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收看中国宁波网的视频《对话》节目,我们今天为大家带来的是寻找身边好学校,百校校长访谈的系列《对话》。我们今天的主题是,践行生态化校园创建之路。首先为大家介绍一下我们今天到场的嘉宾。宁波市实验小学校长戚昆仑,戚校长您好。

  说到宁波市实验小学,其实很多网友都已经非常熟悉了,在这边首先请戚校长首先为我们介绍一下,宁波市实验小学整体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戚昆仑:好的。宁波市实验小学创办于1922年,前身是鄞县鄮西小学,后来的西郊路小学。到1981年的时候定名为宁波示范附属小学,到1985年的时候定名为宁波市实验小学,到2005年的时候,冠名为宁波大学附属小学。到2008年划归海曙区管理。这所学校在2001年的时候由宁波市人民政府出资,香港同胞范思舜先生助建了,重新翻建了这所学校。现在这所学校有教学楼、综合楼、体艺楼三幢建筑,建筑面积达到10500平方米,占地面积9200平方米,占地面积比较小。学校目前的规模有30个班级,1260名学生,有76名教师。

  在2002年的时候,我们提出了一句口号,就是在这里,每一个孩子都将得到特别的关爱。我们把这一句口号,一直以来当作办学的宗旨,就是立足于学生发展,着力于建设生态化学校。长期以来,我们的学生、老师,我们的学校,都呈现出了可持续发展的良好趋势。

  主持人:90多年的办学历史,可以说真的是经历了一个比较长的发展历程。那么就在前不久,海曙区现代制度学校品牌推介会是在我们小学举行,我们小学也可以说是品牌学校的一个典范,在这边戚校长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谈谈我们学校的特色之路是如何创建的?

  戚昆仑:是这样的,我们学校在2004年的时候被评为宁波市环保模范学校,2005年被评为省绿色学校,2008年的时候我们开展了国际生态学校建设,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到2010年的时候,我们就达到了国际生态学校,然后国家环保部专门到宁波来,授予绿旗和证书。在这个基础上,我们就在设想,学校能不能办成一所生态化的学校,同时我们也感觉到,目前的教育当中有一些弊端,比如教育理念比较混乱,有人为了办特色学校,就提出了要办一所玩的学校。这个问题我们感觉,如果把持得不好,让学生到学校来就是来玩,玩是追求一种刺激,学生读书,为了玩物丧志,最后可能会变成玩世不恭。因为教育这个问题,我们觉得是让学生学习知识、发展自我,是一种激励性的行为,所以我觉得这样不好。

  我们也觉得有些教育目标有些错位,现在有好多学校,有的学生,感觉到到学校里面就是读书、考试,考重点中学、考重点大学,读书就是为了考试,这样一种情况我们觉得不对。我们国家教育方针就一直提出来,让学生在德智体美全面发展,应该是一个全人的教育。同时我们也感觉到,教学方法有点单一。在目前教育信息化的年代,很多老师还是一支粉笔、一张嘴来解决这个问题。所以我们觉得,这个方法有点单一。从这个角度来看,我们试图从教育的本质上来正本清源。

  生态学是一门自然科学,教育学是一门社会科学,我们努力想从教育生态学这个范畴里面,想去探索一些教育本质的东西。也就是想同教育本质走得近一点。所以我们开展了生态化学校建设的研究和实践。

  主持人:您刚刚介绍了一个生态化学校,具体来说,可能网友也不是特别了解,其实我也非常好奇,生态化其实这个概念应该说,现在网友已经是非常熟悉了,但是如何把这个概念应用到学校的建设中去,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呢?

  戚昆仑:好的。生态化学校建设,我们主要从四个体系当中来体现。从教育生态学的原理,比如讲生态元,它讲的就是生物的元素和个体,它强调的就是一种唯物的思想,不是唯心的思想,因为教育遵从的还是唯物的思想。我们从中提取了一个教育理念,求真。求真的教育理念我们觉得应该在德育方面作为一个载体贯彻下去。

  教育生态学,有一个生态位的原理,就是每一生态、每一种生物都有它自己的位置。比如说一棵树、一颗草、一个动物,都有它自己的位置,它要占据一定的空间、它要占据一定的资源,比如阳光、空气、水,那何况是人呢?我们认为学生本身就是一个生态位。他有不同的情况,所以我们要以学生为本,也就是一种本位的思想。从教育理念提出一个本位的思想,我们认为在教学过程当中,要根据学生的不同情况来进行教学,那就是本位教学的体系。

  生态场,也像磁场一样,在这个环境当中人会自然而然的受到潜移默化的改变,这是生态场的原理。也就是环境改变人,这样一种情况。那么这个场应该是一个和谐的,我们运作的学校体系当中,应该是一个管理体系比较合适,管理是一种和谐的。所以我们认为,一种和谐的管理体系。

  又比如生态系统,生态系统是一个动态平衡发展的过程,我们可以把它用在对学生的评价上,从发展的观点来看学生,那就是一种发展性的评价。所以我们把生态学校,主要的从求真的德育体系、本位的教学体系、和谐的管理体系和发展的评价体系,这四个体系当中来实现。

  然后我们在这个过程当中提出了一个生态学校的文化,这个文化我们简称是真、淳两个字。真淳的意思就是直率、淳朴。老子曰,含德之厚,比于赤子,谓其真淳如赤子尔。一语天然万古新,豪华落尽见真淳。真淳就是这样一个意思。我们把真淳,主要的一个真字,放在学校走进的一块石头上,刻在石头上。它的意思就是真实、本性,它的寓意就是做人要真诚实在,做事要自然并符合规律,勉励所有的人都要呵护纯真的本性,追求万物的本真,我们就想形成这样一种文化。

  主持人:您刚刚提到一个本位教学,讲到这个本位,其实现在有很多这样的教育观念,是以学生为本,更多的是为他们提供一个平台,提供一个舞台,更多的是给他们一个锻炼的机会,去慢慢形成学习的能力,而非原来的那种,可能是填鸭式的教育。对于我们学校而言,本位教学您又是怎样的理解呢?

  戚昆仑:本位教学就是以学生为本,还原学生本位的一种教学。这个我们在做法上主要是三个方面来做,一个就是设立校本课程,第二个就是课堂教学当中如何来体现,第三个就是学生的学习当中如何来体现。我们具体提出了九条策略,这九条策略是这样的,一个叫个性选修课程,我们除了国家课程以外,学校专门开设校本课程,校本课程当中有一个个性选修课程,在一二年级开设,有舞蹈、民乐、剪纸、趣味英语等等,让学生自主的选择。

  第二个主要是综合实践课程,它包括研究性学习,学生的劳动实践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第三就是社团活动课程,我们的社团活动课程比较丰富,大概有二十五个类型,包括体育、艺术、科技、信息,多方面的。第四个就是我们在课堂教学当中提出了一个生活课堂的理念。知识来源于生活,在学习当中结合生活的世纪来学习知识,学生容易掌握容易理解。学好知识以后应用于生活,这样生活课堂,就是三步曲。在课堂教学当中我们还提出了一个资源课堂,资源课堂的意思就是在教育技术的情况下,运用教育技术使课堂教学当中生成新的资源。其实课堂教学当中,我们原来在用的一种ppt的形式,其实它是一种线性思维的过程,学生随着老师的ppt一张一张翻过去,学生的思维是这样一张一张过去的,这是线性思维,其实人的大脑接受信息并非是线性,而是网状的结构,所以要改变这种线性的模式。另外我们在想,课堂中不断生成新的资源以后,使原来的二维课堂改变成了三维课堂,也就是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还有生成新问题的过程,学生就带着新问题下课、放学,回家进行思考。

  还有一种课堂是翻转课堂,也是基于教育信息化的情况下,比如老师根据知识点拍一些微课,很多的系列的微课在一起,放在网上,让学生去看。加上一些渐进式的测试,那就变成了一种慕课的形式。翻转课堂的形式是什么意思呢,就是事先布置学生在网上预习好这个知识点,然后在第二天上课的时候采用讨论的形式、交流的形式,然后完成作业。这种形式把原来的课堂形式翻过来了,翻转课堂。

  还有在学生的学习当中,我们提出了网络学习,网络平台学习。原来我们创建一个网络学习平台,让学生在这个平台上进行学习。创新实践学习,比如我们开展的国际生态学校,它是一个项目式的学习,以学生为主,以环保知识为主,让学生来掌握。它是一个项目式的学习,也是一种创新的实践学习。

  然后是团队合作协定,在课堂里面分成小组合作学习,在假期当中有假日小队进行学习,在网络学习当中互相之间交流,也可以是一种团队的学习。所以我们主要采用这样九个方面的策略。

  这样多元的课堂,自主的学习,高效的课堂,让学生真正的享受到学习的快乐和成功。所以目前我们看起来,学生的综合能力、学习能力和学习潜力,还是比较好的。

  主持人:就像您说的,学习于课堂,同时应用于生活,这个其实就是我们一直说的,学以致用的一个比较直接的体现。那么我知道,我们学校在智慧教育方面其实做得非常出色,也是我们海曙区教育的一个领头军。这方面能不能介绍一下,是不是也有一些探索,是不是也有一些经验跟心得可以跟大家分享一下?

  戚昆仑:好的。智慧教育我的理解,就是基于教育信息化的基础上的一种教育。国家十二五教育发展规划里面就提出了一句话,是值得深思的。它说,信息技术对教育发展具有革命性的影响,必须予以高度重视。现在我在看,我们的教育信息化方面发展并不乐观。我觉得金融业、卫生系统,这一方面的发展可能比我们教育这个系统的信息技术发展来得快。所以我们在这一方面觉得,很有必要进行探索。

  我们学校在这一方面其实在做的有三个方面的工作,一个在大概十年前,我们已经创建了网络学习平台。记得2004年的时候,我们宁波市教育局成立了191东方教育网站,191东方教育网站下面有几个基地学校,高中是宁波中学,初中是江东的春晓中学,小学就是我们学校。那时候我们设立了六个板块,一个板块是课堂点播,就是教师把上课的情况拍成录像放在网上,让学生到网上去看,像看电影一样的这样去看。这个情况其实也是很有用的,当碰到一种特殊情况,学生不能上学到学校里面去学习,或者小孩子生病了,不能到学校里学习了,他就在网上,有时候家长陪着孩子在网上一起,像看电影一样的听课,这个效果也非常好的。

  第二个,我们叫在线问答,当时我们还安排了语文、数学、英语,有八个老师在网上值班,学生可以提出问题,老师进行解答,也可以组成一对一的,也可以组成会场式的,这样的问答效果非常好。还有一种是学习论坛,以班级为单位进行开设。班主任当版主,副班主任当副版主,还有学生也有个当副版主,因为论坛的东西经常需要去看,有时候要清理的。这样的一种学习,比如讲美丽的西沙群岛,这样一个课事先让学生搜集一些资料,都放到一起。这时候学生看到的不单单是书本里的知识,更多的是扩展到其它方面,各个领域里面的知识都放在一起了。所以学生接收到的知识会更多,效果也很好,学生也掌握了一些搜集知识的能力。

  还有一个作品评戏,教研组长把学生好的作品,语文的一段话、数学的一题多解,比如讲一个美术作品等等,放在网上去。然后让学生看,学生看了以后让他打分,我给它打五分、打四分,然后再写一段评语,这样让学生接触到的作品会更多,然后自主的进行评价,它哪些地方好哪些地方不好。

  还有一个是辅导专辑,再有一个是师生博客。我们觉得小孩子,特别到三年级以上的小孩子,都非常喜欢到网上去写一段短文,然后保存下来。这个时候如果老师给他点评一下,小孩子会非常高兴。所以这个效果也非常好,小孩子在网上写的博客,或者叫短文,都是言之有物,非常生活化的,这样的一种情况。这是一个,就是创建了网络学习平台。

  第二个,我们觉得教育信息化,智慧学校最重要的就是把教育技术应用在课堂教学当中。这个课堂教学当中,其实我们前几年教育局非常重视,学校从一年级到六年级,课堂里面全部配备了设备,一到三年级配备了一体机,四到六年级是配备了电子白板,两种现代化的设备。老师也喜欢用,学生也喜欢。这样的结果是教学非常生动非常形象,学生也容易理解,容易记忆。课堂教学效率就提高了,质量就提高了,学生的负担其实也减轻了。

  再一个是信息发布,学校的各种信息发布,目的就是为了激励学生,创造一个正能量的氛围。那么信息发布其实是多方面的,比如说宣传窗、学校电视台、学校广播站、一份报纸心语报等等。我们前几年专门建立了一个信息大厅,主要有三的方面的功能。一个就是电子橱窗,专门把学生的手工作品展示在里面。第二个是玻璃展板,因为墙都是玻璃屏幕的,我们在玻璃上专门开设一些,放一些学生的美术作品、照片、书画作品,放上去。还有最主要的,我们放了三块大屏幕,电子屏幕,这三块屏幕我们也有分工的,一个是笑脸屏幕,把小孩子在生活当中,学校里面也好家里也好,把笑脸捕捉下来,在屏幕上放出来,这样有意识的营造一种快乐校园。其实重要的是培养孩子一种生活的态度,快乐的开朗的生活态度。第二块是科技类的,主要是大气的情况报告,有很多内容,比如天气预报,温度、湿度、风力,还有紫外线情况,伤寒指数情况、照度情况、二氧化碳情况,还有一个是空气质量情况。除了空气质量这个情况我们在网上下载以外,其它都是用传感的,学校里面专门装了仪器,进行实时传感,每一个时间段都有一个传感情况的数据。这样主要是让孩子了解一下环境,从小培养爱护环境的意识。

  还有一种就是时事屏,学校里的情况、活动情况等等,这方面及时的播放出来,小孩子会非常高兴。我们主要是从这三个方面,做了三个方面的工作,营造智慧校园。

  主持人:听您刚刚在讲,无论是课堂教学也好,还是校园活动也好,我们做了很多的尝试跟创新,最终也是为了给我们的学生能够提供一个高质高效的学习氛围。能否为我们介绍一下,其实在网友心中,我们宁波市实验小学在师资力量上,对于他们来说是非常过硬的,在我们老百姓心目中也有非常好的口碑。您能否给我们介绍一下,我们学校是如何进行师资的培养的?

  戚昆仑:好的。我认为办好一所学校,关键是要建设好一支好的师资队伍。好的师资队伍,我们的目标是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充满活力的这样的教师队伍。要轻负高质,这是学校的灵魂。轻负高质最关键的,我认为就是要提高教师的个人素质和整体的水平,这是非常重要的。

  在培养教师方面,其实我们学校的力度一直以来比较大,基本上已经建立了人才流、能量流、物质流这样一种良性的循环机制。其实最主要的,我们是形成一种提携式的教师培养模式。提携式的教师培养模式,主要有这样五个策略。

  第一个,协同发展。就是让教师在和谐的氛围当中开展竞争,这当中,一个,我们提倡团队精神,比如讲如何团队进行精诚合作,团最如何形成共识,步调一致的完成目标任务。第二个,我们鼓励教师进行团队之间的竞争,减少个体之间的竞争。因为团队的竞争,它的力量,一加一大于二。第三个,我们起用一些有大局意识的老师,对于这样的老师我们加强培养,直接使用。这是一个方面。

  第二个方面节是多样发展,主要让教师在名师导教下发展自我。我们觉得,原来我觉得我们老师的力量还是比较弱的,如何来提高的话,我觉得很好的一个办法,让名师导教。1999年的时候,我们就聘请了三位特级教师,全国的三位特级教师,有郑毕如(音译)老师,杭州西湖区的黄立平(音译)老师,数学,还有一个外语的彭莱其(音译)老师,杭外的。定期的到我们学校来进行导教、指导。

  到2006年的时候,我专门聘请了宁波市教研室在职的,或者退休的,三位老教师帮我们来指导。这样的话,老师收获非常大,特别在课堂教学当中,马上就适应了,提高得非常快。

  第三个策略就是自主发展,让教师在读书行动当中重新认识教育。读书行动,我们事后推出了好多的内容,比如讲推荐一些精品书目,让老师直接读原著,教育原著。在2008年、2009年两年,我们跟华东师范大学合作,专门举办了一期研究生课程班,内容就是教育学原理。我们觉得老师一段时间工作了以后,再去这样系统的学习教育学原理,其实对于教育两个字有了更深刻的理解。特别是教育理念,理论水平的提高、教育理念的提升和执教能力的提高,都有很大的帮助。

  第四个其实是个性发展,个性发展就是让教师鄮西讲坛中展示风采。老师书读好的,那下面的内容,我们专门推出了鄮西讲坛。鄮西是我们原来的名字,讲坛就是论坛,鄮西讲坛推出以后,我们的意思就是,老师把读书的理论水平,加上实践的经验,结合起来讲出来,其实讲的过程是更加深刻的过程,对教育能够更加深刻的理解。老师在这个过程当中来展示自我,所以是很好的一个机会,也是一个平台。

  再一个就是平衡发展,让教师在活力行动当中提升品位。我们觉得老师的素质应该是多方面的,不单单要有教育、教学方面的能力,其实还有一种身体的素质,身体素质也非常重要。我们推出让老师进行锻炼。当时我们提出了三加一的活力行动计划,就是每一年下来要进行达标测试,有跳绳的,有仰卧起坐的,有跑步的,还有一个自选项目。这样老师有一种良好的身体素质,也就是身体的能量,这样也能够比较平衡的发展老师的整体素质。

  我们主要是这样五个方面。目前几年下来,我也统计了一下,我们学校老师发展也是比较快的,评上过区级以上教坛新秀的在60%以上。目前评上过区级及以上的骨干教师、名教师的荣誉称号的,我也统计了一下,大概有15%左右。老师的学历,本科毕业占95%,研究生课程班结业的占70%以上,中学高级占18%左右,这个比例是非常高了。同时从我们学校走出去的一些校长、副校长,大概也有10来个。

  主持人:听了您的介绍,我觉得我们学校不仅仅是培育了一批又一批的学生,同时也促成了老师的发展跟成长。在这边也是觉得,应该说一所学校做到的是一个正能量的散播跟传递,不仅仅是从分数上,或者是说从教育成果上做一个直接的体现,更重要的是整个教育环境的营造跟熏陶。

  今天也非常感谢戚校长做客我们的节目。因为时间的关系,今天的《对话》就到这里了,在这边也是非常感谢各位网友一直以来的收看与支持,我们下一次节目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