展一种辐射性的经典诵读。与生活结合,比如说我们开展讨论,比如我们在诵读弟子规的基础上,我们结合生活经验来讨论,古人是怎么样讲诚信的,现在我们整个社会也是在讲诚信,结合起来。让学生们能够分辨,如何才是诚信的,然后和他的生活结合起来,来反思自己生活当中哪些方面是诚信,互相可以评价互相可以进行讨论。 第三个,和游戏活动融合,开展个性化的经典诵读。主要有吟唱、吟诵,还有舞蹈,还有课本剧。比如孩子们在经典诵读节的时候,把神话故事、成语故事编成课本剧,这个也是一种形式。比如说我们在老师课堂,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课堂教学当中,我们也尽量运用这种游戏的方法。老师在教(笠翁对韵)的时候,他把词条,就是对话对句切开来,然后变成一块块词条,然后让孩子们上去,再自己操作。怎么样把这些词条拼成,在他自己的理解中拼成一句对句。那么孩子有各种各样的拼法,然后有的孩子很聪明,有几组,他就是拼的对句,就跟原文是一样的,那就是激发了学习的兴趣。 第四个就是我们也和现代的媒体相结合,开展数字化的经典诵读。我们充分利用媒体的交互性,进行自我学习和自我评价。比如我们在每个班级里面有班级博客,有未来作家,孩子们通过诵读以后,他的体会、做法,我们在班级博客上发上去,然后他写的文章,我们发在班级网站上,让孩子们进行交流,更进一步激发他诵读的兴趣。 主持人:说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我发现其实我们有很多的文学作品,就像您刚刚讲到的弟子规,其实它有很多都是我们中华礼仪的体现。中华本来就是礼仪之邦,礼仪文化这方面在整个世界都有很大的影响。对于小孩子的德育教育来说,初步的,最直接的,就是给他们进行行为规范上的指导。那么我们如何结合这些经典诵读,把相关的一些传统文化的礼仪方面的教育,渗透到他们的日常行为规范中去呢? 张文珍:是的,我们把孩子在学校的一日常规和我们诵读的弟子规,把它结合起来,我们串成一个跟弟子规结合的,有文言文跟现代解释的,每一条,具体该怎么做的,都有的。然后这个标准出来以后,我们是通过两个方式来体现的,一个就是礼仪六棱镜,第二个是通过善行日记本,这两个来体现。 礼仪六棱镜,就相当于孩子日常行为规范的一个评价本,是这样的。一个学期一本,包括了学校里面在校的集会、课堂、交往、用餐、卫生、活动礼仪这六项,我们按照礼仪的要求,分哈哈镜,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哈哈镜、平光镜、反光镜。做得很好的就是哈哈镜,如果做得一般的,基本做到了,就是平光镜,如果还有缺陷,要进一步改进的就是反光镜。 评价是这样,主要是孩子们自评为主,他每日,每天我们都用大概5分钟的时间,孩子们自己反思一下,到放学以前反思一下,然后进行自我评价。他自己会,孩子们用个符号,会在三面镜子上会选择的,这是一个。然后一周有一次小组里面的互相评价,少先队活动里面有中队有小队,六到八个人一个小队,小队里面就是自己的自我评价。然后就是一周回去,带回去,我们还有家长的评价。因为不单单包括在学校的礼仪规范,还有在社会上的,社区里的,包括家庭里面的礼仪规范,家长要进行对孩子的评价。回来以后,下个星期一老师还要根据这些方面的自评、孩子们的互评,家长的评价,最后再给他一个评价。而且这些评价,我们是跟每一学年的美德少年是结合起来的,我们学校原来有三好生有什么什么,现在我们都是以美德少年为主的,我们要全面发展,各方面的,学生特长方面的奖项。要评美德少年的话,他必须每个月的礼仪六棱镜评价,要五星级的,这只是一个,平时的和最终的评价结合起来,促进孩子们能够使这个行为规范长效的坚持下去。这是礼仪六棱镜。 第二个是善行日记,这个我们把它跟语文课,语文老师要求孩子们比如一周、两周要写周记,我们把这个结合起来,也不增加孩子们的负担。就是我们要求孩子们学了弟子规以后,我们要说善语、做善行,你到底平时是怎么在做的,然后他把他做的好事,不管在学校的还是在外面的,校内校外都可以,他能够记录下来。第二个就是看到,通过观察发现其他小朋友、其他同学有善行善语,你也可以记录下来,然后我们把这些东西专门写在一本善行的漂流本里面,孩子们每天在班级里面在轮流的。然后我们一个学期一次,在全校进行交流,进行展览,这样的。 这些做起来,现在我们孩子们基本上有一点,走到我们学校,门口早上进校的时候,我们孩子们都会行鞠躬礼,主动向值周的老师,主动向值周的同学,少先队的礼仪,中队,他会行礼。然后我们平时路上,走廊上碰到老师,他也会主动的行鞠躬礼,老师好,老师早。我觉得也是,在这五六年里面长期坚持的结果。 第二个还有一个成效,我们孩子们的自主管理。我们是在三年前就提出这一个,因为其实很多的行为礼仪,通过训练以后最终要达到的就是自律,能够他达到最完美的境界就是他能够自我管理,不用我们老师再去提醒了。这一点可能在小学生身上要求是比较高的,但是我想我们全体老师,全校有这种决心,往这方面去培养孩子们,那他慢慢也会有这种,所以我们先从做操,每天有课间操,课间活动。铃一响,班主任老师是在班级门口,他就是稍微看一下,组织一下,主要是为了,因为我们学校相对比较小,上上下下主要是为了安全的问题。任课老师就像紧急疏散的时候一样的,有一个楼梯拐弯的地方站着,主要是为了维护孩子们,万一出现突发情况,有老师可以进行及时处理。操场上只有两个体育老师,我们现在是这样,孩子们做操,做广播操的时候,我们老师们在多媒体教师做操。所以在操场上,将近七百个学生在做操的时候,只有体育老师在操场上的,他要整队,其他的都是在另外的地方自己做操的。我们师生一起锻炼,这些我们每次做完以后,体育老师会评价的,哪几个班是比较好的,自觉性比较强的,下来的时候是没有声音的。这只是一个好的倡导。然后现在通过一年多的实施,孩子们基本上能够做到,做操的时候非常自觉的。 所以通过这个行为规范跟弟子规结合以后,我觉得我们在这两方面是成效比较明显。然后其它我们也渗透了,比如说中午就餐怎么样的礼仪,也在逐步逐步在做。我觉得孩子们应该说变化还是比较明显的,而且我们老师觉得,这种变化很有一种成就感,也感到比较的欣喜。 主持人:您在说我们相关工作的开展过程中,不只一次提到逐步逐步的开展。说到对孩子的行为规范的引导也好,对于他们自身自律自理这方面的教育也好,的确像您说的,没有办法在短时间内达到一个既定的高度。我们要做的就是给孩子正确的引导,像您说的,一年两年时间我们必定会看到喜人的变化。非常感谢您的分享。 接下来问谢校长一个问题,说到行知校园,也有网友在网上说到过,发现校园里有很多非常漂亮的陶品,他们也在猜这个陶艺是不是也是我们学校的一个特色项目,我想想应该他们基本上是猜对了吧? 谢增焕:是的,感谢网友对我们学校这么关注。陶艺作品在我们的校园当中到处可以看见,确实是我们学校的一个特色项目。陶艺其实我们做这个特色项目,是做了很长时间了,已经有十多年时间。因为大家知道,我们中国的英语名称就是China,china的意思就是陶瓷。陶跟瓷又是两回事,瓷之前先有陶的,所以它是一个民族的东西。越是民族的就越是世界的,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通过陶艺这个项目来培养孩子的这样一种道德的情怀,通过陶艺这个项目,因为本身它又是一个艺术的项目,通过这样来培养孩子审美的情趣。 做陶艺,又可以练身体的,不知道主持人有没有这样的体验。泥土一块一块的,炼泥的过程就是一个锻炼身体的过程。所以说它也有健体的作用,如果各位网友有兴趣也可以尝试一下。除此以外,陶艺还能够名理,通过这个样子可以懂得很多的道理、生活的情趣,还可以通过它进行交往,互换陶艺作品,其实就是一种很好的交往的手段。 那么我们学校十多年当中,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够制作陶艺,能够做出一个比较原创性的作品来,其实也是我们的一个培养目标。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学校跟其它学校有多重的渠道、多重的方式,可以让学校来参与这个过程。比如说我们跟美术课进行结合,我们的前提是不加重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的前提下做的。那么一般的,学校当中,在美术课本当中有陶艺的内容,那么我们在做的过程当中,把这个内容要精细化、系统化,让它做成一个完整的作品。有的时候也会跟科学课相结合,科学课里面专门有内容,对土壤的研究。土壤就是泥的一种,有材料的研究,这也是可以进行的。 除此之外,我们的学生每到四年级的时候,都有一个特色班,这个特色班就专门进行陶艺的特色班的学习。在这个过程当中,孩子们可以尽情在陶艺世界当中享受他的快乐。我们有一个统计,因为我们有非常多批次的孩子参与这项活动,没有一个孩子不喜欢这项活动的,都非常喜欢。如果孩子对陶艺特别感兴趣,对它情有独钟,还可以参加我们的陶艺精品社团,我们的毛老师本身就是陶艺非常优秀的教师,可以专门进行精品社团的辅导。到目前为止,我们参加过的全国、省、市、区的有关陶艺大赛中频频获奖的。比如说迎奥运、迎世博,我们每年在进行的银亿杯的创意大赛,都拿过一等奖。 各位网友在我们校园当中看到的陶的壁画,一些在草地当中陶的装饰品,一些陶陶罐罐,其实都是出自于我们孩子们的小手,动手又动脑,培养孩子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其实是非常好的。 主持人:其实在现在很多网友都有这样一个感觉,我们的社会发展得越来越快,对于孩子的物质条件越来越好,孩子平时的娱乐生活,有时候会过于现代化,或者说偏于浮躁,很多孩子在课余生活中更多的可能会去玩一些,例如说是比较高端的数码产品这一类的,但是实际上,很多现在的学校都在尝试探索这方面的一些孩子的培养。我们这边就有一个陶艺,那其它有一些学校,就我知道的,像包括下棋,包括园艺,这方面其实对于孩子,一方面是给予他们更多本真的感悟生活的机会,另外一方面来说,就像您说的,可以让他们感悟一些知识,感悟一些道理,同时也是非常陶冶情操、培养气质的做法。这边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您觉得通过这样一些方式,我觉得如果说,如果是我在做陶艺,我觉得一个非常锻炼的就是孩子的耐心跟仔细。您觉得我们孩子通过这些活动,是不是在这方面也得到了一些提升呢? 谢增焕:做陶艺的过程,其实就是一个培养耐心的过程,是培养他定力的过程。因为要完成一个陶艺作品,其实要经过很长时间。不知道各位网友有没有玩过陶,其实做陶是一个非常需要耐心,非常需要毅力的这样一次活动首先是一块泥,要炼泥,泥拿来以后要进行设计,设计过程当中要做出平面的或者立体的造型,一次不行要两次,两次不行要三次,一步一步的走向成熟,一步一步走向精致。 那么这个做完以后还不行,要等待时间,要晾干。放在那里过一段时间以后再进行修改,直到满意为止。完了以后还要进行烧窑,放在高温一千多度的窑里烧,烧完以后可能一次还不行,需要添釉,这个釉有很多颜色。完了以后又要进行第二次烧窑。到真正的一件成熟的精美的陶艺作品呈现过程当中,已经付诸了很大的体力、精力和智慧。我想,完成陶艺作品的过程,其实是一个最好的教育的过程。 主持人:其实孩子通过这样一个方式,最后如果说拿到自己的作品的时候,应该也是非常有成就感,非常开心的一件事情。 谢增焕:是的,非常开心非常有成就感。 主持人:刚刚节目一开始,谢校长提到一点,说到我们学校的地理位置特别好。这方面我有一个比较深的感触,您刚才讲到庆丰桥,其实那一带我还是蛮熟悉的,很多网友也知道,其实原来这一块地方,如果没有庆丰桥的话,江北跟江东过去还不是特别方便。有了这一座桥,交通上方便了很多。您讲的庆丰桥,其实在我们学校周边,这几年的建设发展都发生了很多的变化,伴随着我们学校自身的成长,我相信这两年也有很多变化,有很多可喜的东西可以和我们大家分享。能否在这边跟我们说说,近几年,除了刚刚您讲到的一些,我们学校取得的一些成绩,还有哪些方面的变化是可以跟我们大家来说说的? 谢增焕:好的。刚才主持人讲到庆丰桥,一桥飞架江东与江北,把两个区联系起来了,交通带来了很大的方便和快捷。那么确实,庆丰桥的建成对于我们这所学校来说,直接上是没有太大的关系在里面,但是我们也借着这个城市建设的步伐,特别是我们一开始讲到的,我们创建宁波行知实验小学这样一个过程,在这个过程当中,我们把陶行知的教育理念分解为我们学校具体的办学目标。有了办学目标以后,我们又做成自己的有特色的课程。有了课程以后,通过我们打造自己的本真的课堂,通过我们自己的评价手段,完整的推行这样一个学校的建设,确实我们发生了很多的变化。比如主持人刚才讲到的,行知文化广场,这是物理上发生的变化。我们建造这个广场的时候,其实凸显三个字,一个是现代,第二个是人文,第三个是科技。 那建造广场过程当中,我们把人与自然结合起来了,每一个孩子每一个进入行知校园的人,都可以在我们的树丛当中、草坪当中行走,活动的空间大大增加了。那么我们在建造行知广场过程当中,也借用了建造美术馆这样的一个概念,最原始的最本真的材料,把它用上去了。 第三个我们造型上采用了数码的概念,现代的数码的概念,非常现代和大气。那么这个仅仅是在物理上发生的变化。其实很多可喜的变化,体现在我们教师的身上。 比如说我们在陶行知先生爱满天下的这样的精神感召下,我们的教师队伍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更加的爱岗敬业,更加的奋发有为。我这里可以举一个例子,我们刚刚上一年入学的,有一个小朋友,楠楠,他得了脑瘫,很可怜的,非常可怜的一个孩子。孩子对到学校读书非常渴望,但是他的身体条件不能来读书。我们的老师都自发的组织起来,给他进行游戏,有的让他认识一些基本的知识,他的家里也是非常感动的。 这其实,例子非常多,我们有的孩子可能身体上不是很好的,需要背的,我们老师都有爱心,有善心,以天下苍生为己任,以慈悲为怀,对他进行教育、关注和培养。 其它方面还表现在我们老师的专业发展,也是取得很大的变化。比如今年我们刚刚有一名教师参加了浙江省的特级教师的评比,我们有一名教师也评上了江东区的名教师,有三名教师评上了江东区的学科骨干教师,像语文教坛新秀一等奖,语文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等等这些,一般很难获得的这些一等奖类的学科评比,我们老师也是频频的获奖。 为学生方面的变化也是蛮明显的,通过我们的行知教育,通过我们的本真教育,我们的孩子其实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使他更加的高雅,更加的充满了这样一种灵性。比如说我们的体育方面,我们的体育也连续两年获得江东区的总分前四名,我们的排球,男女排球都是历史性的获得了双冠王,女排还打入了宁波市级的前三名。比如我们艺术方面,我们的合唱,舞蹈,包括刚刚结束的比赛,孩子们都能摘金夺银,这都是一些历史性的变化历史性的突破,这些都可以跟我们网友进行分享。谢谢。 主持人:刚刚听了您的介绍,我发现学校、老师、学生,其实三者之间是有一个非常紧密的联系的。学校的建设在发展,老师在提高,学生也在进步,也很少看到说,可能某一个,比如说老师没有发生变化没有进步但是学生有非常突飞猛进的变化。或者老师一直在进行专业方面的进步跟发展,但是孩子的成绩发展或者说没有明显的提高,在这方面可能是比较少见的。所以其实学校而言,是一个综合体。学校的一花一草,包括每一位成员,在我们学校里面都能够得到发展,得到成长。 今天邀请到两位校长作客我们的《对话》直播室,跟我们进行比较详细的分享,关于我们学校的一些事情,关于我们学校教育方面的一些事情,关于我们学生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各位网友如果有更多的意见、建议或者是想法,也可以通过我们各方面的渠道跟我们进行沟通。我们今天因为时间的关系,节目就到这里了,在这里也非常感谢两位嘉宾能够作客直播室,同时也非常感谢各位网友一直以来的收看与支持,我们下次节目再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