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红珊:我们的学校和幼儿园各具特色,基本上是形成了百花齐放的这样一个雏形。

  主持人:您对择校这个问题有一些什么看法吗?

  蒋红珊:我们有一个历史故事叫做孟母三迁,这说明中国人历来十分重视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所以家长要给孩子选择一所理想的幼儿园,一所理想的好学校,这样的心情和愿望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择校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解决。

  ————

  主持人:各位网友大家好,欢迎您收看中国宁波网的视频节目《对话》。近期我们中国宁波网的教育频道全新改版上线了,首先为大家推出的是对话宁波教育,教育局长谈教育的系列访谈。我们将会在节目中为您请到市教育局以及各相关县市区教育局的局长作客《对话》直播间,和您面对面的来聊聊教育的问题。如果您在教育方面有相关的问题或者建议,都可以通过微博、微信、论坛或是页面下方的留言框和我们进行及时的互动。

  今天在我们的节目当中非常荣幸,为大家有请到的是宁波国家高新区教育局蒋红珊局长,蒋局长您好,欢迎您作客《对话》。

  蒋红珊:各位网友大家好,很高兴宁波网给我提供这样的机会,能够与各位网友在这个平台上进行交流,共同探讨教育工作。

  主持人:高新区是一块新的高地,蒋局长,能否为我们简单的介绍一下高新区。

  蒋红珊:宁波国家高新区,原来叫宁波市科技园区,成立于1999年7月, 2007年1月,经国务院批准,升级为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2011年,被授予国家级海外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基地。从人本角度来说,我对高新区的感受是“创业的高地、生活的乐园”。区域内有研发、孵化、生产等专业园区,先后引进了中科院材料所等科技研发机构140多家、美国伊顿等企业2000多家,接纳高端科技人才2.8万人,强大的吸引力和辐射力,使高新区成为了宁波建设创新型城市的重要载体和长江三角洲南翼的科技创新基地,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才来创新创业。同时高新区也是宜住宜居的好地方,甬江、甬兴河等城市主要水系流经园区,世纪大道、通途路、东外环路、江南路和正在建设的滨江大道等城市主干道穿越园区,优越的位置、优美的环境、发达的水系、新鲜的空气、便捷的交通、完善的配套,使这里俨然成为东部新城的后花园,江南一品、皇冠花园、ART蓝海、东海府等高档楼盘入驻园区;随着新材料科技城规划的推进、宁波大东部构想的实施,高新区将成为宁波的热土、浙江的热土、华东的热土。

  主持人:听了蒋局长的介绍,很多没有去过高新区的朋友肯定对这一块热土充满了期待。那么有一些生活在高新区的朋友,也一定对这一片区域有了重新的认识。那么说到我们今天的主题,对话宁波教育,就要有请蒋局长为我们谈谈,宁波高新区教育的发展情况,有请。

  蒋红珊:好的,高新区教育是随着高新区的发展而同步推进的。当时在科技园区的时候,区域比较小并且地处城乡结合部,当时只有3所中小学,5家民办幼儿园,教育的规模比较小,并且基础比较薄弱,优质资源匮乏。当时是没有一所县市区的名校、幼儿园,也没有宁波市骨干教师以上的名教师。教师队伍当中,高级职称的教师也比较少。到现在为止,我们已经有19家中小学(幼儿园),有700多名教职员工,其中有省特级教师2名,名教师3名,以及20多名的宁波市教坛新秀和骨干教师,并且每年都会涌现出一批中高级教师和宁波市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全区的幼儿园入学率达到了99%,义务段的入学率和巩固率达到了100%,初升高比例达到了98%以上。区域的教育整体水平得到大幅度的提升。那么更加可喜的是,我们的学校和幼儿园各具特色,基本上是形成了百花齐放的这样一个雏形。

  主持人:那么区域教育形成了这样一个变化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比如说像区管委会的重视,全系统成员的努力,以及全社会的支持。那么作为区域教育的行政管理部门,您在这方面有没有一些管理方面的经验可以介绍给我们的朋友们?

  蒋红珊:好的。我在这里着重向大家介绍一下管理方面的两点做法。

  第一就是与时俱进的推进教育体制改革。2003年,我们科技园区成立了社会事务管理局,由社会事务管理局履行教育业务管理职能。教育管理的主体还在街道。2009年,管委会理顺了以区为主的教育体制,由社会事务管理局全面履行教育业务、人事、财务等职能,并且成立了我们的教研室,教育财务核算中心,加强对中小学、幼儿园的管理。2013年开始,管委会更加重视对教育行政管理的职能,增设了教育科、人事科和综合科,进一步提升了管理服务的效率,促进了教育的大步发展。

  第二个措施就是旗帜鲜明地进行教育管理的创新。在这样一个基础薄弱的情况下,为了追赶上宁波先进的教育水平,追赶上我们高新区快速发展的这样一个步伐,我们采取了“优质嫁接、高位新建、内练苦功、外借智慧”这样一个策略。我们承接了宁波万里国际学校、宁波市机关幼儿园、宁波市宝韵音乐幼儿园这些优质资源,培育了国家高新区外国语学校、国家高新区实验幼儿园、第一幼儿园和第三幼儿园。同时我们以“造一所园舍,树立一个样本”这样的策略,树立了宁波市高新区实验学校和第二幼儿园这样的优质名校和名园。同时我们抓内涵建设,夯实基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使百年老校又焕发青春,竖起了宁波信懋学校和梅墟中心小学为代表的区域教育的新亮点。

  今年我们又跟国家教育部中学校长培训中心合作,实施宁波国家高新区学校教育优质化工程,借助著名高校和专家团队的力量,同时发挥我们全体教育人的力量,提升我们整个高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

  主持人:谢谢蒋局长,刚才蒋局长也是如数家珍般的为我们讲解了一下高新区教育的情况。那么现在,这个时间正好是很多幼儿园和小学招生的热潮期,我又想起一句老话。孩子,不能输在起跑线上。这是很多家长都在担心的一个问题。所以又是另外一个比较敏感的词,择校,一次一次的出现在我们的视野当中。蒋局长您对择校这个问题有一些什么看法呢?

  蒋红珊:好的,我们有一个历史故事叫做孟母三迁,这说明中国人历来是非常重视环境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所以家长他要给孩子选择一所理想的幼儿园,一所理想的好学校,这样的心情和愿望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择校成为了一个社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解决。

  那么作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我觉得我们要做的事情就是办好每一所学校,推进区域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推进教育的公平。我们着重是从优化布局、优化师资配置和打造学校特色来做好这方面的工作。

  第一个是优化布局,随着区域常住人口的不断增多,管委会也高度重视,我们抓紧时间扩大教育的资源,优化教育的布局,从2003年到2013年,我们撤销合并新建了一批学校和幼儿园。目前所有的公办中小学都已经通过了浙江省标准化学校的验收,有83.3%的幼儿园被评定为省等级幼儿园,基本上是满足了区域百姓就近入园入学的这样一个需求。

  第二个是优化师资布局,优化师资配置。家长择校的根本原因是择老师,是家长看中了某一所学校,某一个幼儿园的师资队伍。所以我们加强对现有教师的队伍建设,加强师德师风师能建设,提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同时我们也建立了优化配置、合理流动的人员管理模式,渗透“系统人”的这样一个理念,改变“学校人”的这样一个传统的观念。在区域当中试行教师的柔性流动,尤其是骨干教师的流动,很好的促进了校际之间的学科教师、师资队伍水平的均衡问题。

  同时我们也借新园新校的开办和规模的不断扩张,每年都向社会公开招聘选拔一批优秀的教师,扩充到我们的教师队伍当中来,非常好地优化了教师队伍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性别结构、职称结构,使我们教师队伍的建设更具有活力。

  第三个是重视学校的特色建设,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我们积极鼓励学校能够因地制宜,开拓创新,错位发展,一校一品。比如高新区外国语学校,自开办以来就一直在努力打造英语教学的特色,充分的运用学校里面外籍教师的资源,进行英语的小班化授课。这几年办学过程当中,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得到了大幅度地提升,在全国中小学生英语演讲比赛和希望之星英语风采大赛当中,学校有四十多名的学生荣获了一二等奖。我们的高新区实验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探究能力的培养,与台湾的元智大学合作,推广科普教学。学校的三模以及MTO头脑风暴活动,在近几年当中成绩斐然。同时经典诵读也是实验学校的一大特色,学校为每个班级都配备国学机,每天早上利用晨读的时间进行经典诵读,让学生喜爱读书,省事明理,终身受益。学校还经常邀请一些著名的儿童作家和国学大师进校园,与学生亲密接触,帮助孩子们扩大视野,开拓眼界,增长孩子们的智慧。

  解决择校问题,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全社会的努力。作为教育行政部门,肯定会竭尽全力办好每一所学校,推进教育公平。

  主持人:那么确实,听到了蒋局长在跟我们聊详细的过程当中,谈到了一点,老师的队伍的建设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我们整个布局当中的重中之重。的确,很多的家长在选择一个学校之前,他是看中了这个学校里面老师的队伍。所以师资的均衡配置,也成为了我们高新区的一个重点。那么您在这一方面,我听到您在叙述当中也下了很大的力气。您能再深入的聊一聊,新区在打造优秀教师梯队建设方面,还做出的哪些方面努力吗?

  蒋红珊:你说的很好,教师是教育的关键,我们在建设教师队伍过程当中,主要是做好了“引”、“台”、“基”三篇文章。

  “引的”第一个含义就是引进优秀的教师。从2008年开始,管委会斥资2亿,承接了万里国际学校义务段的优质资源,引进了152名教师的优秀团队,其中包括以林良富校长为首的名特优教师,迅速融入到区域的其它学校去,很快地提升了我们高新区教师队伍的整体水平。从2009年到2013年,我们又陆续引进了一批骨干教师,充实到教研员的队伍当中去。为了引得进人才、留得住人才、用得好人才,管委会非常重视,先后出台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奖励办法》以及《高层次人才考核管理办法》,对引进的人才给予不同程度的奖励,对现有的人才提高奖励的力度,大大提高了高新区教育人才的这样一个吸引力。那么“引”的第二层含义就是要发挥这些名特优教师的辐射引领作用。从2010年开始,我们利用区域的现有的优质教育资源,组建了五个名校长、名教师工作室,并且逐年进行考核。到2013年,各个工作室已经较好的履行了他们的职责,这样对提升我们区域的整体教师队伍的水平,尤其是培育骨干教师和骨干的管理人员,是起到了很好的作用。2014年的第二轮的名教师名校长的工作室也已经是展开了。

  第二篇文章是“台”,“台”的第一个含义就是要为教师的成长搭建平台。教师专业发展不仅是需要理念学习,更需要实践的体验和锻炼。因此我们非常重视为教师的成长搭建一个参与的平台、展示的平台、交流的平台和比武的平台。我们通过15个区级教研大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提供区域内外的研、评、训机会,让老师们在实战当中尽快的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台”的第二个含义是为教师成长搭建一个梯形的台阶。从2009年到2013年,我们先后组织了两届教坛新秀评比和一届骨干教师名教师评比,先后评选出了40多名骨干教师、名教师和教坛新秀,并积极鼓励他们参加省市的评比活动,较好地为教师们搭建了从教坛新秀到骨干教师到名教师、省特级教师这样的一个成长的台阶。

  第三就是写好“基”这篇文章,就是指的是我们优秀教师的评选,基础是全体教师。因此我们高度重视并切实做好全区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工程,坚持立足课堂,坚持教师的自主研训、校本研修和区级培训等活动,来提升教师的教学的核心能力。同时我们也通过名家讲坛、德育论坛以及评选我们身边的优秀人物,来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提高我们教师的育人的核心素养。

  通过几年的努力,我们有许多教师的课题、论文,包括教师基本功大赛,在省市当中获得比较好的成绩。有一部分教师被评为宁波市优秀教师、优秀党员以及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主持人:感谢蒋局长的讲解。的确是,栽得梧桐树,才能引得凤凰来。听了蒋局长的介绍,我们也是对高新区的教育发展非常有信心。高新区在义务教育阶段是取得了很受人瞩目的成绩,我市的学前教育提升计划已经实施了三年多时间,高新区在学前教育阶段取得了哪些成效,能介绍一下吗?

  蒋红珊:近三年来,高新区始终坚持“政府主导、促进均衡、注重内涵、开拓创新”这样一个指导思想。目前学前教育基本上已经是形成了以公办为主导,公办、民办多元发展的这样一个格局,目前全区共有公办幼儿园4所,民办幼儿园8家,学前教育的整体水平和办园质量逐年提升。

  我们主要是做好了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来提升学前教育的质量。

  第一方面的工作是强化政策的引领。2011年,管委会把学前教育列入重点工作,先后出台了《高新区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高新区学前教育专项资金使用办法》以及《普惠性幼儿园的管理办法》,为高新区学前教育发展明确了方向,明确了定位,提供了政策的保障。

  第二个是加大政府的投入。近三年来,管委会对学前教育的投入是逐年递增,2011年、2012年、2013年,区学前教育财政性经费占比达到同级财政性教育经费的10%、14%和15%。2014年初,我们已经启动了3家公办幼儿园的设计和装修工程,进一步优化学前教育的布局,丰富学前教育的资源。

  第三个,我们抓好内涵建设。三年来我们主要是从入口和职后培训来抓好教师队伍的建设,严格幼儿教师的准入制度,全面推行幼儿教师的资格认证和注册制度。依托教研阵地,建立了长效的教研训机制,开展教师丰富多彩的师训活动、优质课评比、基本功大赛等等,提升了我们管理和保教水平。

  第四方面的工作就是创新办园机制。立足于我们高新区公办资源少,并且基础比较薄弱这样的现状,我们在加大公办园建设的同时,积极寻找我们宁波市的一些品牌园,与它们合作,引进优质的资源,传播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研文化,尽快的提升我们区域的学前教育的整体水平。同时我们也结合我们高新区民办幼儿园比较多,相对来说基础比较薄弱这样一个现状,采取辅导员结对帮扶的这样一个形式,促进我们区域学前教育均衡优质的发展。

  主持人:我刚刚听到,蒋局长也谈到了,普惠性民办幼儿园。我们了解到,在2013年宁波市的教育局公布了宁波市普惠性民办幼儿园的管理办法,也即将要发展一批普惠性民办幼儿园。在整个的教育阶段,的确我们的教育基础要从小朋友开始夯实。所以很多的网友也比较关心这个普惠性幼儿园的问题,能不能谈一谈高新区是如何来推进普惠性幼儿园工作的?

  蒋红珊:好的。高新区根据市教育局的要求,积极推进幼儿园的普惠工作。在大量调研和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我们出台了《宁波国家高新区普惠性幼儿园的管理暂行办法》,明确了普惠性幼儿园的认定、管理和补助政策。另外加大了对民办普惠性幼儿园的支持力度,财政通过划拨生均经费和发放教师的生活补助等方式,鼓励引导民办幼儿园为社会提供普惠性服务。

  2013年,经幼儿园自愿申报,教育局考核,认定10家单位为普惠性幼儿园,占我们幼儿园总数的83.3%。这样的比例在宁波大市区当中也是算比较高的。在普惠性幼儿园当中的入园率,也达到了90%多。群众好入园、入好园的需求得到了进一步的缓解。

  主持人:刚才我们聊到的是幼儿园阶段,这是教育的启蒙阶段。还有一个阶段也是不容忽视的,就是初和高中的阶段,这个阶段也是孩子能不能进入一个好的大学的至关重要的阶段。3月11号,宁波市发布了高中阶段的学校招生细则,我们从现在算起,距离中考也已经不到一百天的时间了,很多家长和孩子这个时候也已经进入了一个备战的状态,初三的毕业生正在积极的备考,小学生当中也有人正在积极的准备参加一些民办初中的招生。在这样的时间,学生和家长,特别是我们,全社会都在关注孩子的课业负担和学习压力这个问题。蒋局长作为教育界的资深人士,对这个问题想必也是比较关注的。今天我们请您到直播间,也想听听您心中您眼中对减负这个问题的看法?

  蒋红珊:探求知识的过程是一个漫长而艰辛的过程,所以学习当中有一定的压力,碰到一定的困难也是正常的。今天我们所说的减负话题,是针对目前中小学生当中过重的课业负担来讲的。这是一个全社会高度重视的话题,各级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对这个问题也都非常高度重视。浙江省教育厅、宁波市教育局,也相继出台了一些政策。我们高新区对这项工作也非常重视,主要是沿着乐学、精教、严管这样的思路,把减负工作做细做好。

  首先是乐学,做一样事情,如果是快乐的,它就不可能成为负担。学习也是一样,所以我们希望能够站在学生的角度,各个学校都能够积极的进行教育教学的改革,然后实践以生为本的理念,让学校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把学生当中的“要我学”这样的观念,改变为学生自己“我要学”、“我会学”、“我乐学”。

  我们高新区外国语学校,在实践这个(三环六学)的教学改革,就是把教学转变为学教,在他们的课堂上,学生都是学习的主体。学生通过自学、置疑、展示、交流、合作、共享这几个探究的环节,主动的去获取知识、形成能力。在他们的课堂上,学生位置的安排,可以根据教学的需要来随机组合。学生的学习环境宽松了,思维活跃了,自信心有了,语言响亮了,自然,学习的效果也就好了。同时我们的实验学校,信懋学校和梅墟中心学校,都分别在展开幸福教育、成长教育和生命教育,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校本课程,开展学生喜闻乐见的一些社团活动,为学生的幸福奠基,为学生的成长铺路。

  其次是精教,我们要求教师要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精于业务。要研究学生、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要研究自己班级当中的学生的个性特点、学识基础、学习能力,要面向全体学生循序渐进。同时要研究课堂,研究教学,要遵循教育教学的规律。教师要认真备课,认真组织课堂教学,要精心设计和批改学生的作业,要热心、及时地对学生进行差异化的辅导,要让我们学生在一个轻松、有序的状态下进行学习。

  主持人:谢谢蒋局长。我们刚才谈到的这个问题,的确是很多人也非常感兴趣的。

  蒋红珊:在精教的同时,我们也希望教师能够全面地、动态地、科学地评价学生,要从起点看变化,要对学生的点滴进步及时给予鼓励和评价,让学生在学习的过程当中能够体验到乐趣,体验到成功的喜悦,促进学生健康的成长。

  第三是要严管,就是要规范办学规范教育。我们要求学校要严格按照省市的相关规定,严格落实阳光招生、均衡分班,严格开足课程,进行阳光体育活动。严格控制学生的在校时间和作业量。建立了监测、公告、举报、检查制度,接受学生家长和社会舆论的共同监督。

  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这不仅仅是全社会关注的一个话题,也是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来解决的一个大问题。今天我借此机会,也向家长和社会舆论提两点建议。我希望家长能够为孩子的发展有一个长远的导向,而不仅仅只是关注他学业上的比较。要求孩子参加课程培训班、兴趣班,要尊重孩子的意愿,共同努力,为孩子降压减负。同时,我也希望社会舆论能够发挥正面引导的作用,能够多宣传这些轻负高质的典型学校和教师的优秀事迹,共同营造有利于推进素质教育的良好社会氛围。

  所以让我们大家共同努力,减轻中小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把欢乐的童年还给孩子们。

  主持人:蒋局长说得特别好,那在这里我也觉得很多的家长,现在应该从要分数,转变成对孩子要德育这一方面来一个光有高分的孩子,以后会不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这也是我们教育者应该思考的问题。

  近些年来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词,创新德育,经常被人提及。但是归根结底,创新德育还是希望它能行之有效才是最好的办法。那么我们高新区在德育创新方面,有什么良好的做法吗?请蒋局长为我们分享一下。

  蒋红珊:的确,德育教育存在着德育的认知和德育的体验两层皮的现象。如何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将德育教育将表皮深入到血液当中,这是我们一直在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首先在德育认知上,我们始终是贯彻这样的三个理念,即课堂是德育的主阵地,学科教学是德育的主渠道,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是德育工作者,这样一个理念。

  传统的观念当中,家长也好,老师们也好,普遍认为德育是在思品课、政治课当中实现的。其实每一门学科的教学,它都可以挖掘德育的内容,渗透德育教育。比如说在语文课当中,我们都学到过《过零丁洋》这一首诗,那么就可以自然地导入文天祥这样一个爱国主义精神;在物理当中,我们学到动力学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引申到,以钱学森为代表的老一辈科学家,冲破重重困难,辗转回到祖国,为祖国的现代化建设做贡献;在音乐美术课当中,我们通过欣赏美的音乐和美的画面,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育孩子的高雅情趣;包括在体育课当中,我们也可以培育孩子的奥林匹克竞赛精神。那么教师们在努力的践行着课堂是德育的主阵地,学科教学是德育的主渠道,以及人人都是德育的工作者,这样一个理念的时候,努力成为学生在做事、做学问、做人上的榜样。

  那么在德育体验上,我们着重抓好三个体验项目。一个就是学校的德育活动,第二个就是社会实践基地的活动,以及家庭的体验活动。目前各个学校都在以符合学生认知需求、学生喜闻乐见的这样的形式,在开展着三爱教育、民主精神教育、法制教育等等,也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同时我们利用高新区高科技人才集聚、高新企业集聚这样的一个优势,建立了三大德育的社会实践基地。教育局定期组织学校,组织学生,进企业、进社区、进创业中心开展活动。通过这样的活动使学生们认识到科学在生活当中的重要性,在建设家乡当中的重要性,培育他们的社会责任感,同时引导孩子们从小树立奋斗目标。

  主持人:谢谢蒋局长。您说的没错,打破学科的限制,冲破文理中间的障碍,真正的让德育在处处闪光,才是我们教学的新的亮点。那除了这一条路之外,我知道其实教育,现在还有一条路就是走出国门的全球化之路。在这一方面,高新区可以说是有一些得天独厚的优势,那么我也知道高新区在教育国际化方面有一些作为。请蒋局长为我们分享一下,国际化在高新区教育方面的情况。

  蒋红珊:高新区有着特殊的区位优势和政策优势,外资企业和外籍人士逐渐增多。他们的子女有在高新区接受国际教育的需求。鉴于这样的需求,我们成立了宁波国际学校。目前国际学校当中有来自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两百六十多名师生,引入了澳大利亚课程体系和英国剑桥的课程体系,开设了从学前教育到高中的国际课程。

  宁波国际学校是高新区教育的一个特色和亮点,作为剑桥考试的开放式考点,可以承办AS、GKT、A-level等考试。高新区教育局利用这一区域内的国际教育资源,开展了一系列的英语教师的能力培训,组织高新区的英语教师开展英语剑桥教学能力认证考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同时我们安排这些外籍教师,到有需求的学校去执教,开展英语沙龙活动。这对提升我们高新区英语教学水平,创新英语教学方式,提升区域的教育国际化水平,起到了积极作用。

  主持人:谢谢蒋局长。最近海宁和海盐两地发生了四百名学生桶装水饮用中毒事件之后,我们社会又一次把目光集中到了学生的校园安全这个问题上。据我们了解,宁波市已经从去年开始实施了百万学生餐饮工程和学生交通安全保障工程。那么这一系列的工程,也请蒋局为我们介绍一下在高新区的开展情况,以及高新区校园安全方面做了哪些努力工作。

  蒋红珊:学校和幼儿园是未成年人高度集聚的场所,所以学校的安全,幼儿园的安全,显得尤为重要。作为教育行政管理部门,主要是做到五个到位。第一个到位是人防物防技防的安保措施到位,第二个是学校的安全隐患排查和整改落实到位。第三个是安全的宣传教育到位,第四个是安全的突发事件演练活动到位,第五个是对学校安全的评定考核监测到位。

  主要是采取了以下四个措施,第一个是落实安全责任制。每年年初,我们都跟学校、幼儿园负责同志签订安全责任状,层层分解安全责任,落实到人,形成了自上而下的安全管理体系和自下而上的安全保障体系。

  第二个,认真抓好安全的专项整治活动。通过各类活动的载体,我们抓好安全专项整治活动,提高安全的管理能力。比如说去年实施的百万学生餐饮工程,我们着手从四个方面做好这项工作。第一个方面,我们制定了学校食堂的基础设施的改造方案,计划利用三年的时间,新建改建扩建一批学校幼儿园的食堂。第二个,对学校的食堂情况摸底,了解它们的基本情况之后,逐步的实施学校的亮化升级工作。第三个方面的工作就是我们展开了学校的食品安全的突发事故的演练活动。第四个是抓好了五个一的活动,提高全体师生在食品安全上的自我保护意识。

  第三个措施是加大投入优先配置。每年管委会将安保经费列入财政的预算,并且专门设立了一个安全教育的专项经费。管委会为全区的公办、民办中小学幼儿园配备了两到五名保安,并且配足配齐了安全器械。这些人员经费和器械的经费,全部由区级财政来支付。同时我们为所有的中小学和幼儿园安装的校门口的监控装置,并且与公安的110联网。

  第四个是以创建活动为抓手,综合推进校园安全工作。根据省市的要求,区教育局组织了省等级平安示范校园、市星级消防学校创建活动,评定情况总体比较好,促进了安全教育的有效开展。

  通过做到五个到位,采取四项措施,我们力求使校园的安全事故降低到最低的程度,确保每一位师生的安全。

  主持人:谢谢蒋局长。刚才您从推进区域教育均衡,提升师资队伍建设,挖掘区域教学特色等多方面,为我们全面介绍了高新区的中小学幼儿园的发展情况,的确高新区也取得了很多让我们欣喜和鼓舞的成绩。

  随着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贯彻落实,宁波市政府的动迁和新材料科技城的挂牌,您对高新区教育事业的发展,有什么新的展望吗?

  蒋红珊:当下,宁波国家高新区的区域经济和社会事业进入快速发展的阶段,高科技人才集聚,常住人口不断的增多。如何全面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加快推进教育治理体系和教育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如何构建一个与国家高新区发展相匹配的一个教育创新园区,满足人民群众享受更好教育的这样一个期盼,这既是我们的责任,也是我们工作的一个方向和工作上的动力。

  未来我们着手从六个方面来做好这块工作。

  第一个就是要完善教育的发展规划。我们要将区域的教育融入到新材料科技城的发展战略当中去,要融入到老百姓对教育的期盼中去,融入区域现代化建设的创建和实现当中去。

  第二方面,我们要继续深化改革,加快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建设。要积极探索管办评分离的改革途径,要积极在区域层面构建学区制。

  第三个,就是要抓好内涵建设,提升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我们要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师资队伍建设,要推进素质教育,要提升我们学生的综合素质。

  第四个,要推进现代学校制度建设,真正落实学校自主办学、依法治校。

  第五个,我们要大力推进教育现代化建设,探索智慧教学和智慧课堂,积极推进智慧教育建设。

  第六是进一步加大投入、优化布局,充分发挥政府在基础教育当中的主导作用,着力推进高新区教育集约化、优质化、均衡化、国际化,使宁波国家高新区教育上水平、育优势、求特色,最终实现优质均衡发展。

  主持人:谢谢蒋局长。在节目的尾声,有请蒋局长为我们的教育事业以及对我们中国宁波网教育频道做一下寄语。

  蒋红珊:教育是百年大计,它承载着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未来发展的希望。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会竭尽全力办好现代化的教育,推进我们宁波教育的现代化建设。同时也希望全社会能够给教育发展创建一个更和谐的空间。当然我也希望中国宁波网教育频道能够提供更多的教育优质资源,更好地助力宁波教育的发展。

  主持人:好的,再次感谢我们的嘉宾,来自于宁波国家高新区的教育局长蒋红珊局长,感谢朋友们网友们的收看和关注,如果您有任何的问题,可以通过微博、微信、论坛或是页面下方的对话框和我们交流互动,谢谢您。下期节目再见。